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關于嬰兒輔食的添加,很多新手媽媽都有點手足無措,但是其實并沒有那么難,遵循以下幾個小原則避開幾個誤區(qū),那你就能手到擒來啦!
第一口輔食何時添加添加輔食的時間應根據(jù)嬰兒體格生長、神經(jīng)發(fā)育、攝食技能和社交技能幾方面的發(fā)育狀況決定,一般應在嬰兒體重達6.5-7公斤后,能保持姿勢穩(wěn)定、控制軀干運動、扶坐、用勺進食等,此時多為4-6月齡。
小禾昨天有說過,6個月前,母乳或者配方乳完全可以滿足寶寶的所有營養(yǎng)需求。在6個月以后,由于寶寶的營養(yǎng)需求增加,尤其是純母乳喂養(yǎng)寶寶在4個月時,母乳不能滿足寶寶對鐵的需求,需要通過輔食添加來滿足。
如果添加輔食過晚,不僅寶寶面臨營養(yǎng)不良的風險,尤其是“小兒缺鐵性貧血”,還可能會出現(xiàn)偏食,厭食等喂養(yǎng)困難。
另外,考慮到寶寶胃腸功能及腎臟功能的發(fā)育特點,輔食添加不宜過早,所以各位爸爸媽媽切莫心急~
添加輔食的基本原則在輔食添加前可給予嬰兒少量含強化鐵的米粉,第1天1勺米粉,觀察寶寶有無嘔吐,皮膚過敏或腹瀉。如果沒有逐漸增加,用勺進食,6-7月齡后可代替1次乳量。
由一種到多種單一食物引入的的方法有利于媽媽觀察寶寶對食物是否過敏。如蔬菜的引入,每種菜泥嘗1-2次,3-4日后嬰兒習慣這種蔬菜后再換另一種,以刺激味覺的發(fā)育。
隨著嬰兒年齡增長,食物有一定硬度,可以促進寶寶牙齒萌出和咀嚼功能的形成。
嬰兒添加輔食的誤區(qū)輔食引入時間和方法不當過早給寶寶吃半固體食物,影響母乳鐵的吸收,增加食物過敏,腸道過敏的機會;過晚吃輔食,錯過味覺,咀嚼功能發(fā)育的關鍵年齡,造成進食行為異常,增加斷母乳困難度,從而導致寶寶營養(yǎng)不良。
能量及營養(yǎng)攝入不足8-9月齡,嬰兒就可以進入較高密度的半固體食物密度,如果經(jīng)常攝入能量密度低的食物,或者攝入量過低,嬰兒進食后不滿足,體重增加不足,下降,或者安睡后于夜間頻繁夜醒,要求進食,進食后寶寶安穩(wěn)睡眠。
胃的排空與否和消化能力密切相關,嬰兒進餐頻繁,每日超過7-8次,或夜間進食次數(shù)增多,使胃排空不足,影響嬰兒食欲。一般安排嬰兒一日6餐進食有利形成饑餓的生物循環(huán)。
嬰幼兒可以準確判斷能量攝入的能力,這種能力不一定在一餐中表現(xiàn)出來,連續(xù)幾餐都可被證實;幼兒可以一頓吃很多,次日早餐什么都不吃。變化的進食行為提示幼兒有調(diào)節(jié)進食的能力。所以家長對于孩子一頓吃很多,一頓什么都不吃,不需要太緊張,寶寶需要自己調(diào)整的時間。
小禾tips時間:
現(xiàn)在家長及爺爺奶奶,
把更多的時間都放在寶寶身上,
寶寶一頓飲食量不足,
家長們會在孩子身后追著喂養(yǎng),
甚至吵孩子把食物吃下,
家長進食不偏食,
家長進食均衡化,多樣化,
孩子飲食習慣會受到很好的教育,
相反強迫進食,
會增加孩子對食物的厭惡,
增加偏食習慣的風險。
對于6個月以后的寶寶,
一定要增加食物能量密度,
避免給寶寶過渡液體食物,
減少寶寶進食的總量。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