寶寶3個月前以吃奶為主,無需補充輔食。輔食的添加建議從4個月開始,循序漸進,具體順序為: 4-6個月 這個月齡的寶寶仍以吃奶為主,在此基礎上,可逐漸讓寶寶接觸其他食品和嘗試新口味。一般先添加蔬菜汁,如青菜汁、西紅柿汁、胡蘿卜汁等。一個月以后再加稀釋的果汁,如橙汁、橘汁和梨汁等。可給寶寶喂少許米湯,可預防便秘,也可以調配鐵強化類的米粉,用小匙喂食。剛開始少量,從1匙開始,逐漸增加到3-4匙。在確定嬰兒具有接受糊狀食品能力時,可添加香蕉泥、蘋果泥、胡蘿卜泥、豆腐糊、營養(yǎng)米糊、厚奶糕(母乳不夠者)、牛奶粥、水果藕粉及米粉粥等,仍用小匙喂食。蛋黃可以較晚一點添加,從1/4個開始,兩周后逐漸增加到1/2個,1個月后增加到一個,但蛋黃要煮透,對有過敏體質的嬰兒,吃全蛋的時間要適當延
小寶寶的早餐應考慮到谷物、肉類、乳制品、蛋類、水果、蔬菜六種食物的平衡。 原料:蝦仁20g,雞蛋1個,菠菜25g,豆腐50g,豬瘦肉餡5g,蒜苗、淀粉、姜、蔥適量 蝦仁蛋餃: 1、前夜將蝦仁焯熟,控干后剁碎,加豬瘦肉餡、適量蒜苗、蔥姜末、精鹽等攪拌均勻,煨好。 2、清晨,1個雞蛋打入適量干淀粉中,加清水調成糊狀。 3、平底鍋中加植物油,將雞蛋糊一大匙倒入鍋中,文火攤成小蛋餅。 4、前夜煨好的蝦仁餡加少量植物油,分別包入攤好的蛋餅中,入蒸鍋蒸8分鐘即可。 菠菜豆腐湯: 1、豆腐洗凈切丁,放入沸水中。 2、1分鐘后,洗凈的菠菜也投入鍋中,同時關火,點少量精鹽、芝麻油即可。 注:豆腐在我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每100克豆腐中含蛋白質15、1克、鈣286毫克、磷156毫克、鐵
奶茶中珍珠為何有嚼頭?“植脂末”害你沒商量 “奶味香濃,珍珠有嚼頭。”如今,各式珍珠奶茶早已成為許多年輕人逛街休閑時的首選。然而近日,在蘇州市休閑娛樂業(yè)放心消費考評辦,聯(lián)合稅務等部門對該市多家奶茶鋪進行的突擊檢查中發(fā)現(xiàn),大部分奶茶鋪都使用了含有“植脂末”等有害物質的“奶精”,且在配比上存在隱患,絕大多數(shù)奶茶的成本僅在每杯5毛錢以下。 學校附近,無證店生意興隆 中午時分,滄浪區(qū)書院巷里的各家奶茶鋪又迎來了一天中銷售的“黃金時段”,憑借著附近蘇州中學和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校的人氣,每家奶茶鋪里都擠滿了手捧各式奶茶的學生。在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校旁邊的一家奶茶鋪中,被圍在中心的店員正忙著給杯子里舀入各種粉末,從機器里擠出茶水,添一小勺黑“珍珠”,不到
我們經常看到嬰兒或幼兒寶寶吃果凍被噎到的新聞,其實日常中的一些常見食物,如果家長疏忽大意,都有可能成為寶寶的危險食物。下面就有10種容易噎住寶寶的“危險食物”。 1.果凍 幼兒吞食果凍容易發(fā)生意外,家長可不能輕忽大意!建議家長給孩子吃果凍的時候,不要一整顆給,可以先弄碎后再給幼兒食用。 2.麻花、糖果 不好咬的食物本來就容易噎住喉嚨,不適合3歲內的幼兒食用,如果真的要給幼兒食用,建議先切成丁狀。  
蘿卜:嚴禁與桔子同食,同食易患甲狀腺腫。 紅薯、白薯、山芋:1.不能與柿子同食,二者相聚會形成難溶性的硬塊即胃柿石,引起胃脹、腹痛、嘔吐,嚴重時可導致胃出血等,危及生命。2.不宜與香蕉同食。 韭菜: 1.不可與菠菜同食,二者同食有滑腸作用,易引起腹瀉。2.不可與蜂蜜、牛肉同食。 小白菜:忌兔肉。 辣椒:忌與羊肝同食。 香菜:不可與補藥同食。 茄子:1.忌與黑魚、蟹肉同食。2.老熟的茄子不宜食,易中毒。 南瓜:不可與羊肉同食,否則易發(fā)生黃疽和腳氣。 花生:忌蕨菜。 銀杏(白果):1.嚴禁多吃。嬰兒吃10顆左右可致命,三-五歲兒童吃30顆左右可致命。2.忌與魚同吃。 山楂、石榴、木瓜、葡萄: 1.不宜與海鮮類、魚類同食。2.服人參者忌用。3.忌鐵器。 芒
每個父母都滿心期待著寶寶剛開始說話時那一聲稚嫩的"爸爸"、"媽媽",這種喜悅是為人父母最幸福的時刻,可是寶寶從什么時候開始會說話呢?現(xiàn)在誰抱都讓抱,一點成就感都沒有。 他"寶寶從什么時候開始會說話?"是很多爸爸媽媽關心的問題,寶寶說話是由大腦中語言區(qū)的神經傳導來控制,但每個寶寶的基本情況都不一樣。寶寶說話早或者說話遲跟寶寶的智商、發(fā)育有關系,有的寶寶說話早,有的寶寶甚至3歲以后才開始說話,但一說開了就發(fā)展得特別快,一點也不滯后,所以爸爸媽媽不必為寶寶說話的早晚而擔憂。發(fā)出聲音是人類特有的高級神經活動,寶寶從出生起,就開始不停地與大人傳達訊息。 人類出聲階段一般過程為:新生兒一出生就會哭鬧,2個月發(fā)喉音,3-4個月能咿呀發(fā)音并能笑出聲,5-6個月會發(fā)單音,7-9個月無意識的發(fā)雙音如"爸爸媽媽",10-12個月模仿成人動作,1-1.5 歲能說出物
今年初,小趙夫妻有了自己愛情的結晶,一個6斤多重的小丫頭。小趙呢,也按照現(xiàn)在先進的哺乳方式,母乳喂養(yǎng),小寶寶長得別提多可愛了。 這天,鄰居王大媽來串門,照例抱起小寶寶,逗笑玩耍。 端詳著孩子,王大媽忽然發(fā)話了:“你們該給小孩添加輔食了,你們看小二子家那孩子,就添加了輔食,比你們的還小一個月呢,長得可比你這個結實。” 王大媽的一番話,說得小趙夫妻坐不住了,第二天一早,就來到醫(yī)院,詢問有關如何給孩子添加輔食的問題。 “馬主任,什么時間給小寶寶添加輔食呢?我看有人說半年的,有人說4個月的,到底幾個月可以添加輔食呢?” “每個小寶寶的情況都是不同的,沒有一個精確的標準,最可靠的標準是,小寶寶的挺舌反應消失之后,就可以添加輔食了。” “挺舌反射?這是什么?”小趙從來沒有聽過這個詞。 馬主任解釋說:
當孩子開始漸漸接觸成人的飯菜,能夠正兒八經地與大人一起吃正餐時,湯成了很多寶寶飯桌上的主角。有的家長認為湯中營養(yǎng)豐富,利于孩子吸收,有的家長覺得湯能夠幫助還不太會咀嚼的孩子,吃更多的飯菜。雖然初衷很好,但是很可能適得其反,小孩子吃飯喝太多湯,影響對食物的消化,久而久之,有可能降低他們的食欲。 道理很簡單,因為孩子的胃容量很小,胃液就那么點兒,胃中的消化液必須有一定的濃度才具有消化的作用,一喝湯就會把胃液稀釋了,影響孩子的食欲和消化。也因此,在成人世界里流行的“吃飯先喝湯”不適于孩子。 當然,不是說孩子一點湯都不能喝,只是家長要把握好度和時間。喝幾口有助于孩子下咽食物或者做為食物的調劑就可以了。當孩子不愛吃飯時,不是要想辦法讓他下咽,這只能解決一兩頓的問題,帶來的壞影響卻是長遠的。重要是找出食欲下降的原因,是玩得太累、飲食習慣
春天到了,氣溫節(jié)節(jié)攀升。不過,早春的天氣還是很冷的。這個季節(jié),孩子也是最易生病的,其中,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居多。 孩子容易感冒常常與缺少維生素A有關;讓孩子吃維生素片,不如食補———吃一些富含維生素A的紅色水果和蔬菜。 首先,胡蘿卜能提供豐富的維生素A,并具有促進機體正常生長、維護上皮組織、防止感冒及保護視力的功能。因此,可將胡蘿卜榨成汁,再加上幾滴蜂蜜,孩子會十分喜歡。 其次,番茄臍小肉厚,汁多爽口,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以及胡蘿卜素和鈣、磷、鉀、鎂、鐵、鋅、銅和碘等多種元素,還含有蛋白質、糖、有機酸、纖維素等。不過,不要給孩子吃生番茄,因為生番茄會使胃酸大量分泌,造成孩子胃部不適。 此外,紅薯、紅棗、紅莧菜等也是不可多得的紅色果蔬,這些食品
父母疼愛孩子,總是天經地義地給孩子補充各種營養(yǎng)性食品,而一旦孩子喜歡上某類食物,則將該食物作為表揚或者鼓勵孩子的特殊獎品,殊不知,長期這樣,就會出現(xiàn)各種弊端,因為有些食物,會變成危害孩子健康的殺手! 醫(yī)學專家在此提醒家長,以下20種食物兒童不宜常吃多吃! 01、橘 子:含有葉紅素,吃得過多,易產生“葉紅素皮膚病”,腹痛腹瀉,甚至引起骨病。 02、菠 菜: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在人體內遇上鈣和鋅便生成草酸鈣和草酸鋅,不易被吸收而排出體外。 03、雞 蛋:若吃得過多,會增加體內膽固醇的含量,易造成營養(yǎng)過剩,引起肥胖。 04、濃 &nbs
Q:補鈣補到何時為止呢? A:如果是藥補(如鈣片),補到2歲左右就可以了,但食補(即多安排富含鈣質的食物,如牛奶、豆?jié){、綠葉蔬菜等)則要繼續(xù)下去,持續(xù)終生。 主要是因為: 1、寶寶到了這個年齡段,戶外活動增多,皮膚受陽光照射后合成的維生素D增多; 2、已能吃各種各樣的食物,鈣和維生素D的來源得以擴展; 3、生長速度較以前減慢,佝僂病的發(fā)病率大大減低,故不必再投用鈣片、鈣粉等藥物鈣劑了。
一、眼病患者 患有青光眼、白內障、結膜炎、麥粒腫、干眼癥等眼疾的人平時最好少吃。中醫(yī)認為,長期大量地食用大蒜會“傷肝損眼”,因此,眼病患者應盡量不吃大蒜,特別是身體差、氣血虛弱的病人更應注意,否則時間長了會出現(xiàn)視力下降、耳鳴、頭重腳輕、記憶力減退等現(xiàn)象。 生活小提示 除了要少吃大蒜外,得了眼病,最好多吃點養(yǎng)眼的食物。干眼病的發(fā)生與維生素A缺乏有關,應適當多吃動物肝臟、蛋、奶等維生素A含量豐富的食物。此外,胡蘿卜、西紅柿、菠菜等食物中的胡蘿卜素或類胡蘿卜素,也可在體內轉換為維生素A。有些人的眼睛有怕光、愛流淚、視物模糊、容易疲勞等癥狀,這與體內核黃素、維生素B1缺乏有關,應多吃豬心、瘦肉、綠色蔬菜、蛋、奶、豆類、魚類、糙米等進行補充。如果得了結膜炎或麥粒腫,要多吃綠豆、黃瓜、香蕉
來自權威機構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兒童的發(fā)育曲線在出生后4個月前已達到或超過國際參照標準,而在4個月后卻遠遠低于國際參照標準。這個現(xiàn)象與媽咪的喂養(yǎng)密切相關,因為很多媽咪對如何科學喂養(yǎng)0-12個月的寶貝并不十分了解。她們沒能按著不同月齡的喂養(yǎng)階梯為寶貝添加輔助食品,結果導致寶貝的生長發(fā)育受到很大影響。 按喂養(yǎng)階梯添加輔助食品的重要意義在0-12個月時,嬰兒需要經歷“液體食物—泥糊狀食物—固體食物”這樣一個喂養(yǎng)過程,特別是以出生后第4、5、6個月的啟動階段為最關鍵時期。這時,不能只以乳類喂養(yǎng),必須按時、按量、按食物種類為寶貝及時添加輔助食品。添加輔助食品不只是讓寶貝能夠從流質食物過渡到固體食物,滿足快速生長發(fā)育的需要,防止發(fā)生佝僂病、貧血等疾病,而且還有其他重要的生存意義:補充4個月后母乳分泌量及營養(yǎng)成分不足;
寶寶的生長發(fā)育需要全面豐富的營養(yǎng),因此飲食的多樣化很重要,可保證各種營養(yǎng)的平衡。另外,父母要避免在晚間給寶寶吃不利于睡眠的食物,如果寶寶的睡眠不太好,可以適當給他吃一些有安神作用、能促進睡眠的食物。 以下一些食物有助于寶寶的睡眠: 牛奶:牛奶中含有兩種催眠物質。 一種是能夠促進睡眠血清素合成的原料色氨酸,另一種是對機體生理功能具有調節(jié)作用的肽類。而且牛奶中含有人體需要的幾乎所有營養(yǎng)成分,很容易消化吸收,很適合孩子。因此睡前喝一小杯牛奶,將有助于睡眠。 小米:小米中含有豐富的色氨酸,色氨酸能促進大腦神經細胞分泌出一種使人欲睡的神經遞質——五羥色胺。另外,小米含豐富的淀粉,食后使人產生溫飽感,可以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提高進入腦內色氨酸的量。如果孩子睡眠不好,可以熬小米粥給他吃。 水果:水果中含有果糖、蘋果酸以及濃郁的芳香
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聰明伶俐,科學研究也證明人腦細胞70%~80%是在3歲前發(fā)育完全的。所以在寶寶大腦發(fā)育的關鍵時期,要多吃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動物蛋白如魚肉、瘦肉、蛋類、奶類,植物蛋白如豆類制品,同時,還應給寶寶多添加些谷類、蔬菜和水果。 有規(guī)律地充足睡眠對寶寶腦部的發(fā)育也很重要,新生兒時期每日睡眠應保持在18~20小時,出生半年之內睡眠也應保持在15小時左右。此外,由于嬰幼兒時期寶寶的大腦處于易興奮也易疲勞的階段,父母合理安排寶寶一天內用腦情況,也是促進大腦發(fā)育的手段之一。父母可根據寶寶年齡段的不同,寶寶興趣的不同穿插安排寶寶進行看、跳、畫等活動,有利于寶寶大腦的健全發(fā)育。多到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對寶寶大腦的發(fā)育也很有益。
一般四個月以后的寶寶就可以吃一些簡單的輔食,但為了安全起見,大部分的寶寶都是六個月以后才接觸輔食,對于輔食的添加,親親寶貝小編整理出一套1-12月寶寶的輔食時間表,以供媽媽們的參考。 1-12月寶寶的輔食時間表 【知識補充】過敏寶寶的輔食添加 嬰兒食物過敏的高發(fā)年齡在1歲以內,特別是在剛開始添加輔食的4-6個月。引起過敏的常見食物有牛奶、雞蛋、花生、大豆、魚及各種食品添加劑等。 食物過敏的主要表現(xiàn)是在進食某種食物后出現(xiàn)皮膚、胃腸道和呼吸系統(tǒng)的癥狀。為減少嬰兒食物過敏的發(fā)生,在給嬰兒添加輔助食品時,要按正確的方法和順序,先加谷類,其次是蔬菜和水果,然后是肉類。每次只能加一種新食品,并且從少量開始逐步增加。 在添加輔食期間,要細心觀察寶寶是否出現(xiàn)皮疹、腹瀉等不良反應,若有應及時停止喂這種食品。隔幾天后再試,如果仍然出現(xiàn)上述癥狀,則可以確定嬰兒對該食物過敏,應避
嬰兒喂養(yǎng)注意事項 所有加糖或加人工甘味的食物都要避免。“糖”是指再制、過度加工過的糖類,不含維他命、礦物質或蛋白質,又會導致肥胖,影響小孩子的一生,同時,使人的胃口受到影響,因為吃了糖,什么也不想吃了,妨礙到吃健康的食物。玉米糖漿、葡萄糖、蔗糖也屬于糖,經常使用于加工食物中,要避免標示中有此添加物。 糖在母乳里或天然的食物內,也含有一些,這些就足夠嬰兒(或我們)所需。 蜂蜜是一種像水果一樣天然的含糖份食物,但它卻幾乎是百分之百的糖,所以也會產生其他糖類會產生的問題,嬰兒未足一歲不要吃蜂蜜,因蜂蜜內含有一種波特淋毒素,而一歲以下嬰兒體內之抗體無法控制這種毒素。糖蜜也是純糖,同樣是不好的,加工的甜食制品并不適合給孩
挑選牛奶和奶制品的秘訣就在于要學會看食品包裝上的標簽信息。因為包裝上面已經透露了這個產品的所有信息啦,那么從哪些方面來看呢? 1. 如何看懂營養(yǎng)成分表? 一般營養(yǎng)成分表有三列,如下圖兩個例子: 1.最左邊一列是指該牛奶中營養(yǎng)成分的項目,其中前面5項(黃色框框內)是國家規(guī)定在標簽中強制標示的能量和四種核心營養(yǎng)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除了這5種外,某些商家會把強化了的或比較突出的營養(yǎng)素選擇性的標示在上面。 2.中間一列,是指每100克(毫升)和/或每份食品中的含量。這里一定要注意哦,有好些商家為了讓成分表的營養(yǎng)素看起來含量很高,耍小伎倆用的是“每份”! 比如左邊酸酸乳每100ml含蛋白質0.7g,而右邊的純牛奶每100ml含蛋白質3.2g。 3.最右邊一列,左圖是“NRV%”,右圖是“營養(yǎng)素參
夜里能否睡得好,晚上吃了什么非常重要。《黃帝內經》里曾有“胃不合則臥不安”的說法;臨床營養(yǎng)學家也指出,導致睡眠障礙的原因之一,就是晚餐中吃了一些“不宜”的食物。那么,究竟晚上吃什么有利于睡眠呢? 牛奶:牛奶中含有兩種催眠物質,一種是色氨酸,能促進大腦神經細胞分泌出使人昏昏欲睡的神經遞質——五羥色胺;另一種是對生理功能具有調節(jié)作用的肽類,其中的“類鴉片肽”可以和中樞神經結合,發(fā)揮類似鴉片的麻醉、鎮(zhèn)痛作用,讓人感到全身舒適,有利于解除疲勞并入睡。對于由體虛而導致神經衰弱的人,牛奶的安眠作用更為明顯。 小米:在所有谷物中,小米含色氨酸最為豐富。此外,小米含有大量淀粉,吃后容易讓人產生溫飽感,可以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提高進入腦內的色氨酸數(shù)量。
魚已經稱為美國過敏哮喘和免疫學學會普通的食物過敏因素之一,因此很多專家建議,孩子滿一周歲后再吃魚,此時孩子的免疫系統(tǒng)和消化系統(tǒng)發(fā)展得更好,更容易接受魚肉。 4%~6%的嬰兒和孩子發(fā)生食物過敏,因此如果你的家庭有過敏史,比如花粉熱、哮喘、食物過敏的話,專家則建議至少等到孩子3歲后再吃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