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立訓
馬立訓是八路軍著名的爆破英雄。抗日戰爭中,他共參加40余次戰斗,完成爆破突擊任務20余次。他苦練殺敵本領,不斷革新爆破技術,采用偷爆、飛爆、空爆、連環爆等爆破方式,炸死日偽軍500余人,被譽為“爆破大王”。
馬立訓,1920年生,山東淄川人,家境貧寒,12歲就到煤窯當小苦工,不久被招募入國民黨軍當兵。1940年4月被解放,參加了八路軍。在革命隊伍里,迅速成長為一名共產主義戰士,1944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戰士、班長、排長。他作戰勇敢,機智頑強,屢立戰功。1941年春,他協助戰友炸毀萊蕪吳家洼據點,炸死漢奸30余人。1942年7月,在攻打岳家村日偽軍據點戰斗中,他和戰友總結爆破經驗,利用軍毯扎成炸藥包,用手榴彈引爆,炸掉據點,全殲守軍。同年8月,在山東泗水縣孫徐戰斗中,連續炸毀日偽軍4座碉堡,炸死日偽軍60余人。1943年11月,在攻打魯南柱子村戰斗中,執行偷襲爆破任務,當接近日偽軍炮樓時被敵發現,他隱蔽在壕溝內,用軍帽示形,吸引敵機槍火力,迂回近敵,炸塌守軍圩墻和炮樓,為部隊開辟了進攻通路。1944年5月,在攻打山東平邑縣龐莊日軍據點戰斗中,他炸開第一道障礙后,利用有利地形,又主動炸開據點門樓,部隊得以迅速通過突破口向縱深發展。在魯南天井汪圍殲日偽軍的戰斗中,部隊被一座10米高的四層碉堡的密集火力壓制,他奮勇沖上去,炸毀碉堡,為部隊進攻掃除了障礙。當年7月,他出席山東軍區英雄模范大會,被評為八路軍山東軍區“特等戰斗英雄”。1945年3月,在沙溝崖戰斗中,由于國民黨頑固派軍隊構筑的炮樓在斜坡上,難以實施爆破,他用木棍綁扎三角架,逼近炮樓,將炸藥包送至炮樓半腰,冒著守軍機槍的掃射,緊緊撐住木架,直至即將爆炸的瞬間才轉身隱蔽,一舉炸毀炮樓。
同年8月3日,在山東滕縣閻村戰斗中,他帶領突擊班執行爆破任務時犧牲。9月,八路軍魯南軍區命名他所在排為“馬立訓排”,滕縣閻村為“立訓村”,并在部隊開展了“馬立訓式的爆破運動”。
王克勤
王克勤(1920-1947),1920年生,安徽阜陽縣人。1939年7月被國民黨軍隊抓壯丁。1945年10月,在邯鄲戰役中的平漢戰斗被解放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黨和人民軍隊的培養下,迅速成長為具有高度政治覺悟、英勇善戰的優秀戰士。王克勤作戰勇敢,戰績顯著,9次立功,1945年10月至1946年10月,他一人殲敵232名,俘敵14名,被評為“一級殺敵英雄”、“模范共產黨員”。當班長后,繼承發揚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善于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班里每補充新戰士,他總是現身說法,啟發新戰士的無產階級覺悟。他用“在家靠父母,革命靠互助”的格言,教育大家搞好團結,并組織起兩個互助小組,開展思想、技術、生活三大互助活動,這對提高班集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起到很大作用。1946年10月6日,在山東巨野縣徐莊阻擊戰中,他帶領全班發揮戰斗互助作用,與國民黨軍激戰一天,打退敵數次進攻,殲滅大量敵人,全班無一傷亡,圓滿完成任務。戰后,全班榮立集體一等功,3人被評為戰斗英雄,他被提升為排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劉、鄧所屬部首先普遍開展了學習王克勤運動,第六縱隊先后授予王克勤“戰斗英雄”、“三大互助模范”和“模范共產黨員”的稱號。1946年12月10日,延安《解放日報》發表以《普遍開展王克勤運動》為題的社論,稱贊他“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創造了新的光榮的范例”,號召全軍部隊普遍開展“王克勤運動”。他的“三大互助”帶兵經驗迅速在全軍推廣,對人民軍隊建設具有重大意義。王克勤在戰斗中創造了一套帶兵經驗和團結互助運動。主要內容是:開展思想互助,組織戰士介紹個人家史、個人經歷和我軍戰斗傳統,提高戰士特別是新戰士的階級覺悟;開展生活互助,根據訓練、行軍和作戰之需,把全班分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互助組,以老帶新,以長補短,訓練中互幫互學,生活上互相關照,戰斗中互相支持;開展技術互助,練兵學技術、戰術,相互高標準嚴要求,戰時靈活利用地形地物,根據敵人攻防方式而改變戰術。王克勤創造的三大互助運動在當時具有重大意義,為我軍提供了建軍經驗,特別對剛參加我軍的大量新兵(相當一部分是從國民黨軍隊解放過來的)的改造與提高,是行之有效的好辦法。
周銀海
1947年1月18日清晨,對侯河地區進行“掃蕩”。周銀海發現敵情后,立即通知鄉干部,為了掩護這些鄉干部撤退,周銀海挺身而出,將敵人引開,自己卻英勇被捕。敵人逼他供出誰是共產黨干部和干部家屬,周銀海堅定地說:“我不明白!”。敵營長命令士兵把周銀海按倒跪在地上,一邊壓杠子,一邊要周銀海說出誰是共產黨,直至把周銀海壓昏過去。敵人又舀來一盆冷水潑向周銀海。周銀海透了口氣,一字一句地說:“你們這些狗東西,就是打死我, 我還是不明白!”敵人又搬出老虎凳,把周銀海綁在凳上,腳后跟下塞進一塊塊大磚上到四塊,他又一次暈厥過去。從上午直到深夜,敵人還在對這個鋼鐵般的少年不斷用刑。在敵人的酷刑下,周銀海一次次昏迷過去,但是始終沒有屈服。敵人將全村鄉親集合在曬場上,把周銀海帶到人群面前,要他當場指認誰是共產黨干部和干部家屬。周銀海環視四周,大聲喊: “鄉親們,解放軍必須會打敗反動派!”敵人見無計可施,就放出狼犬,將周銀海身上的肉一塊一塊地咬下來周銀海始終沒有屈服。敵人一無所獲,就將周銀海拖到曬場槍殺。剛滿14周歲的周銀海壯烈犧牲!
孟起安
出生于一個農民家庭。9歲進私塾讀書。1939年冬結婚后,在蔣垛處館教書。。1940年10月, 參加減租減息斗爭,成為蔣垛農抗領導人之一,后任五抗會主任。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蔣垛區委組織干事、組織科長。1942年春,以塾師身份到江村發動抗日救亡工作,培養了一-批青年干部,建立了江村鄉黨支部。1943年夏, 任姜南區區委書記,組織“二五”減租,開展懲奸運動。1945年8月,調任蔣垛區委書記,組織發動了對地主的清算斗爭。1946年秋主力北撤,領導群眾開展游擊斗爭。由于關節炎發作,行動不便,組織上讓他暫時離職休養。1947年2月,在邱西鄉西后港,不幸被捕。關押期間,敵人軟硬兼施,透過其親友誘他自首, 他寧死不屈,堅持獄中斗爭。2月21日,在姜堰東場上,他被綁在電線桿_上,敵人用鐵絲穿過他的手心,鼻子和耳朵,敵人又把他押到南天寺廣場(現姜堰中學內),一個地主舉起菜刀,砍下他的耳朵,其它幾個家伙一齊撲過去用刀亂戳,他昂首高呼:“共產黨萬歲!倒在血泊中。
劉胡蘭烈士
于1932年出生于山西汶水縣,云周西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劉胡蘭從小就受到革命教育。她最先學會的幾個字是“,共產黨萬歲”。她用心參加抗戰工作,還組織了婦女參戰隊,為黨,為人民做了超多工作。1946年7月,盤踞在汶水的閻匪軍狗急跳墻,風狂反撲,襲擊了云周西鄉村。劉胡蘭同志不幸被捕,在敵人面前,她英勇頑強,堅貞不屈。她跨過了戰友的遺體,踏著烈士的血跡從容來到軋刀前,振臂高呼,“鄉親們,敵人的末日不遠了,新中國就要誕生了,中國共產黨萬歲。”劉胡蘭同志犧牲時, 年僅15歲。劉胡蘭同志犧牲后被追認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劉胡蘭烈士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高度贊揚了劉胡蘭同志偉大而光榮的一生,她沒有死,她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王小二
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沫源縣出現了一位全國聞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
王二小犧牲時才七歲,在日本鬼子掃蕩一條山溝的時候,為了掩護幾千名老鄉和干部,他不顧自我的生命危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氣急敗壞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上方。干部和老鄉脫離了危險,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犧牲了。王二小的動人事跡很快傳遍了解放區,每一個老鄉都含著眼淚,歌唱二小放牛郎,《晉察冀日報》在頭版報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跡。晉察冀邊區的文藝戰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創作了之后傳唱全中國的著名兒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