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人體生長發育、生殖遺傳、免疫、內分泌等重要生理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被人們冠以“生命之花”、“婚姻和諧素”的美稱。 1食欲不振。子普遍食量減少,有的還會感覺沒有饑餓感,不主動進食。 2亂吃奇奇怪怪的東西。比如,咬指甲、衣物,啃玩具、硬物,吃頭發、紙屑、生米、墻灰、泥土、沙石等。 3長不高。對于一歲以內的嬰兒,由于還不具備表達能力,所以家長的觀察非常重要。孩子一歲以內是身高增長的第一個高峰期,每個月都會至少增長2—3厘米,前半年甚至會每個月長高4—5厘米,所以,家長根據監測孩子的身高狀況,就能初步判斷是否存在缺鋅問題。 4頭發長得慢。這一點家長常常會忽略。比如,有的孩子頭發長了大半年都不用理,這很可能是缺鋅造成的。 5指甲出現白斑,手指長倒刺,出現地圖舌(舌頭
經常有媽媽在后臺問如何判斷寶寶缺鈣、鐵、鋅、硒等營養素,在這里就詳細的告訴媽媽們如何來判斷,大家在日后也好及時做出調整,以免影響寶寶生長發育。 缺鈣癥狀: 1.表現為多汗,與溫度無關,尤其是入睡后頭部出汗,使小兒頭顱不斷磨 擦枕頭,久之顱后可見枕禿圈。 2.精神煩躁,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有時家長發現小兒不如以往活潑。 3.夜驚,夜間常突然驚醒,啼哭不止。 4.1歲以后的小兒表現為出牙晚,有的小兒1歲半時仍未出牙,前囪門閉合延遲,常在1歲半后仍不閉合。 5.前額高突,形成方顱。 6.由于同時缺乏維生素D,肋軟骨增生,各個肋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常壓迫肺臟,使小兒通氣不暢,容易患氣管炎,肺炎。 小兒缺鈣嚴重時,肌肉肌腱均松弛。如果腹壁肌肉、腸壁肌肉松弛,可引起腸腔內積氣而形成
寶寶都會經歷吃手的階段,早期嬰兒吃手有助于智力發展,好處多多,但如果寶寶2歲后仍然喜歡吃手,家長則應警惕,最好找到原因,及時糾正。 常常聽到家長抱怨,“我家寶寶老是吃手,該怎么辦呢?”“隔壁鄰居家孩子都快3歲了,還老是吃手,看著都不衛生。”其實,寶寶在不同年齡段吃手,原因是不一樣的,家長應該對癥處理。 嬰兒期吃手是智力發展的信號 隨著寶寶大腦的發育,每一天都會有新的變化和驚喜帶給爸爸媽媽,當寶寶長到2、3個月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慢慢地感知外界了,口周神經相對來說發育得比較早的,因此嘴巴對于這些小月齡的嬰兒來說,就是他們開始探索世界的工具,有心理學家將嬰兒的這一時期稱為“口欲期”。吸吮手指的過程其實不僅是他們學習和玩耍的過程,也是他們智力發育的一個標志。他們先是學會了盯著自己的小手看,然后開始笨拙地將整只手塞進自己的嘴巴里,再接著是吸吮兩三個手指,最后發展到
為什么要補鈣? 中國的媽媽里十個有九個都擔心孩子缺鈣,孩子長不高,其實呀,這都是因為對補鈣的不了解。要想讓寶寶“鈣滿分”一點也不難,只需做好這幾點:保證飲奶量,保證補充維D,外加均衡飲食和適當戶外運動。 中國人成天把補鈣掛在嘴上,到底鈣有什么作用呢?鈣能促進骨骼的正常發育,預防骨質疏松癥、佝僂病等疾病,確保肌肉、神經的正常工作,以及激素和酶的正常分泌。 1 寶寶需要多少鈣?怎么補? 寶寶一天要喝多少奶,吃多少東西才能保證鈣的充足攝取呢? 每日奶量要達標 我們都知道,奶是最好的鈣質來源,包括母乳、配方奶粉、牛奶、酸奶、奶酪等。從寶寶出生起,只要一直保證喝奶的量,并配合服用維生素D,就基本不用擔心缺鈣的問題。 不同年齡的孩子一天需要喝多少奶呢?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參考標準。根據最新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益生菌(probiotics)這個詞源自希臘語,”Pro”意思是“有益于”,“biotics”意思是“生命”,從字面上理解,就是“有益于生命”,同事它又被科學家稱為“未來的疫苗”。那么人類為什么給予益生菌如此高的評價呢? 健康的人體內有益菌(后被稱為益生菌)與有害菌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微生態系統處于動態平衡狀態,但當人體遭遇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菌群的平衡狀態被打破時,有益菌數量減少,有害菌數量增加,人體的各種病癥就會接踵而來。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微生態系統,共有500多種菌群生活其中,掌管著人體70%以上的免疫功能。所以,當益生菌能夠主動維持好這個平衡,人體就會免受很多種疾病的困擾,因此益生菌被譽為“未來的疫苗”。 你還在濫用抗生素嗎? 了解過國外文化的人一定知道,在外國買抗生素比買槍都難,但是中國對抗生素的濫用程度已經嚴重超
現在很多家長和醫生都將維生素AD滴劑和魚肝油混為一談,但事實上,這兩者是不同的,維生素AD滴劑和魚肝油有著本質的區別,那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兩者的區別和正確的使用方法! 魚肝油≠維生素AD 魚肝油是從鯊魚、鱈魚等深海魚的肝臟中提煉出來的脂肪,黃色,帶腥味,是天然的食材,其主要成分包括維生素A和維生素D。但魚肝油與維生素AD滴劑不同的是:魚肝油中除了含有維生素A和維生素D以外,還有其他魚類所含的營養成分。 而維生素AD滴劑大部分都是人工合成的,成分普遍單一,只包含維生素A和D兩種營養素。劑量也更明確,通常是將維生素A和D以3:1的比例合成,比如有維A1800IU/ 維D600IU的劑型,也有維A1500IU/維D500IU的。 維生素AD和魚肝油的具體區別有四點: 1、含量不同 膳食型魚肝油,劑量安全,可作為寶寶日常膳食
維生素D到底要補多久?!補Vd?補鈣?魚肝油?曬太陽?各種分不清楚?為什么我們建議給嬰兒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D最主要的作用是促進鈣的吸收。鈣營養的重要性不用我強調了,中國作為“被缺鈣大國”,鈣的重要性已經被遠遠高估:嬰兒所有讓大人不滿意的地方都可以歸結為“缺鈣”。實際上嬰兒的鈣攝入通常是不會有問題的,因為他們以奶為主食,幾乎是所有人群中最不可能鈣攝入不足的人群。 但是嬰兒缺很可能會缺維生素D,尤其是純母乳喂養的寶寶。一是因為母乳中的維生素D很少很少;二是,在添加輔食前,寶寶也不能吃到別的高VD食物。三是因為寶寶在會走之前大都在室內養著,很少有機會曬到太陽,讓皮膚合成VD。 相對于母乳,配方奶中人工添加了維生素D,所以配方奶喂養的寶寶維生素D缺乏的風險要小得多。但是如果每天攝入的配方奶少于1升,仍然有可能攝入的維生素D不足。
提起DHA寶媽們都不陌生,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大部分的寶媽都在給寶寶補充“各式各樣”的DHA產品。但是說到DHA對于嬰幼兒腦發育和行為能力發育的作用,就可能知道的甚少,對于如何選擇一款好的DHA產品也是摸不著頭腦。 關于讓寶寶變聰明的DHA,你應該要知道! DHA對腦神經生長發育至關重要 人的大腦約有1011億個神經元,這是大腦具有復雜功能及智慧的基礎。腦的發育要經過細胞的增殖、分化、遷移、死亡、突觸的形成與修飾等復雜過程,營養素和能量是腦發育的物質基礎。0~6歲是人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DHA 是胎兒和兒童大腦發育的一種必需微量營養素,DHA 可以促進神經網絡形成,使神經遞質的釋放和傳遞信息的速度加快;并能對傷亡的腦細胞起到明顯的修復作用。在妊娠的最后三個月,胎兒腦部的DHA會增加3~5倍,從而對兒童的腦發育及功
補鈣是很多人都關注的千年難題,感覺是一輩子的課題,老年人要補鈣,孕婦要補鈣,在長身體的孩子當然就更應該補鈣了!不過,凡事都是“物極必反”!鈣雖然對寶寶的生長發育很重要,過量、或者錯誤的補鈣觀,對寶寶來說不僅無益,還可能會帶來一定的傷害哦。今天,就跟智慧媽一起來見證一下幾個關于補鈣的誤區吧! 誤區一:補鈣要趁早 正確:0-12個月寶寶無需額外補鈣 關于嬰幼兒補鈣,曾經有機構在北京做過一個調查,結果顯示,在被調查的218個家長中,有202人在給孩子補鈣,147個寶寶4個月前就開始補鈣,到6個月,高達86%的寶寶在補鈣。 補鈣真的是越早越好嗎?當然不是! 母乳是0-6個寶寶最佳的食物,無論媽媽的營養狀況如何,是否缺鈣,母乳都能給6個月前的寶寶提供充足的鈣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嬰幼兒營養指南》,嬰幼兒0~6個
和其他寶媽聊天,被問最多的就是:你家寶寶補鈣了嗎?枕禿,要補鈣;生長痛,要補鈣;出汗多,還是要補鈣…… 鈣真的是萬能的存在么?對此,心累的老媽子只想說:“放開鈣,它還只是個寶寶!” Q1:孩子汗多是不是缺鈣? 孩子出汗多,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被熱的! 孩子生來就有汗腺,當身體溫度升高時,通過流汗來降溫是正常不過的現象。 所以,孩子汗一多,就懷疑缺鈣的麻麻們,不如先給孩子穿得少一點、蓋得少一點。 Q2:寶寶10個月沒出牙要不要補鈣? 不需要!寶寶出牙的時間點會受遺傳等各方面的影響,遲點或早點都不用太過擔心。一般來說,寶寶大約在6個月時開始萌出乳牙,13個月后出牙才算作出牙晚,18個月后還沒有出牙的話,才需要看牙醫。 Q3:做微量元素檢測,鈣的數值偏低,需要補鈣嗎? 微量元素檢測會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干
枕禿、汗多、頻繁夜醒等都不是缺鈣的癥狀,這已經眾所周知。可缺鈣的癥狀究竟是什么,卻很少有人能說清楚,為什么? 因為缺鈣幾乎沒有癥狀! 鈣是人體內含量最高的一種元素,其中99%的鈣存在于人體的骨骼和牙齒中,僅僅只有約1%的鈣是以離子的形式在血液中循環的。因此血鈣濃度其實一直是在不斷變化的,并不是一個固定的值。 而缺鈣,其實是指鈣攝入不夠或者代謝功能異常導致的“低鈣血癥”,血液中的鈣濃度低于某個值(<2.25mmol/L,可能不同醫院給出的參考值不同)時,就會被稱為低鈣血癥。 成人偶爾也會處在這種狀態,但沒有任何癥狀,這是因為在日常飲食中,我們不知不覺就補充了一些,有時候甚至補充過量,一下子就緩解了,所以沒什么感覺。 當鈣濃度持續降低,又沒有得到補充時,就會出現一些癥狀了,但這些癥狀很難讓人懷疑是“缺鈣”引起的。
鈣鐵鋅硒屬于微量元素,盡管在體內含量不高,但是參與構成人體和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如果缺乏了就會導致一些癥狀的出現,家長們都通過本文學習了解一下吧。 鈣 一、缺鈣癥狀 1.常表現為多汗,與溫度無關,尤其是入睡后頭部出汗,使小兒頭顱不斷磨 擦枕頭,久之顱后可見枕禿圈。 2.精神煩躁,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有時家長發現小兒不如以往活潑。 3.夜驚,夜間常突然驚醒,啼哭不止。 4.1歲以后的小兒表現為出牙晚,有的小兒1歲半時仍未出牙,前囪門閉合延遲,常在1歲半后仍不閉合。 5.前額高突,形成方顱。 6.常有串珠肋,是由于缺乏維生素D,肋軟骨增生,各個肋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常壓迫肺臟,使小兒通氣不暢,容易患氣管炎,肺炎。 小兒缺鈣嚴重時,肌肉肌腱均松弛。如果腹壁肌肉、腸壁肌肉松弛,可
勞心的媽媽,總是糾結寶寶的營養狀況是否達到了最理想的狀態!寶貝皮膚白了點,擔心是否缺鐵貧血;寶貝走路遲了點,擔心是否缺鈣影響發育;寶貝說話遲了點,擔心是否微量元素不夠影響智力... ...如果為這點小事情去麻煩醫生,大概是要被訓的。來學習一下,營養水平的簡易判斷方法吧! 鈣 功能:骨骼和牙齒的發育必需元素 缺乏時可能會有的表現: 胃口不開,動不動就出汗; 身高低于平均身高; 容易生病;養育特別辛苦; 皮膚小傷口愈合能力差; 脾氣不好,夜晚容易醒,無緣由地哭鬧。 主要食物來源:母乳、牛奶、奶酪、雞蛋、豆制品、海帶、紫菜、蝦皮、芝麻、山楂、三文魚、蔬菜中的西蘭花等 每日攝取建議量:6個月到3周歲 每日500ML+牛奶 或1個雞蛋 鐵
1-3歲的寶寶身體成長速度非常快,這時候媽媽們一定要給寶寶把好營養關,從飲食習慣、營養均衡等方面,為寶寶進行有效安排。任何一種營養元素缺乏,如鈣、鐵、鋅、維生素等,都會極大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 對于1-3歲的寶寶來說,如果飲食安排不合理,或寶寶有挑食、偏食、厭食的不良飲食習慣,或經常腹瀉、呼吸道感染、因食欲不佳導致胃腸吸收不良,就很容易發生缺鈣、缺鐵、缺鋅、缺維生素等常見的營養缺乏癥。 預防寶寶缺鈣對策預防寶寶缺鈣對策 1.飲食上提供富鈣食物 寶寶在1歲以后,飲食逐漸向成人過渡,牙齒也漸漸長全,應多吃牛奶、骨頭湯、蝦皮、海帶、豆腐、芝麻或芝麻醬等含鈣高的食物。若鈣的攝入量達不到標準,還需要繼續補鈣,直到膳食中攝入的鈣達到標準,才能停止補鈣。 2.每天給寶寶提供奶制品 牛奶及酸奶、奶酪是鈣的重要來源,應該保證寶
紅棗、菠菜補鐵未必好,5大誤區要知道 食物是鐵元素的最佳來源,要想寶寶笑口常開,多一份健康和聰明,媽媽需要在飲食上多下功夫。下面一些飲食補鐵誤區,媽媽們一定要看。 誤區1: 補鐵要挑選含鐵高的食物 這是一個重大而普遍的誤區。如果論含鐵量,很多植物性食物都很高,可醫學實踐表明,它們的補鐵效果很差。這是因為,鐵在食物中以非血紅素鐵(三價鐵)和血紅素鐵(二價鐵)的形式存在,前者植物性食物為主,后者只存在于動物肝臟、動物全血、禽畜肉類等動物性食物中。非血紅素鐵難以被人體吸收,把寶寶吃撐了,補鐵效果也不好;而血紅素鐵吸收率高,尤其是豬肝、豬血,能立竿見影。因此,食物補鐵還是以動物性食物為宜。 誤區2: 迷信紅棗的補鐵功效 紅棗經常被當成補鐵明星,讓人失望的是,它的補鐵效果很差。紅棗屬于植物性食物,所含的鐵都是非血紅素的三
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對鋅的需求量增大,容易導致鋅供給不足。藥補不如食補,那么,補鋅應該給寶寶吃什么呢? 補鋅應該吃什么? 海產品、動物肝臟是首選 對于輕度缺鋅的寶寶,平時多吃含鋅量高的食物,通過食補來達到補充的目的。 ◆ 鋅在食物中的來源很廣泛。一般來說,動物性食物的鋅含量比植物性食物要高,且更容易被人體所吸收,是鋅的良好來源。 ◆ 海產品、動物內臟中,鋅含量高,其他食物里含鋅量較少。 ◆ 海產品中牡蠣含鋅最高,其次像生蠔、魷魚、貝類等含鋅量都不低。 ◆ 動物肝臟、瘦肉、蛋黃、奶酪中都富含鋅。 ◆ 植物性食物中以海帶、紫菜、南瓜、山核桃、口蘑、香菇、芝麻等含鋅量較高。 ◆ 動植物油脂、水果、蔬菜、飲料以及用精制面粉制作的白面包幾乎不含什么鋅。 常見補鋅
案例分析 小甜甜是個萌萌噠2歲小胖妞,但在這個以“瘦”為美的時代,媽媽怕她長大后也是胖妞,所以決定幫助小甜甜減肥。每天大部分只給寶寶吃素食,開始小甜甜萬般不樂意,可媽媽態度堅決。 還別說,過了一陣子,小甜甜真是瘦下來了,只是越來越不愛吃飯,而且經常感冒生病,口腔里常長潰瘍。有一天,媽媽發現小甜甜竟然抓起了花壇里的土往嘴里送,可把媽媽嚇壞了。 心想,該不是精神出問題了吧?趕緊帶寶寶去檢查,結果醫生說寶寶是缺鋅。 1 寶寶為什么會缺鋅 鋅在大腦里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神經元,其濃度與人體系統的功能有重要的關系。缺鋅會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嚴重的話會導致侏儒癥以及智力低下。所以鋅的缺乏,還真可能導致寶寶變傻~ 那么寶寶會缺鋅呢?有幾個可能的原因,如下: 01 鋅攝入不足 嬰幼兒時期生長發育速度比較快,對營養
根據醫學專家的建議,寶寶出生后15天起,應開始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A是人體生長發育的必需物質,它除了起到預防夜盲癥和干眼癥作用外,還可降低寶寶患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的發病幾率。 維生素A,到底應該怎么補呢? 1、認識維生素A 維生素A,學名為視黃醇,主要會存在于人體的肝臟、血液和眼球視網膜中。主要作用是維持正常的視覺功能、骨骼正常發育、上皮組織細胞的健康等。 中國營養學會編著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建議,0-1歲嬰兒每天需攝入400微克的維A(1330國際單位);1-4歲寶寶每日推薦攝入500微克維A(1662.5國際單位)。 2、維生素A對嬰幼兒的作用 01 促進寶寶骨骼、牙齒等正常發育生長。 02 保護寶寶表皮、黏膜,讓細菌不能傷害到。 03 調適寶寶適應外界光線的強弱,可以降低寶寶
鋅,盡管是人體內所占分量不多的微量元素,但是卻對人體有著極大的作用。這朵“生命之花”哺育著我們逐漸成長。對于小寶寶來說,鋅元素更是不可或缺。現在獨生子女多,每個家庭都傾盡了全力,從寶寶一出生就補鈣補鋅補這樣那樣。不過給寶寶補鋅,家長們你們知道多少呢,如何補鋅? 也許有人會認為,鋅沒什么可補的,微量元素的作用其實也不是很大;也許有人會認為,平時多吃點海產品、精瘦肉就可以補鋅了;也許有人還認為,補鋅就隨便買點小兒補鋅產品吃吃就可以了……殊不知,補鋅有其一定的“規矩”和方法,否則對寶寶的影響“有害無益”。 那么,一起來看看下面的補鋅小貼士吧! 鋅對寶寶的作用 ●就目前所知,鋅與人體內近300種酶的活性有關。 ●鋅可以加快細胞的分裂速度,使細胞的新陳代謝保持在較高水平上,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 ●鋅能促進腦細胞發育和分裂,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