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是對桂林旅游資源的總稱。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桂林山水是中國山水的代表,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構成了別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所指的范圍很廣,項目繁多。桂林山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包括山、水、喀斯特巖洞、石刻等等,其境內的山水風光舉世聞名,千百年來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
2014年6月23日,第三十八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以桂林為首的中國南方喀斯特第二期項目申遺成功,正式成為世界自然遺產,桂林山水榮登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2016年9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等考古專業機構一致認為:桂林甑皮巖先民是具有高智商的智慧人,雙料混煉技術是萬年前人類的發明,桂林是萬年人類智慧圣地。
位置
桂林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湘桂走廊南端。東、北與湖南省相鄰。湘桂鐵路與漓江縱貫,貴廣高速鐵路橫穿全境,有 321 、322 、323 三條國道穿過。東經109°36′至111°29′、北緯24°15′至26°23′,平均海拔150米,北、東北面與湖南省交界,西、西南面與柳州市、來賓市相連,南、東南面與梧州市、賀州市相連。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有著舉世無雙的喀斯特地貌。
地貌
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態;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潔如鏡;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瑯滿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絕”,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稱。
歷史文化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是具有萬年歷史的人類智慧圣地,使它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
秦始皇統一天下后,設置桂林郡,開鑿靈渠,溝通湘江和漓江。桂林從此便成為南通海域,北達中原的重鎮。宋代以后,它一直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號稱“西南會府”,直到新中國建立。在漫長的歲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著無數的文人墨客,使他們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和文章,刻下了兩千余件石刻和壁書,歷史還在這里留下了許多古跡遺址。陳毅元帥詩云:“ 寧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桂林的山水養育了桂林人民,桂林山水之靈氣更是培育了一大批桂林山水畫家。
1982年國務院公布桂林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象鼻山
位于桂林市東南漓江右岸,山因酷似一只大象站在江邊伸鼻吸水,因此得名,是桂林的象征。由山西拾級而上,可達象背。山上有象眼巖,左右對穿酷似大象的一對眼睛,由右眼下行數十級到南極洞,洞壁刻“南極洞天”四字。再上行數十步到水月洞,高1 米,深2 米,形似半月,洞映入水,恰如滿月,到了夜間明月初升,象山水月,景色秀麗無比。宋代有位叫薊北處士的游客,以《水月》為題,寫下這樣的絕句:“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象鼻山有歷代石刻文物50余件,多刻在水月洞內外崖壁上,其中著名的有南宋張孝祥的《朝陽亭記》、范成大的《復水月洞銘》和陸游的《詩禮》。盤石級而上,直通山頂,即見一座古老的磚塔矗立山頭。遠看,它好像插在象背上的一把劍柄,又像一個古雅的寶瓶,所以有“劍柄塔”、“寶瓶塔”之稱。此塔建于明代,高13米,須彌座為雙層八角形,雕有普賢菩薩像,因名“普賢塔”。
龍脊梯田
龍勝縣東南部和平鄉境內,有一個規模宏大的梯田群,如鏈似帶,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層層疊疊,高低錯落。其線條行云流水,瀟灑柔暢;其規模磅礴壯觀,氣勢恢弘,有“梯田世界之冠”的美譽,這就是龍脊梯田。龍脊梯田距龍勝縣城27公里,距桂林市80公里,景區面積共66平方公里,梯田分布在海拔300至1100米之間,坡度大多在26至35度之間,最大坡度達50度。雖然南國山區處處有梯田,可是像龍脊梯田這樣規模的實屬罕見。龍脊梯田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歷史。龍脊開山造田的祖先們當初沒有想到,他們用血汗和生命開出來的梯田,竟變成了如此嫵媚瀟灑的曲線世界。在漫長的歲月中,人們在大自然中求生存的堅強意志,在認識自然和建設家園中所表現的智慧和力量,在這里被充分地體現出來。
貓兒山
貓兒山景區處于桂林“金三角”(興安一資源―龍勝)旅游區的中央,與縣城三大旅游景點(桂林樂滿地休閑世界、古靈渠、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碑園)遙相呼應,成為桂林旅游圈的旅游精品。興安縣旅游客源主要依托桂林,而桂林每年接待的國內外游客1000余萬人次。加上貓兒山景區距北海、南寧以及湖南、貴州等周邊城市較近,通過鐵路專線及高等級公路運輸,游客當天即可到達,地理位置優越。貓兒山是“桂林一興安一資源―龍勝―桂林”旅游環線的精品,主峰海拔2141.5米,號稱“華南第一峰”,是漓江、潯江、資江發源地,是桂林漓江山水的“命根子”。景區內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經初步調查現有景點75個,其中一級景點13個,二級景點30個,三級景點32個。華南絕頂、穿仙洞、通天道、華南虎、貓岳佛光、睡美人、鐵杉薈萃、漓江源、杜鵑花廊、龍潭、十里大峽谷、劍崖大瀑布以及1996年發現的美國二戰援華飛機(飛虎隊)失事之地等是貓兒山的代表景點,整個景區是集科教、攬勝、探險、獵奇、度假、避暑、竹木經濟開發、緬懷革命先烈與紀念國際友人為一體的綜合性國際旅游景區。
獨秀峰
坐落在漓江之畔的獨秀峰·王城景區,是以桂林“眾山之王”獨秀峰為中心,明代靖江藩王府為地域范圍的精品旅游景區。這里有國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城墻,有保護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府,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園內自然山水風光與歷史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閱盡王城知桂林”。登臨獨秀峰,飽覽漓江美景;徜徉月牙池畔,享受桂香碧影。
王城內的獨秀峰位于桂林市市中心,群峰環列,為萬山之尊。南朝文學家顏延之詠獨秀峰的詩“未若獨秀者,峨峨郛邑間”是現存最早的桂林山水詩歌。其峰頂是觀賞桂林全城景色的最好去處,自古以來為名士所向往。登306級石階可至峰頂,峰頂上有獨秀亭。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桂林旅游有一月有余,卻因未能登上此峰而遺憾。
月亮山
月亮山,位于桂林市平樂縣青龍鄉郡塘村,是目前中國所有月亮山當中最秀麗、最險峻,也是最具有旅游開發價值的。當地村民正準備把這里建設成為中國最美的鄉村。同時,這里也非常適合戶外攀巖運動。2011年春節,這里將舉行萬畝油菜花節。全世界的游客可以一睹她的風采。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