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孩子的教育是個大問題,對于“孩子為什么注意力集中不了”我們先來看看家長們都怎么說:
1.二年級小孩:上課不專心,玩東西,扣手指甲。做作業(yè)時,寫一個字后開始抓癢,扣手及腳指甲,桌子上有啥玩啥,沒有時擦皮用過后的碎垃圾也能玩。做數(shù)學題,馬虎,加減不分,應用題不好好讀題,別人五分鐘的作業(yè),她做二十分鐘。家長焦頭爛額,請有經驗的人們給予指導!
2.孩子總是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回事?今年上一年級。不知道為什么,每次學習的時候,都會三心二意,明明會的題目也總是粗心,或者讀錯。拼音讀物讀完一段,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問她,就說什么都沒想。只是讀了
3.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怎么回事?小孩子現(xiàn)在上小學2年級了,老師反應學習也不用心,注意力都不集中,上課愛開小差,是不是小孩子都這樣啊?
4.6歲男孩注意力不集中,非常容易走神怎么辦?注意力不集中,具體表現(xiàn)如下:寫字、畫畫時間比別人長很多,做作業(yè)時做完一個就要愣住好長時間,畫畫時候東看看,西看看。不知道看什么,問他看什么,說不知道。有時吃飯也會愣住,然后不知道想什么,不去提醒的話,估計5分鐘也不會動下筷子。有什么方法適合6歲小孩訓練,可以加強集中注意力。
看完這些家長說的,接著感統(tǒng)百科網再來說說“孩子為什么注意力集中不了?注意力怎么訓練?”
注意是一個動態(tài)的、主動的過程,同時,又涉及很多神經系統(tǒng)。注意包括接受各種景象、聲音、觸摸等信息;加工處理這些信息;規(guī)劃行動和執(zhí)行行動。
注意力集中不是指孩子能靜坐多久。很多成功的教授、工程師、醫(yī)生、教師、廚師、學校校長等等,他們也并非能坐得穩(wěn)如泰山。只要他們能夠接收信息、加工信息并理解信息,同時進行行動規(guī)劃并執(zhí)行行動,那么他們就能夠集中注意力。
大多數(shù)情況下,注意力不集中是其他問題的表現(xiàn)癥狀,這就像發(fā)燒一樣,發(fā)燒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很常見的癥狀,只服藥來退燒而不尋找發(fā)燒的根源并不能解決問題。
你需要弄清楚到底出現(xiàn)了什么毛病,導致了發(fā)燒的癥狀。同樣的,我們又該如何去弄明白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呢?
一、聽到了,卻沒聽懂
如果孩子的注意力存在問題,許多家長都經歷過下面類似的事情。
爸爸對安娜說:“你要上樓,穿上鞋子,下來,然后準備出去,因為我們要出去吃飯。”過了一會兒,通常比爸爸認為的時間要長一點,安娜下樓了,但兩只鞋子都脫掉了。爸爸問:“鞋子呢?你剛才在樓上干什么了?難道你沒注意聽我的話嗎?”
爸爸很惱火,告訴安娜回去穿鞋。安娜聳了聳肩,嘴里嘟嘟囔囔地說著什么。她上樓了,這一次,下樓的時候,把鞋子穿上了。為什么第一次上樓的時候安娜沒有穿鞋呢?她剛才只是沒聽爸爸說什么嗎?無疑,爸爸就是這么認為的。但是,事實上,并不是這么回事。
正如我上面提到的,精力不集中只是問題表現(xiàn)出來的癥狀而已。在安娜的例子中,問題是她如何來處理某一特定感覺—聽聲音。也就是說,如何對構成詞匯的各不相同的區(qū)別性聲音進行解碼,臨床醫(yī)生將這種情況稱為聽覺處理障礙。
在聽覺處理障礙中,存在著多種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安娜的問題是極其常見的一種:她記不住文字序列。她只是加工處理了爸爸話語序列的第一部分:“需要上樓。”但是由于不能快速準確地進行語音解碼,其余的序列就一團混亂了。
安娜上樓之后不知道自己需要干什么。她的問題在于給信息排序存在著障礙,不能抓住復雜的文字指令進行正確解讀,然后記住這些指令。
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攔住過路人問路,結果頭腦還是一片混亂。“開車走兩個樓區(qū),在右邊往右拐,之后再走三個樓區(qū),在左邊你會看到一家教堂,然后在第二個路口向左拐。在學校后面右邊的第三棟房子就是。”
現(xiàn)在假設那個人口音很重,所以你必須得好好想清楚他剛才所說的這番話。當你還在“翻譯”第一部分的時候,走過了很多停車標記和好幾個拐角,你會發(fā)現(xiàn),你已經沿著他指引的道路來到兩公里開外的地方了。對那個指路人來說,方向非常清楚。他就像我們大多數(shù)人一樣,認為如果自己明白這些指令,別人也會明白。
安娜在聽到一系列難以解讀的聲音時,不知道如何去做,也就不足為怪了。第二次她只聽到一個要求:“回去穿鞋。”她確實要上樓,但那個步驟是個重復指令,所以她就把注意力放在了穿鞋上了。
二、簡單步驟加在一起成難題
在處理聲音和圖像方面存在障礙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常見根源,但還不是最普遍的根源。在所有因注意力存在問題的孩子中,他們大多數(shù)都在運動規(guī)劃和行動排序方面存在著問題。運動規(guī)劃和行動排序是根基系統(tǒng)中另一個基本的組成部分。
在對文字要求、視覺信息或者對環(huán)境作出回應時,例如,通過一個超越障礙訓練場,組織并執(zhí)行多步驟的行動計劃,他們大多數(shù)都存在著一定的困難。他們不能恰當?shù)亟M織上述步驟,所以記不住,結果完不成任務。
媽媽要求兒子喬納做個花生醬和果凍三明治。這個活兒不難,是不是?好,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喬納要做哪些事情。首先,他要打開冰箱,拿出花生醬,拿出果凍,把花生醬壇子放在桌子上,從箱子里拿出面包,放在桌子上,拉開抽屜,拿出一把餐刀,將餐刀和壇子以及面包等放在一起。然后打開壇子,拿起餐刀,在一片面包上抹上果凍,在另一片面包上抹上花生醬,然后將兩片面包合在一起。接下來,把三明治放在盤子里,端給媽媽。
做三明治總共是16步。看上去其中任何單獨的一步都不復雜,但是對于一個有運動規(guī)劃障礙和排序障礙的孩子來說,加在一起就相當于攀登珠穆朗瑪峰一樣困難了。喬納最后很可能坐在桌旁舔粘在手指上的花生醬,而不是把花生醬涂在做三明治的面包上。對于一個規(guī)劃存在著困難的孩子來說,16 步就是一大堆的組織問題,太多太繁瑣了。
對于那些沒有聽懂作業(yè)要求的孩子來說,規(guī)劃動作序列問題是一個前兆。他們完不成該完成的任務,后來又忘記上交已經完成的作業(yè)。因為老師要求的步驟太多,而他們的規(guī)劃能力則相對不足。
三、反應過度或不足
由于在調節(jié)或者調整某一特定的感覺系統(tǒng)方面存在著困難,孩子的注意力也會不集中。有些孩子對特定感覺,例如,看景象、聽聲音、觸摸或者聞氣味等的反應方式,就是不能作出有系統(tǒng)的管理。也就是說,這些感覺容易使他們過度反應、不作出反應或者希望更多的信息輸入。
那些對聲音反應過度的孩子,如果他們坐在嘈雜的房間里或者旁邊坐著一個吵吵鬧鬧的孩子,他就極有可能被弄得不知所措,很輕易地分散注意力。這是事情的一個極端。
另一個極端是,還有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是因為他們感覺不足而沒有反應,例如,對他們來說,那些正常的說話聲音不夠大就無法引起他們的注意。
那么知道了注意力集中不了的問題所在,我們來解決怎么提高注意力,注意力怎么訓練這個問題
1.首先推薦一個家長一直在做的一個方法,“閱讀注意力訓練法”。
讀書的目的是理解其中的精神實質,記住書本的知識要點,要做到這些,必須集中注意力,特別是在深入思考書中所講內容時,必須聚精會神,高度集中注意力。所以用閱讀的方法訓練孩子的注意力,是比較常見比較有效的方法。但是閱讀不代表隨意翻看書本,而是認真地閱讀。并且在閱讀時,做一些符號筆記來增加印象,用“提綱領”的方式進行多次閱讀。
梁啟超曾經告誡他的學生,讀書時,要讀到書面上的字句浮現(xiàn)出來為止。這個浮現(xiàn)出來的文字就是重點內容。讀書時要對閱讀材料選擇性地給予不同程度的注意,對于不重要的字句瀏覽一下,重要的字句浮凸出來,提高注意力閱讀。這種方式就是“提綱領”。
一開始孩子無法做到,需要做一個筆記才能適應。老師在上課時,一直叫學生重要內容圈畫一下,就是這個意思。
2.其次推薦根特集中注意力訓練法。
這個訓練法源于根特讀書時的一個習慣,在讀書前或是學習前,他必定透過窗戶凝視遠方屋頂上的一個隨風擺動的風向標箭頭,他一邊盯著風向的轉動,一邊下意識地沉浸于深深的思考之中。這種做到的好處就在于,當人的雙眼長時間地凝視在一點時,視野就會變得狹窄,那些容易吸引你并導致注意力分散的事物也就不會進入眼簾,因此使人達到注意力集中心理境界。
父母也可以試試這個方法,當孩子坐在書桌前,建議他把面前某一件東西作為注意的靶子,比如一個擺件、一個開關、一個玩偶,然后讓他凝視一會兒,集中注意力,再學習。
3 .再者推薦“鬧鐘取靜法”。
一些名人為了鍛煉自己集中注意力的品質,專門帶上一本書到鬧市中去閱讀,通過這樣不斷地練習,注意力也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家長們也可以嘗試一下,在一些干擾的環(huán)境中,讓孩子學習一些內容,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但是這種訓練任務必須單一具體,時間不能太長,并且孩子能夠完成的,這樣才能讓孩子從中受益。
現(xiàn)在有很多微課,時間都很短,基本在5-10分鐘,通過手機就可以學習,家長可以讓孩子在地鐵上進行學習,學好之后讓孩子概括學習到的內容,這樣才能讓孩子從中受益。
以上就是“孩子為什么注意力集中不了?注意力怎么訓練?”的全部內容了,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于注意力的內容,歡迎收藏我們的網站,我們會為您帶來更多更好的內容。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