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產婦還沒下車,“心急”女嬰就迫不及待地從母親肚子里鉆了出來。本已下班的急診科護士擔心感染,當機立斷在“的士產房”內將臍帶剪斷,再將母女倆接到病房。而的哥還將嬰兒斷臍帶這一幕給錄了下來。
聽了這個故事頓時又溫暖過來了。世上還是好人多的。不過話說回來了,臨近分娩了,如果不是出現什么特殊意外的話,孕媽可是要做好十足的準備的,免得讓寶寶生在馬路上,大人孩子都遭罪。那該如何避免這種突發分娩的狀況呢?分娩的癥狀有哪些?
對于首次分娩的準媽媽來說,預產期臨近時心情會越來越緊張,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分娩。對分娩的癥狀也不是很清楚,那么一定要仔細看清如下的分娩癥狀,盡早去醫院。
1子宮底下降初產婦到了臨產前兩周左右,子宮底會下降,這時會覺得上腹部輕松起來,呼吸會變得比前一陣子舒暢,胃部受壓的不適感覺減輕了許多,飯量也會隨之增加一些。
2下腹部有受壓迫的感覺由于下降,分娩時即將先露出的部分,已經降到骨盆入口處,因此出現下腹部墜脹,并且出現壓迫膀胱的現象。這時會感到腰酸腿痛,走路不方便,出現尿頻。
妊娠最后幾周,子宮頸分泌物增加,自覺白帶增多。正常子宮頸的分泌物為黏稠的液體,平時在宮頸形成黏液栓,能防止細菌侵入子宮腔內,妊娠期這種分泌物更多,而且更黏稠。隨著子宮規律地收縮,這種黏液栓隨著分娩開始的宮縮而排出;又由于子宮內口胎膜與宮壁的分離,有少量出血。這種出血與子宮黏液栓混合,自陰道排出,稱為見紅。見紅是分娩即將開始比較可靠的征兆。如果出血量大于平時的量,就應當考慮是否有異常情況,可能是胎盤早剝,需要立即到醫院檢查。
4破水陰道流出羊水,俗稱“破水”。因為子宮強而有力的收縮,子宮腔內的壓力逐漸增加,子宮口開大,頭部下降,引起胎膜破裂,從的陰道流出羊水,這時離降生已經不遠了。
如果感覺量比較大,現在盡量平躺,馬上上醫院,去醫院的過程中也要保持平躺,以防臍帶脫垂,危及孩子生命。另外,盡量不要摸肚子,少刺激胎動,一般破水以后,胎動的同時都會有水流出。
5規律宮縮、陣痛一般疼痛持續30秒,間隔10分鐘。以后疼痛時間逐漸延長,間隔時間縮短,稱為規律陣痛。這是臨產的癥狀,應立即就醫。
聽說二胎媽媽生寶寶的時間會更短、更快嗎?
一般來說,初產媽媽的寶寶通過媽媽的產道一般需要12-16個小時,而二胎媽媽經過了第一次生產,因為軟產道已經擴張了一次,第二次生產時,分娩的時間相對要短一些、也輕松一點,則只需要8-12小時。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如果第二個寶寶是巨大胎兒或媽媽有其它不利生產的因素時,分娩也不會很輕松,還有可能發生難產。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二胎媽媽特別要注意把握入院時間,一旦有先兆,就應立刻到醫院就診。一般來說,在預產期前半個月,孕婦就不宜遠行,并且丈夫都要盡可能陪伴在妻子左右,隨時觀察她的身體變化。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