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以下的嬰幼兒突然高熱,無其他系統癥狀,熱退時出現皮疹,應該考慮此病。本病需要與肺炎球菌膿毒血癥及麻疹、風疹和川崎病等進行鑒別。與風疹鑒別較為重要,因兩者皮疹相似,但風疹患兒熱度不高,發熱的同時出現皮疹,耳后和枕部淋巴結腫大更明顯。而幼兒急疹是高熱3~5天后熱退疹出。
感染發病多在2歲以內,尤以1歲以內最多。
1、發熱
潛伏期1~2周,平均10天。多無前驅癥狀而突然發生高熱,體溫39℃~40℃以上,高熱初期可伴驚厥。患兒除了有食欲缺乏外,一般精神狀態無明顯改變,但亦有少數患兒有惡心、嘔吐、咳嗽、鼓膜炎癥、口周腫脹及血尿、極少數出現嗜睡、驚厥等,咽部和扁桃體輕度充血和頭頸部、枕部淋巴結輕度腫大,表現為高熱與輕度的癥狀及體征不相稱。
2、出疹
發熱3~5天后,熱度突然下降,在24小時內體溫降至正常,熱退同時或稍后出疹,皮疹為紅色斑丘疹,散在,直徑2~5毫米不等,壓之褪色,很少融合。皮疹通常先發生于面頸部及軀干,以后漸漸蔓延到四肢近端。持續1~2天后皮疹消退,疹退后不留任何痕跡,沒有脫屑和色素沉著。部分患兒早期腭垂可出現紅斑,皮疹無需特殊處理,可自行消退。
3、其他癥狀
包括眼瞼水腫、前囟隆起、流涕、腹瀉、食欲減退等。部分患兒頸部淋巴結腫大。
小兒過敏性濕疹好發于額部眉毛、兩頰、頭皮、耳廓周圍等頭面部位,以后逐漸蔓延至頸、肩、背、四肢、肛門周圍、外陰部位等皮膚皺相處,甚至可以波及全身。由于濕疹伴有奇癢,孩子會用手抓皮疹的部位,造成皮膚破潰。躺著時,孩子會在枕頭上蹭腦后部,形成枕禿;趴著時,孩子會用床單摩擦面部止癢;抱著時,孩子會依偎在你的肩膀揉蹭臉部。病兒常因極其瘙癢而煩躁不安,夜間哭鬧以至影響睡眠,又由于小兒用手抓癢常可致皮膚細菌感染而使病情進一步加重。
濕疹的外形是很小的斑點狀紅疹,可發生在任何部位,散在或密集在一起,一般常由面部開始,常流黃水,可形成水瘡,干燥時則結成黃色痂蓋。濕疹癢得厲害,所以寶寶經常煩躁不安,不斷搓擦搔抓,容易出血,易繼發細菌感染,導致膿疤或膿痂。
小兒過敏性濕疹是遺傳性過敏體質對環境中某些因素的過敏反應。這種小兒常伴其他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哮喘性支氣管炎、蕁麻疹等疾病;多在出生后1個月左右出現,早的生后1~2周即出現皮疹,主要發生在兩個頰部、額部和下頜部,嚴重時可累及胸部和上臂。開始時皮膚發紅,上面有針頭大小的紅色丘疹,可出現水皰、膿皰、小糜爛面、潮濕、滲液,并可形成痂皮,痂脫落后下面是糜爛面,愈合后成紅斑。約數周至數月后水腫性紅斑開始消退,糜爛面消失,皮膚干燥,呈現少許薄痂或鱗屑。
小兒濕疹癥狀主要表現在:
①皮膚很癢及干燥
②紅玟色的鱗屑
③病發的部位通常都是對稱的
④通常病發在面部,繼后伸延到頸、手及腳的內折部位
⑤嚴重的,皮膚會抓損而有傷口
⑥長久病發的皮膚部位會逐漸增厚
⑦手腳有裂紋,下眼臉有皺折,嘴角有破裂
如果是在天氣炎熱的夏天,寶寶身上的小紅點也可能會是痱子。
幾乎每一個人在年幼時,都被痱子襲擊過。這種皮膚病往往發生于夏季,此時溫度高濕度大,而幼兒本身新陳代謝快,又好動,身體會分泌出大量的汗液。倘若媽媽沒有及時為寶寶擦去汗液,這些汗水就會堵塞毛孔,刺激寶寶稚嫩的皮膚,導致痱子激增。
寶寶長了痱子怎么辦
1、勤洗澡常換衣
2、剪頭發
3、調節室內溫度
4、保持皮膚干燥
5、多喝水解暑
6、及時就醫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人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大多數患兒癥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征。少數患兒可能會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損害,引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馳緩性麻痹、神經源性肺水腫和心肌炎等,個別重癥患兒病情進展快,容易發生死亡。
所以當寶寶身上起了紅點,如果沒有伴隨發熱、驚厥等較為嚴重的癥狀的時候,不必焦急緊張,可能是一般的皮膚性的疾病。如果有發熱,建議立馬送醫診治。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