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原時間:會陰部的傷口就如同身體上的皮膚組織,一般來說,在前兩三天傷口組織開始產生愈合反應時,或許有點不舒服,大約一星期后就不會痛了。但皮下組織、肌肉愈合后要與周圍的組織重新生長在一起,軟化到像其他組織一樣的程度,就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了。
找出舒服姿勢:會陰切開術后的兩三天內,準媽媽會發現不論坐著或站著都會痛,有時側靠著坐還比坐在堅硬的椅子上更痛,如果不管哪種姿勢都痛,可以試試坐在橡膠表面,以減輕會陰部的壓力。
解便后護理:每次解完大小便后,一定要清潔會陰部,保持干凈,建議可在會陰沖洗器中加入溫水,于如廁后噴洗;再用較大只的棉棒或棉紙由前往后(由尿道口往肛門方向)擦拭,且擦過就丟,切忌反復擦拭。
勤換棉墊:生產過后的惡露會持續將近一個月,為了避免感染,最好不要省,定時更換衛生棉墊,是必要的方式。
適時使用抗生素:傷口若持續有紅腫或刺痛感時,可能是傷口愈合不佳,蕭啟信醫師提醒,新媽若能提早發現前述狀況,應盡早就醫,臨床上會使用抗生素藥物,否則,等到傷口出現感染后,會令日后愈合更為麻煩。
如果產婦超過一星期后,會陰側切傷口仍有紅腫或刺痛感,甚至出現膿狀分泌物,或發燒等現象,就必須即刻回診。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