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上看了一檔節目,頓時感嘆幼年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竟是終身的影響。王女士是個文化程度很高的女性,在家里也略帶些強勢,也許因為她強勢的性格導致婚姻出現了紅燈,在孩子很小時就離婚了,努力爭取到了兒子的撫養權后帶著孩子走了。當年王女士身上幾乎是身無分文,只有13.5元,帶著兒子度過了2天的困難期,自己沒有吃喝只給了兒子,以至于兒子后來的網名就叫做“十三塊五”。王女士一直以來和兒子相依為命,把兒子當成了生活的全部希望,自認為和兒子這么多年生活下來感情非常非常的深,但是有一天兒子卻突然離家出走了。
兒子離家出走之前給媽媽發過一條很長的短信,可能其中也說明了離家出走的原因,吐露了自己的這么多年的心聲,但是因為媽媽有點老花眼,一不小心按錯給刪了,王女士趕緊補救但也為時已晚。短信中藏有兒子的秘密,可是就這樣給刪了,王女士的腸子都要悔青了。三年下來尋子無果,王女士對生活也漸漸的失去了希望,最后來到了節目中尋找兒子。
最后三年未見的兒子是找到了,但是王女士怎么也想不到兒子竟是因為這個原因離家出了3年。幼年時帶著兒子相依為命,這種生活經歷更是讓王女士把兒子當成自己的私有品,從小對孩子的管教非常的嚴格,整個暑假就把孩子鎖在家里不讓孩子出去玩,在兒子的印象中,整個小學時期只出去玩過5次,這5次還是兒子偷偷的溜出去,一直一來王女士都用一種幾乎變態的愛來管教兒子,事事愛為兒子做主,然后說:我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好。
后來發生的一件事讓兒子毫不猶豫的離家了,兒子一直以來和繼父關系比較好,繼父給了他一個父親的愛,但是繼父過世時他在外地上學,母親又為他做主沒有通知他,加上之間媽媽對他的種種管教,讓他徹底爆發選擇了離家出走。
父母到底該怎么管教孩子?父母一直在探討和學習中,當我們不知道自己的教育是對是錯時,不妨換位思考下,想想孩子的感受,愛孩子可以,但不要讓你的愛成為孩子的負擔。在孩子的童年,有教育,但是也要有輕松,別讓你的孩子不愿回憶他的童年,要知道童年時的影響可是終身的。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