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生寶寶,最常見的無非是兩種方式,自然分娩或剖宮產分娩,這兩種方式各有不同,最主要的還是取決于準媽媽的體質。但不管怎么樣,每個準媽媽在生產前都會經歷這么一個選擇的過程。小編發現,我們這一代的媽媽,選擇的權力更大了,對待兩種生產方式的態度也科學了,主要還是視情況而定。今天小編就給準媽媽們普及一下剖宮產與順產的選擇,至少了解個大概,心里也有個底。
關于剖宮產分娩
剖宮產就是剖開腹壁及子宮,取出胎寶寶。剖宮產作為一種手術,盡管現在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技術,但仍然像其他外科手術一樣,會帶來一定的并發癥和危險。
出現以下情況需要進行剖宮產
胎寶寶窘迫
這是由于胎寶寶缺乏氧氣而陷于危險的狀態,也有可能胎死腹中,倘若心跳少于每分120次,情況就更危急。
胎寶寶過大
胎寶寶的體積過大無法經由骨盆腔生產。例如:糖尿病的準媽媽就會有胎寶寶過大的障礙。
骨盆過小
有些身材過于矮小的準媽媽由于骨盆小,沒有足夠的空間讓寶寶經由骨盆腔生產。
不正確的胎位
正確的生產應該是胎寶寶頭頂先露出來。而不正確的胎位入臂先露產式、面先露產式、枕橫位等。
輕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患有高血壓、蛋白尿、水腫綜合征的準媽媽,胎寶寶將無法從胎盤獲得足夠的營養與氧氣。也不能承受生產過程所帶來的壓力。
自然生產過程無法繼續進展
因為準媽媽的子宮收縮程度薄弱,子宮頸擴張不足,胎寶寶無法產出。
胎寶寶未成熟
未成熟的胎寶寶比較虛弱,胎寶寶小于36周,以及小于2.3千克,可能不能承受自然分娩的壓力。
關于自然分娩
自然分娩的產程較長,從開始到結束大概需要十幾個小時,同時,這在這段時間里,陣痛的頻率和強度都會不斷增加。另外如果用力過大還可能出現會陰和陰道的裂傷。
決定自然分娩的因素
合適的年齡
初產婦,在25-29歲生育,順產的可能性較大,應避免35歲后生育小朋友。
胎寶寶的大小
正常大小的胎寶寶可以通過正常骨盆而順利分娩,但是巨大兒的頭比較大,抬頭就可能“擱淺”在骨盆入口處,難以通過骨盆而不得不進行剖宮產。
胎寶寶的位置
胎寶寶在分娩中的自身情況也很重要。如果寶寶在準媽媽子宮中的位置不正常,如臀位、橫位等,或是寶寶在宮內生長發育的過大,以及有聯體胎寶寶等畸形兒,這些情況都會影響正常的分娩過程,造成難產的發生。
剖宮產的寶寶比順產的寶寶笨?是真的嗎?
小編要在這里打破很多準媽媽的顧慮,剖宮產的寶寶與順產寶寶在智力上并沒有差異。
嬰兒出生后體格的生長發育首先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充足合理的營養攝入、良好的環境衛生條件、細致的護理、運動鍛煉等均可促進寶寶后天的生長發育。
國內外研究資料顯示剖宮產兒與順產兒在體格發育方面沒有明顯的差異。剖宮產可能在母乳喂養成功率低、嬰兒易患感染性疾病等方面間接影響寶寶的體格生長發育。
美國的一項研究聲稱剖宮產兒,在三歲時出現超重的幾率是順產兒的兩倍。研究者在排除導致兒童超重的家族遺傳和日常飲食習慣等因素后,仍然發現剖宮產和超重的 比率是正相關的。推測這可能跟前述新生兒腸道內菌群的差異有關。這些孩子在吸收食物營養時存在某些差別,最終導致超重的發生。
其實不管是選擇順產還是剖宮產,都要以準媽媽的身體情況與胎寶寶的安全著想,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