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流鼻血該怎么辦?正確處理方式,家長要記得。曾經有父母親帶著小朋友進入診室后就驚恐地告訴我:“剛流鼻血!整個被單都是血!是不是凝血功能異常的血友病啊?”
若是父母仔細想完后都回答“沒有!”、“不會!”我會檢查寶寶身上,確定沒有一顆顆的出血點后,心中大概已經有了答案。
“他是不是有過敏體質?”我問。
父母親點點頭。
“這幾天有沒有感冒?”我又問。
父母親似乎覺得我很厲害,居然能直接說出孩子的身體情況。
“這是因為感冒,鼻子不舒服而伸手去搓揉,小朋友鼻黏膜比較脆弱,鼻子里面的血管破裂導致流鼻血的!”
我繼續說:“這不是血液問題,若是血液問題,身上會有出血點,而且每天刷牙時稍稍用力牙齦就會流血!”
“下次再流鼻血時,只要伸出手在鼻梁上加壓就可以了。若是這幾天太頻繁流鼻血,就吃點抗組織胺的藥物,緩解下鼻子不舒服狀況、不要再去揉鼻子,就可以改善了。”
游戲中碰撞、用力擤鼻涕、過敏搓鼻子都會流鼻血
鼻腔是空氣進入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分布著許多微小的纖毛,能將廢物與入侵的細菌等排送到鼻腔后端,提供過濾空氣的功能。為維持鼻腔里面溫度維持恒定,鼻腔里的鼻黏膜會分泌粘液、血管會收縮變化來控制溫度與濕度。
鼻腔里面有非常多豐富微細的微血管,嬰幼兒的鼻黏膜又比大人的要來的脆弱,若游戲時不小心碰撞到鼻子、擤鼻涕太用力、或習慣性搓揉鼻子,都有可能造成流鼻血。
仔細觀察,一起找原因
父母看到孩子流鼻血,一片血淋淋的畫面,肯定會受到驚嚇,而匆匆忙忙地找醫生,通常我會一個個排除造成寶寶鼻血原因。
小朋友活力旺盛,常常跑跑跳跳,容易造成鼻子外傷而流鼻血。若是因為外傷流鼻血,通常鼻子外圍會有瘀青或是其它受傷。
嬰幼兒處于好奇時期,常常把身邊的小玩具塞到鼻腔,因為反復破壞鼻黏膜,黏膜變得較為脆弱,而容易流鼻血。
父母最擔心的就是全身性疾病,例如先天性血管異常、凝血功能異常的問題,這些少見原因也會反復性嚴重流鼻血。但是這些患者除了反復流鼻血外,通常身體也會出現一粒粒的出血點,或在刷牙時稍稍用力就會牙齦出血!
干燥空氣也較容易流鼻血
假如夏天一直待在冷氣房里,或是冬天氣候較冷且干燥,鼻黏膜容易干裂、結痂,血管可能破裂,只要伸手去搓揉,就有可能導致流鼻血。
過敏性鼻炎的嬰幼兒常因為天氣變化鼻子的瘙癢與不適,而不自覺地去搓揉與摳鼻孔,若是摳到脆弱的微細血管,會造成出血。打噴嚏、擤鼻涕過于猛烈,也會造成黏膜出血,而常在鼻涕中會混有血絲。
預防流鼻血,可以這樣做
小朋友最常見的就是因為碰撞造成的流鼻血,所以在學會走路、跑步、游戲時,要盡量在平坦、安全的環境,避免受傷。
若是因為天氣干燥或是過敏性鼻炎造成流鼻血,可以在晚上睡覺前用棉棒沾凡士林,把棉棒在鼻子里面抹一圈保濕,或是用生理鹽水一到二滴低到每一個鼻孔內壁,維持鼻子的濕潤。
流鼻血時請不要這樣做!
流鼻血時,父母習慣將孩子的頭向后仰,鼻孔朝上,認為這樣做可以有效止血,其實這樣反而會使血塊進入呼吸道和胃,可能阻礙呼吸或導致嘔吐。
把衛生紙塞進鼻孔里止血的做法也不太正確,因為衛生紙塞住呼吸道會影響呼呼吸,衛生紙會和血塊黏在一起,取出衛生紙的時候會把血塊從傷口移除,好不容易止住的血又繼續流。
流鼻血的正確處理,一定要記起來:
1、保持安靜,不要慌張,放松心情,適當安撫小孩。
2、頭部應持續保持正面直立或是稍微向前傾的姿勢、而不是后仰,才不會干擾到正常呼吸、鼻血倒流而嗆到。
3、用手指由鼻子外面壓迫出血側的鼻前部,也就是鼻子較為柔軟的地方,直接壓迫約5到10分鐘,直到鼻血停止。
4、可以使用冰塊或冰敷在鼻梁上,讓鼻腔內血管收縮、幫助止血。
5、如果壓迫超過十分鐘后仍未止血,就要送醫做進一步的處理檢查。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