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懷孕水腫的話懷的是男孩。其實這種說法一點都不靠譜,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
懷孕的時候水腫是很多孕婦在孕晚期都會出現的情況,跟生男生女是沒有關系的。那么懷孕水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下肢血液回流受阻,引起下肢浮腫。
2、內分泌變化原因:懷孕后,內分泌功能發生變化,雌激素、醛固酮分泌增多,體內水、鈉潴留較多,可引起水腫。
3、血液稀釋:乳期血容量增加。但紅細胞增加的幅度不如血漿增加幅度大,血漿蛋白則沒什么增加,血液相對變稀,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水分移向組織間隙而水腫。
4、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時,會發現出現由下肢遠端逐漸向上蔓延的水腫狀態,通常驗尿會發現尿蛋白(+)。
1、充分休息
消除生理性水腫最好的方法莫過于靜養,研究表明,人在靜養時心臟、肝臟、腎臟等負擔會減少,生理性水腫自然會減輕或消失。
2、注意保暖
浮腫,即水分積存。為了消除浮腫,必須保證血液循環暢通、氣息順暢。為了做到這兩點,除了安心精養外,還要注意保暖。
3、穿著合適的衣服
穿著緊身的衣服會導致你的血液循環不暢,從而引發身體浮腫。因此,孕媽咪在懷孕期間盡量避免穿著過緊的衣服。
4、食用低鹽餐
懷孕后身體調節鹽分、水分的機能下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盡量控制鹽分的攝取,每日攝取量在10g以下。
5、穿彈性(褲)襪
為了減少過多血液堆積在下肢,建議媽媽在清晨出門前穿上彈性(褲)襪,尤其長期站立或是保持坐姿的孕媽咪。可以選擇孕婦專用的襪子,在秋冬穿著還有保暖的功效。
6、抬高雙腿
建議孕媽咪在睡前(或午休時)把雙腿抬高15~20分鐘,可以起到加速血液回流、減輕靜脈內壓的雙重作用,不僅能緩解孕期水腫,還可以預防下肢靜脈曲張等疾病的發生。
7、左側睡
孕媽咪可以采取左側臥,這樣可以避免壓迫到下肢靜脈,并減少血液回流的阻力。這樣還可以減少對心臟的壓迫。
孕期水腫一般都發生在懷孕期間,所以產后一段時間就會恢復,但是時間長短因人而異。不過一般來說,產后一周的時間就會恢復。
小貼士:
因為生產以后,身體內大量的水分都會隨著產婦頻繁的排尿和大量的汗水排出體外,所以身體水分就會恢復正常的水平,水腫就會消失。
相關文章: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