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現代科學的觀點來看,樹木王國究竟給人們帶來了什么?
樹木王國能夠改善人類賴依生存的環境質量。樹木王國和綠色植物不斷地進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制造新鮮氧氣;空氣中60%以上的氧氣來自陸地上的樹木和綠色植物,因而人們把樹木和綠色植物比喻為“氧氣的制造廠”、“新鮮空氣的加工廠”。樹木王國中還有很多樹木能夠分泌殺菌素以殺滅空氣中的各種病菌;并且還能夠吸收工業化生產排放的有毒氣體、滯留污染大氣的煙塵粉塵和消除對人類有害的噪聲污染等。
夏季人們在樹蔭下和在陽光直射下感覺是有很大差異的。夏季人們在樹蔭下會感到涼爽。這是由于樹木茂密的樹冠綠葉能遮攔陽光、吸收太陽的輻射熱,因而降低了小環境內的氣溫。樹木象一臺臺巨大的抽水機,它不斷地把土壤中的水分吸收進樹體內,再通過葉片的蒸騰作用把根所吸收水分的絕大多數以水汽的形式擴散到大氣間,因而改善、調節了空氣中的相對濕度。
除此以外,樹木王國還能對人類賴依生存的環境起到重要的保護作用。我們知道大風可以增加土壤的蒸發、降低土壤的水分,造成土壤風蝕。嚴重時形成的沙暴可埋沒城鎮和農田。據聯合國1984年統計,每年有600萬公頃的土地被沙埋沒,世界上有1/3的土地有沙漠化的危險,并呼吁國際社會為制止全球一些地區的沙漠化而斗爭。“要想風沙住,就要多栽樹。”防風固沙的有效辦法就是植樹造林、設置防護林帶,以減弱風速、阻滯風沙的侵蝕遷移。
在樹木稀少的山區易形成“天旱把雨盼,雨來沖一片,帶走肥和土,剩下石頭蛋”的凄慘景象。而樹木參差的樹冠和枝葉能攔截阻滯雨水、緩減陣雨的強度,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以涵養水源。人們常說的“山清水秀”、“青山綠水”就是這個道理。但是,如果人類違背了大自然的規律,那就要受到大自然的懲罰。六千年前,中國陜甘一帶是一個風景優美,充滿生機的地方,處處山清水秀、林木參天、遍地碧草如茵、鳥語花香。但是,到了唐朝的時候,這里的青山不見了、碧水干涸了,呈現在人們眼前的只有那一望無際的荒漠。使這里的青山碧水變成荒漠,究其原因就是我們人類對森林過量的砍伐、對草原無限的開墾、對植被長期的破壞、對自然資源不合理開發利用造成的。1983年7、8月間四川省發生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洪災,淹沒了53個縣城的1250多萬畝農作物,糧食減產30億斤,160萬間房屋倒塌,直接經濟損失達20億元以上。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文革期間長江上游森林資源遭受到了毀滅性的破壞,防洪能力大大減弱,因而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
由此可以看出,樹木王國和綠色植物確實是對人類的生命具有相當重要的價值,確實是關系到我們人類生死存亡的大事,對我們人類來說樹木王國的存在是多么重要啊!我們必須提高一個層次來看待樹木王國給我們人類帶來的好處。樹木王國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食物、木材、住房和工作,而更重要的是樹木王國對人類賴依生存的環境所起到的重大的生態效益。這是任何其他事物都做不到的;是任何其他事物都不能代替的。如果人類毀壞樹木,那就是毀壞人類自己的家園。
樹木的作用大致分為以下加點:
1、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
2、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濕度 。
3、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
4、屏障作用,擋風停沙 。
5、增加綠化,美化環境 。
6、賞美價值,增加藝術成分 。
7、工業價值,木材,木雕等木制品 。
8、藥用價值,制成藥材。
9、樹木能減少噪音污染。40米寬的林帶可減弱噪音10—15分貝
10、樹木的分泌物能殺死細菌。空地每立方米空氣中有三四萬個細菌,森林里只有三四百個。
最古老的樹種
是中國的銀杏樹。此樹最早出現在世界上是一億六千萬年前的侏羅紀時期。
最高的樹
如果舉辦世界樹木界高度競賽的話,那只有澳洲的杏仁桉樹,才有資格得冠軍。
杏仁桉樹一般都高達100米,其中有一株,高達156米,樹干直插云霄,有五十層樓那樣高。在人類已測量過的樹木中,它是最高的一株。鳥在樹頂上歌唱,在樹下聽起來,就像蚊子的嗡嗡聲一樣。
這種樹基部周圍長達30米,樹干筆直,向上則明顯變細,枝和葉密集生在樹的頂端。葉子生得很奇怪,一般的葉是表面朝天,而它是側面朝天,象掛在樹枝上一樣,與陽光的投射方向平行。這種古怪的長相是為了適應氣候干燥、陽光強烈的環境,減少陽光直射,防止水分過分蒸發。
另外,紅杉也很高,約118米。
最矮的樹
一般的樹木能長到20-30米高。在溫帶的樹林下,生長一種小灌木,叫紫金牛,綠葉紅果,人們都很喜愛它,常常把它作為盆景。它長得最高也不過30厘米,因此,大家給它起一個綽號,叫它“老勿大”。其實“老勿大”比起世界最矮的樹來,要高6倍。這最矮的樹叫矮柳,生長在高山凍土帶。它的莖匍伏在地面上,抽出枝條,長出象楊柳一樣的花序,高不過5厘米。如果拿杏仁桉的高度與矮柳相比,一高一矮相差15000倍。與矮柳差不多高的矮個子樹,還有生長在北極圈附近高山上的矮北極樺,據說那里的蘑菇,長得比矮北極樺還要高。
高山植物為什么長不高呢?因為那里的溫度極低,空氣稀薄,風又大,陽光直射,所以,只有那些矮小的植物,才能適應這種環境。
最粗的樹
在歐洲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傳說:古代阿拉伯國王和王后,一次帶領百騎人馬,到地中海的西西里島的埃特納山游覽,忽然天下大雨,百騎人馬連忙躲避到一顆大栗樹下,樹蔭正好給他們遮住雨。因此,國王把這顆大栗樹命名為“百騎大栗樹”。
據國外1972年報道,在西西里島的埃特納山邊,確有一顆叫“百馬樹”的大栗樹,樹干的周長竟有55米左右,需30多個人手拉著手,才能圍住它。樹下部有大洞,采栗的人把那里當宿舍或倉庫用。這的確是世界上最粗的樹。
栗樹的果實栗子,是一種人們喜愛的食物,它含豐富的淀粉、蛋白質和糖分,營養價值很高,無論生食、炒食、煮食、烹調做菜都適宜,不僅味甜可口,又有治脾補肝、強壯身體的醫療作用。
體積最大的樹
地球上的植物,有的個體非常微小,有的個體卻很龐大。象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巨杉,長得又高又胖,是樹木中的“巨人”,所以又名世界爺。
這種樹一般高100米左右,其中最高的一棵有142米,直徑有12米,樹干周長為37米,需要二十來個成年人才能抱住它。它幾乎上下一樣粗,它已經活了3500年以上了。人們從樹干下部開了一個洞,可以通過汽車,或者讓四個騎馬的人并排走過。即使把樹鋸倒以后,人們也要用長梯子才能爬到樹干上去。如果把樹干挖空,人可以走進去六十米,再從樹椏杈洞里鉆出來。它的樹樁,大得可以做個小型舞臺。
杏仁桉雖然比巨杉高,但它是個瘦高個,論體積它沒有巨杉那樣大,所以巨杉是世界上體積最大的樹。地球上再也沒有體積比它更大的植物了。
巨杉的經濟價值也較大,是枕木、電線桿和建筑上的良好材料。巨杉的木材不易著火,有防火的作用。
樹冠最大的樹
俗話說,“大樹底下好乘涼”。你知道什么樹可供乘涼的人數最多?這要數孟加拉的一種榕樹,它的樹冠可以覆蓋十五畝左右的土地,有一個半足球場那么大。
孟加拉榕樹不但枝葉茂密,而且它能由樹枝向下生根。這些根有的懸掛在半空中,從空氣中吸收水分和養料,叫“氣根”。多數氣根直達地面,扎入土中,起著吸收養分和支持樹枝的作用。直立的氣根,活象樹干,一棵榕樹最多的可有4000多根,從遠處望去,象是一片樹林。因此,當地人又稱這種榕樹為“獨木林”。據說曾有一支六七千人的軍隊在一株大榕樹下乘過涼。當地人們,還在一棵老的孟加拉榕樹下,開辦了一個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的市場。世界上再沒有比這再大的樹冠了。
木材最輕的樹
生長在美洲熱帶森林里的輕木,也叫巴沙木,是生長最快的樹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輕的木材。這種樹四季常青,樹干高大。葉子象梧桐,五片黃白色的花瓣象芙蓉花,果實裂開象棉花。中國臺灣南部早就引種。1960年起,在廣東、福建等地也都廣泛栽培,并且長得很好。
輕木的木材,每立方厘米只有0.1克重,是同體積水的重量的十分之一。我們做火柴棒用的白楊還要比它重三倍半。它的木材質地雖輕,可是結構卻很牢固,因此,是航空、航海以及其它特種工藝的寶貴材料。當地的居民早就用它作木筏,往來于島嶼之間。中國用它做保溫瓶的瓶塞。最重的樹:是黑黃檀。1立方米的黑黃檀木材干重達1100多公斤。
生長最慢的樹
是喀拉哈里沙漠中的爾威茲加樹。它的生長速度慢得出奇,100年才長高30厘米。
最輕的樹
是美洲熱帶森林中的巴沙木,它的木材,每立方厘米只有0.1克重,這種樹一棵高10米,合抱粗,一個人就可以輕松地扛著走。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