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要開始推廣無痛分娩了,為什么說是產婦的福音呢?你對無痛分娩了解多少呢?下面咱們就來好好聊一聊無痛分娩,關于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根據衛健委官網的公告,分娩鎮痛試點于今年11月-12月開始進行籌備,2019年1月-2020年9月在部分試點醫院實施,之后進行總結評估,進一步在全國推廣分娩鎮痛。
在此之前,全國的無痛分娩率不足10%,而從現在開始,這項能夠讓孕媽媽們減輕分娩痛苦的福利終于可以在全國大部分醫院里推廣了!
因為產痛而選擇跳樓的悲劇以后將不再上演,因為懼怕疼痛而選擇剖宮產的產婦也將會大比例下降。
這對于有生育計劃的女性來說,絕對是個天大的好消息!可以讓準媽媽有尊嚴、優雅的迎來寶寶,不再遭受生產之苦!
不過還有很多人對于無痛分娩有誤區,比如說有些媽媽擔心打了麻醉后會腰痛,有些人擔心因為無痛了反而不知道該何時發力,造成分娩時間延長......
所以,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聊一聊無痛分娩!
無痛分娩——產婦的福音
無痛分娩在臨床上又被稱為分娩鎮痛,鎮痛方式有三種,分別為硬膜外腔鎮痛、蛛網膜下腔鎮痛(常稱為腰麻)和硬膜-蛛網膜聯合鎮痛。都是通過向椎管內注射麻醉藥物達到鎮痛的目的,統稱為椎管內分娩鎮痛。
目前應用于分娩鎮痛中主要為硬膜外腔鎮痛和硬膜-蛛網膜聯合鎮痛。
椎管內麻醉的方法
為什么說是產婦的福音呢?
因為除了減輕分娩痛以外,還相當于給產婦上了一份保險。如果在分娩過程中,需要緊急剖宮產,那么之前做好的麻醉,只要再加一點劑量,就可以進行手術了,為剖宮產節省時間。
下面嘟媽就幾個大家都關心的問題做個解答:
1分娩鎮痛的麻醉藥物會影響寶寶嗎?
不會。根據研究,硬膜外麻醉不會對新生兒產生負面影響,這些藥物劑量只相當于剖宮產硬膜外麻醉的十分之一或者更少,同時還能減少新生兒窒息率和死亡率。
2分娩鎮痛會影響產程嗎?
有些人認為由于疼痛減輕,所以產婦可能會感覺不到宮縮,導致無法隨著宮縮一起用力,造成產程延長,不過目前并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這一點。
在分娩時,產婦多伴有較重程度的緊張、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這會產生大量內源性、外源性應激物質,導致機體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往往造成宮縮乏力、宮縮和宮口擴張失調,繼而導致產程延長、胎兒窘迫、 新生兒窒息、產后出血等并發癥。
打了無痛針以后,準媽媽在分娩過程中依然可以保持清醒,有利于與醫護人員的溝通,能更快發現不良反應,保證母嬰安全。而且宮縮的疼痛度減輕了,整個人都能放松下來,因此宮口反倒可能會開得更快。
不過如果無痛分娩過程中麻醉不到位,倒是可能導致產程延長。
3打了麻醉后,會導致產后腰痛嗎?
目前沒有證據證明產后腰痛與腰椎穿刺麻醉有關,產后腰痛主要是與孕期、產褥期韌帶肌肉勞損有關系,比如說長期保持同一個哺乳姿勢等等,很多自然分娩的媽媽也發生了產后腰痛的問題。
4會影響母乳嗎?
目前研究沒有證據證明硬膜外麻醉會干擾母乳喂養,美國婦產科學會的結論是,母乳喂養不受藥物麻醉的影響。
如果你還是擔心,那么想想剖宮產,使用的藥物劑量會更大,同樣不會對寶寶和母乳喂養造成危害啊。
5鎮痛效果多久起效?
通常來說,注射藥物后并不會馬上止痛,而是需要1-15分鐘才能起效。
而且無痛分娩并不是100%不痛,只能是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實現真正的“無痛分娩”,有一部分人可能依然有疼痛,需要其他藥物輔助止痛,但是這種疼痛已經較之之前,減輕很多了。
誰可以使用無痛分娩?
美國婦產科學會和美國麻醉師協會表示,只要沒有禁忌癥,孕婦的要求可以作為硬膜外麻醉的充分條件。也就是說,只要孕媽媽提出需求,都是可以用的。
但是由于無痛分娩針是在背部扎針,如果孕媽媽背部有過皮膚感染、受過傷、有脊柱手術史,都不適合硬膜外麻醉。另外,若患有敗血癥、凝血功能障礙,也不能采用這種麻醉方法。
而如果面臨產道異常、胎位不正、羊水異常、胎盤前置等產科異常,或者孕媽媽患有心臟病或不適宜順產的,則應該考慮剖宮產。
無痛分娩不用再等到開3指!
此前醫院一般都是在產婦宮口開到3指時才上無痛,可是,生過孩子的媽媽們都知道,開宮口的過程是漫長又痛苦的。有些準媽媽光從1指開到3指就已經疼了1天一夜,這就已經耗費了全部的力氣。
此前的無痛分娩流程圖
而在衛健委的通知中關于“椎管內分娩鎮痛開始的時機”一節中提出,在產程的任何階段均可開始實施椎管內分娩鎮痛,并沒有提到開宮口的問題。
也就是說,在全國推廣分娩鎮痛以后,不需要等到宮口擴張至3指,只要規律宮縮中,產婦覺得疼痛,那么就可以開始進行鎮痛操作!
這樣一來,有些抱著“開到3指已經很痛了,再打無痛也已經晚了”擔憂的媽媽,也可以放心了。
推廣難的無痛分娩
早在1942年Robert Hingson就已經首次將硬膜外鎮痛用于產科;
2004年7月美國婦產科學會慎重地告誡產科醫師“眼睜睜地看著產婦經 歷已經正式定為有害的產痛是極不人道的”;
2006 年美國廢除了對產程早期椎管內分娩鎮痛的限制。
美國“嬰兒中心”網站調查了1000位美國媽媽的生育體驗,發現類似的結果:絕大多數媽媽生孩子都痛,但痛感不一樣。宣稱沒有預想那么痛的幸運媽媽只占約四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被調查的這1000位美國媽媽,62%使用了無痛分娩。
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報告,到2012年,美國無痛分娩的普及率達到90%。而據估算,在中國無痛分娩不到10%。
為何分娩鎮痛在中國卻遲遲不能推廣?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① 麻醉醫師、產科醫護人員缺乏。
雖然麻醉的技術難度不高,但它對人力要求非常高,一旦一位孕婦開始使用硬膜外麻醉,麻醉醫生就必須值班待命。醫院的麻醉師即使再多,也難以和如此龐大的待產孕婦相持平。
所以很多孕媽媽在分娩時要求無痛分娩,醫生會說:“再等等吧,麻醉師沒空。”而等麻醉師忙完了,孕媽媽也可能生完了。
產科的醫護人員,如產科醫師、助產士、導樂等同樣也處于人員不足的狀態。
② 大力開展硬膜外麻醉,需要大量的資金和人員投入,而在此之前,我國對于無痛分娩一直都是一種中立態度。
③ 由于知識普及不足,很多孕媽媽沒有聽說過無痛分娩這一技術,或者對此有畏懼的心理,擔心麻醉有害。甚至還有人覺得女人生孩子,疼是天經地義的,不愿意用藥。
因此,很多懼怕疼痛的產婦只能選擇剖宮產,造成我國平均剖宮產率接近 50%,遠遠高于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 15% 標準。
不過從現在開始,有了國家的支持,這一局面終于可以改變了!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