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組胺類藥物
H受體拮抗劑 具有較強的抗組胺和抗其他炎癥介質的作用,治療各型蕁麻疹都有較好的效果。
常用的H1受體拮抗劑有苯海拉明、賽庚啶、撲爾敏等,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咪唑斯丁、氯雷他定、依巴斯汀、氮卓斯汀、地氯雷他定等;
常用的H2受體拮抗劑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用于急、慢性蕁麻疹和寒冷性蕁麻疹均有效。
多塞平是一種三環類抗抑郁劑,對慢性蕁麻疹效果尤佳,且不良反應較小。對傳統使用的抗組胺藥物無效的蕁麻疹患者,多塞平是較好的選用藥物。
2、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減少組胺釋放的藥物
硫酸間羥異丁腎上腺素為β2腎上腺受體促進劑,在體內能增加cAMP的濃度,從而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
酮替酚通過增加體內cAMP的濃度,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阻止炎癥介質的釋放。其抑制作用較色甘酸鈉強而快,并可口服。
色甘酸鈉能阻斷抗原抗體的結合,抑制炎癥介質的釋放。若與糖皮質激素聯合作用,可減少后者的用量,并增強療效。
曲尼司特通過穩定肥大細胞膜而減少組胺的釋放。
3、糖皮質激素
為治療蕁麻疹的二線用藥,一般用于嚴重急性蕁麻疹、蕁麻疹性血管炎、壓力性蕁麻疹對抗組胺藥無效時,或慢性蕁麻疹嚴重激發時,靜脈滴注或口服,應避免長期應用。
常用藥物:潑尼松;曲安西龍;地塞米松;得寶松。緊急情況下,采用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或甲潑尼龍靜脈滴注。
1、荊芥穗10克,防風9克,金銀花12克,牛蒂子10克,丹皮9克,浮萍6克,生地9克,薄荷6克,黃芩10克,蟬衣12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日1劑,早晚服。
2、生地10克,當歸12克,赤白芍各10克,首烏10克,黃芪12克,防風、芥穗、刺蒺藜、川芎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
3、香樟木、晚蠶砂、徐長卿、敗醬草、核桃葉各30—創克,紫蘇120克。將藥任選一種煎水,乘熱先熏后洗,每日1叫次。
4、黃芪10克,白術、防風、桂枝各9克,白芍10克,生姜6克,大棗9克,浮萍6克,白蘚皮10克,荊芥穗9克,陳皮12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1劑,早晚服。
5、金銀花12克,地膚子、芥穗各9克,大黃10克,厚樸、云苓各9克,白芍10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貝劑,分2次服。
6、熟地9克,當歸、白芍各20克,首烏、黃芪各30克,防風、川芎各12克,甘草30克,蟬蛻10克,荊芥、白蒺藜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劑,每晚或早晚分2次服。
7、玉米須15克,已發酵好的酒釀l00克。將玉米須放人鋁鍋中,加水適量,煮20分鐘后撈去玉米須,再加酒釀,煮沸食用。
8、醋100毫升,木瓜60克,生姜9克。3味共人砂鍋煎煮,醋干時,取出木瓜、生姜,早、晚2次食完,每日1劑,痊愈為止。
1、發病期間適當“忌口”。日常飲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煙酒、海鮮、酸辣刺激、生冷硬油、腐敗變質的食物,同時要注意身體有無異常的癥狀出現。
2、有青霉素過敏史或者因注射青霉素而發生蕁麻疹時,應避免使用乳制品,因為部分乳制品可能受到青霉素的污染。
3、部分患者可能對真菌過敏,應避免食用真菌發酵的食物,如蘑菇、奶酪、奶油、食醋、啤酒、蛋黃醬等,同時口服制霉菌素以殺滅胃腸道的白念珠菌,清除可能的真菌過敏原。
4、如果女性患者有嚴重持續慢性蕁麻疹,應注意化驗血沉、甲狀腺功能、自身抗體等,以除外伴發相關疾病。
5、若皮疹持續24~72小時,伴有明顯燒灼、疼痛而瘙癢較輕;或皮疹出現紫癜、鱗屑、色素沉著時,應考慮是否為蕁麻疹性血管炎,注意化驗血沉、補體,看是否有發熱、關節痛等癥狀。
6、服用抗過敏藥物時要謹遵醫囑,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看有無嗜睡、頭暈等不良反應。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