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
每一個民族、每一種文化,都有它的生命力,都有它獨到的魅力,但是中華民族,以深摯的情感,凝聚起全中國十四億人口,以及海外的廣大同胞、僑胞,那些傳統美德(包括尊老敬老愛老的美德)是功不可沒的。
老人,為社會奉獻,為家庭奉獻,是知識的寶庫,是智慧的鑰匙,不僅養育我們,還以言傳和身教向我們傳播做人的道理,雖然我們有時候感覺老人家們知識陳舊、思維方式過于正統古板,但是,老人依然是我們心靈的最后的最堅定的依托,我們在現實中碰壁之后,返璞歸真,依然會感受到老人家們傳承的是至理名言,依然會感受到屬于我們民族的內蘊的品質和理念是不能放棄的。這是我們民族的魂,經由老人們,再經由我們,一代一代傳承。引導我們的民族生生不息,引導我們的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所以,我們政府關愛老人,社會關愛老人,家庭成員關愛老人,是絕對正確的,應該的。關愛老人,就要敬重老人,尊重老人的思維方式和自主選擇,就要提供更多的便利使老人感受到關愛,就要自立自強為老人創造更好的頤養天年的環境,就要對老人放手,使他們有高興的生活方式,就要創造條件使他們樹立自己新的社會價值自信和家庭價值自信。
孔子在《孝經》中說:“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親愛,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孔子認為,為人子女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法則,是人們應該身體力行的盡孝心,使父母衣食豐足,身體康健,精神愉快,一句話,生活幸福,自己難道不會因此感到欣慰和幸福嗎?據《二十四孝圖說》講,孔子的弟子子路,因家貧經常吃糠咽菜,“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老人去世以后,他“南游于楚”,“積粟萬鐘”,“列鼎而食”,但卻慨然嘆道:現在即使再想回到吃糠咽菜、“為親負米”的歲月,也辦不到了。子路之作此慨嘆不是因為他有吃糠咽菜的特殊癖好,而是因為他在失去了孝親的可能性之后,對于孝親這樣一種天倫之樂,產生了強烈的懷念。孔繁森在聊城工作的一段時間里,每逢元宵燈會,他就用地排車或三輪車推著母親圍城區觀看花燈。對于此一時刻的孔繁森,見者有的用瀟灑二字加以形容。這形容極其傳神。這正是孔繁森置身于孝親的幸福氤氳中時那種身心快慰舒展情態的生動寫照。
法律責任
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在歷史上第一次為這種精神財富的普遍發揚提供了現實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49條明文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婚姻法對此也作出了相應的規定。敬老愛幼是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古代優秀的道德遺產的繼承和發揚。我們所說的贍養,包括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兩方面的內容。 敬老的要求是:在家庭生活中子女要從物質生活、精神生活方面給予老人以照顧、安慰,任何虐待老人的行為,都是不容許的,都要受到共產主義道德的譴責,嚴重的要受到法律制裁;在社會上要形成大家關心、愛護老人的良好的道德風尚,認真辦好敬老養老的社會公益事業。愛護兒童的要求是:在家庭中父母對子女要承擔起撫養和教育的責任,既要注意從生活上關心和照顧子女,更要注意用共產主義理想、道德教育子女,絕不允許遺棄子嬰;在社會上要關心兒童、少年的健康成長,保證他們在德、智、體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發展,把他們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可靠接班人。
尊敬和供養老人,愛護和撫育子女。主要是在勞動人民中間形成一種社會風尚和倫理關系。歷盡滄桑,它已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
1、養育之恩,真金難酬。極盡孝心,難于相報。
2、關愛老人,從我做起。
3、孝敬老人,孝順父母,引領社會風俗道德。
4、把溫暖送給父母,讓情愛陪伴老人。
5、迎接老齡社會挑戰,創建多元養老體制。
6、老人要自尊自重自愛自強,保持年德俱馨、頤養天年。
7、老人善待兒女,兒女報孝老人。共筑家庭和諧,安享天倫之樂。
8、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是一項重大國策,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9、人口老齡化的形勢十分嚴峻,應引起社會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視。
10、贍養老年人是每個家庭成員應盡的義務。
11、孝敬父母,為“仁”之本,做人之本。
12、國家昌榮,生活質量提高,共享太平盛世,是老人的最大榮幸。
13、父恩母愛千秋難忘,尊老敬老萬代流芳。
14、花開堪折直需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15、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關愛老人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16、老齡智力寶庫星火閃耀,老年科技人才余熱生輝。
17、關心一下為我們奮斗了一輩子的人吧!
18、尊老敬老仁之本,和諧社會孝當先。
19、老人亦應關心國家大事,開闊視野,跟上新形勢,做到有所學,有所樂、有所為。
20、我們黨的宗旨和人本理念,本質上體現了對老人的敬重和關愛。
21、品德高尚,孝賢為先;家庭和諧,關愛為基。
22、讓一讓,好榜樣。
23、市民敬老人,社區滿園春;村民敬老人,共建文明村;兒媳敬老人,喜報送娘門;家家敬老人,社會更溫馨。
24、孝順父母光榮,冷漠老人可恥,虐待老人犯罪。
25、對父母不孝,對他人就不可能誠實和厚道。
26、父母尊貴,在于對兒女的關愛和無私。
27、春蠶到死絲方盡,兒女緣何不孝順。
28、敬重老人,孝順父母,是個人素養、文明高尚、社會公德的重要體現。
29、你如何對待老人,你的孩子就將如何對待你。
30、家和萬事興,敬老樹新風。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