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頭位胎動一般在宮底。
胎動可以出現在不同部位的,跟胎位關系不大,當胎兒頭位的時候,胎動多半是肚子左右動也就是寶寶的小腳哦,小腹動是寶寶的小手。因為寶寶在子宮里是抱成團的樣子。基本上所以寶寶正常情況下都是頭位的,需要由產科醫生明確。所以說,胎兒頭位胎動一般在宮底。
宮底所屬醫學術語之一,指的是子宮的形狀上寬下窄,上為宮體,下為宮頸,在宮體兩側有輸卵管,輸卵管內端之間的上面突出的部分。
宮底高度的估計傳統上是通過觸診宮底,通過計算它與身體標志,例如與恥骨聯合、臍、劍突的距離來完成的。宮底高度可以每周測量1次,測量方法是用皮尺從恥骨聯合上緣中點測量到宮底高度的垂直距離,注意皮尺不要沿著孕婦腹部的弧形曲線測。正常情況:在懷孕3個月末,子宮底約在恥骨聯合上緣以上2--3橫直,4個月末,臍與恥骨聯合緣以之間,5個月末宮底在臍帶下一分指,6個月末,子宮底在臍帶上一橫指,7個月末,子宮底在臍帶以上三橫直,妊娠到8個月末,子宮底在臍帶與劍突之間,9個月末,子宮底最高,其中中央部位在劍突下二橫直,兩側正好在緣下。
胎兒頭位也叫頭先露位,就是胎兒頭朝下的意思。
胎兒頭位是正常的胎位,即胎兒的頭部先娩出母體,這是常見的胎位,也是孕媽順產的最佳胎位。不過要注意的是,胎位在整個孕期有可能會變化的,所以要以最后的b超為準。如果不是頭位,可以做一些體操或者按摩順過來的。
胎位為先露部的代表在產婦骨盆的位置,亦即在骨盆的四相位--左前、右前、左后、右后。頂先露的代表骨為枕骨(occipital,縮寫為O);臀先露的代表骨為骶骨(sacrum,縮寫為S);面先露的為下頦骨(mentum,縮寫為M);肩先露的代表骨為肩胛骨(scapula,縮寫為Sc)。
根據臨床癥狀和體征,一般可以明確診斷。若不能確診,可以采用超聲檢查,超聲檢查能準確診斷肩先露,并能確定具體的胎方位。
如產程進展已多時,胎背或胎腹為先露部則已水腫,被壓入盆口,使檢查者辨別困難。檢查時要注意有無子宮破裂、胎兒大小、先露部與骨盆關系,以便決定分娩方式。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