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朋友圈,看見大表姐發了全家人去旅游的照片。一家四口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表姐更是笑得假牙不見眼的。她的一雙兒女都快上初中了,兄妹倆聰明伶俐,個頭也長得很高,樣子更是和表姐夫一個模子里刻出來似的,一看就知道是親生的。
想當年,表姐的這段愛情可謂是歷經坎坷崎嶇呀。那時小派我才上小學,對于愛情是什么還懵懵懂懂的時候,表姐已是談婚論嫁的年齡了。聽說那時表姐夫是個賣茶葉的小販,沒有多少家產,說白了家境沒有表姐家的好,不知道怎么和表姐認識的,接著兩人就墜入愛河了。
恰巧堂姐也戀愛了,對象在工商局上班,條件還可以吧,相貌身材,文化水平都比表姐的對象要好,于是,小派家的三姑六婆,七大舅八大爺的就開始對比兩個姐夫的好壞了。
相比較,還是堂姐的男朋友占有優勢點,可是,這跟表姐有什么關系呀,大家各談各的,井水不犯河水的,你的對象再好,也沒有我的對象好。正所謂情人眼里出西施,我的眼里哪里還能容的下別人的對象呀。可是,偏偏親戚就不這么想了。
大家支持堂姐的戀愛,卻極力反對表姐的婚事。嫁人就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嫁得好一輩子都好,嫁得不好,一輩子辛苦的是自己,誰不想自己的女兒嫁不好的人家呀,于是眼看表姐處了個一窮二白的對象,皇上不急太監急的。
整個家族里包括表姐的爸爸,兩個姑姑姑父,還有幾個小表姐都加入了勸說團隊,為了就是早日救出掉進愛情蜜罐里的表姐。大家用盡各種辦法,軟硬兼施,好話相勸,同心協力的找好的相親男給表姐,表姐一律拒絕,大姑父還用以死相逼的方式來宣戰“你娘死的早,現在就咱父女相依為命了,你還想把你父親氣死嗎?”但是,表姐就是堅持自己的主見。
這種煎熬的日子過了一段時間后,大姑父突然找上們來“大表姐不見了”。半夜里,大家打著手電筒滿大街的找,想著到天亮都沒有找到人就報警了,那天晚上大姑父甚至連表姐自殺的心里準備都做好了,養女三十載,居然為了一個窮小子就丟下父親跑了,足以見得表姐對這份愛情的執著。
想來可笑,那晚過去了,人也沒有找到,后來姑父發話了“她愛怎么就怎么吧,就當沒有這個女兒了”,一個星期后,親戚傳話到表姐耳朵后,表姐知道姑父妥協了她的婚事才回家。只是登記,沒有擺酒,沒有祝福,沒有熱鬧的場面,冷冷清清的完成了人生中的大事。
堂姐的婚禮預期舉行,得到了親戚們的祝福,當然,親戚們高興的不只是堂姐嫁得個好對象,也高興是堂姐不像表姐那么的“六親不認”“我行我素”。在后來,偶爾會聽說堂姐和老公又鬧矛盾了,這幾天回娘家住。至于表姐,她過得好,親戚們不敢吭一聲,想當年自己對她的婚事那么撕逼,現在哪里還有臉面討論她過得好呀。
因為一個男人,表姐不但和父親的關系暫時決裂,也和姑姑們的關系一落千丈,各種撕逼輪流上場。如果當初表姐的態度不強悍,不夠堅定不移,六親不認,那么如今,她還會是那個滿臉笑容的幸福媽媽嗎?
那時,聽到最多的就是姑姑們說表姐不孝順父親,母親去世的早。留下姑父和大表姐還有還在讀書的小表姐。她們認為作為長女的表姐。必須事事聽從父親的安排,這才是對父親的尊重和孝敬。是有些人做到了,對父母的安排聽從言之,但是父母的安排都是自己喜歡的的嗎?自己想要的嗎?
表姐事后這樣說:“我并沒有忘記我的父親和妹妹,我愿意嫁給他,和他一起努力工作,過自己想要的日子,真正的幸福是要自己爭取的。我能過的好才是對父母的尊重。”
別因一句不聽父母的話就判了不孝的罪名,那只是作為長輩們為了控制子女們而發的話,他們怎么可能知道你的心里想什么,愛什么,追求什么,被一句六親不認而感到內疚,被洗腦后要尊從父母的想法時,你已經沒有了你自己的靈魂,只剩一具軀殼人由父母擺布。
是啊,真正的孝道是必須自己過好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且有能力去贍養自己的父母,讓他們老有所依,過他們想要的生活。而不是把自己的人生交給父母去安排,去過父母想要的生活,追求父母所追求的東西。
所謂的六親不認,并不是要無情無義,而是看清楚了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而做出的決定,只有這樣,最后才能達到共贏的目的,是誰都希望自己過得比任何人都要好,難道不是嗎?所以我好你也好,我幸福你才幸福。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