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分為狹義上的秦嶺和廣義上的秦嶺。
狹義上的秦嶺,僅限于陜西省南部、渭河與漢江之間的山地,東以灞河與丹江河谷為界,西止于嘉陵江。廣義上的秦嶺,是橫貫中國中部的東西走向山脈,西起甘肅省臨潭縣北部的白石山,向東經天水南部的麥積山進入陜西。在陜西與河南交界處分為三支,北支為崤山,中支為熊耳山;南支為伏牛山。長約1600多千米,為黃河支流渭河與長江支流嘉陵江、漢水的分水嶺。
由于秦嶺南北的溫度、氣候、地形均呈現差異性變化,因而秦嶺-淮河一線成為了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
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位于陜西省寶雞市境內。秦嶺為陜西省內關中平原與陜南地區的界山。
終南山
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的圣地,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是秦嶺山脈的一段,西起寶雞市眉縣、東至西安市藍田縣,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
《詩經·秦風》有“終南何有,有條有梅”的詩句。唐代官紳多在此建有別墅,其中以王維的輞川別墅最負盛名。王維所作的優美山水詩大多是描寫此處景色。山中分布有明清以來建造的太乙宮、老君庵等大小廟宇40余處。
華山
華山古稱“西岳”,為中國著名的五岳之一。華山位于陜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在西安市以東120千米處。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扼守著大西北進出中原的門戶。
華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現存(截至2013年)七十二個半懸空洞,道觀20余座,其中的玉泉院、都龍廟、東道院、鎮岳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
太白山
太白山跨太白縣、眉縣、周至縣三縣,主峰拔仙臺在太白縣境內東部,海拔3771.2米,介于東經107°41′23″—107°51′40″,北緯33°49′31″—34°08′11″之間,直距太白縣城43.25千米。太白山山頂氣候嚴寒,冰凍時間很長,常年有積雪,天氣晴朗時,雪峰皚皚,因而以“太白”命名。
水資源
渭河:黃河最大的一級支流,發源于今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鳥鼠山,主要流經今甘肅天水、陜西省關中平原的寶雞、咸陽、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關縣匯入黃河。
漢江:長江最大的一級支流。在源地名漾水,流經沔縣(現勉縣)稱沔水,東流至漢中始稱漢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稱滄浪水,襄陽以下別名襄江、襄水。
嘉陵江:發源于秦嶺北麓的陜西省鳳縣代王山。干流流經陜西省、甘肅省、四川省、重慶市,在重慶市朝天門匯入長江。
洛河:陜西省內長度最大的河流。它發源于白于山南麓的草梁山,由西北向東南注入渭河,途經黃土高原區和關中平原兩大地形單元。
植物資源
秦嶺地區的秦巴山區跨越商洛、安康、漢中等地區,自然資源豐富。素有“南北植物薈萃、南北生物物種庫”之美譽。特色產品繁多,如核桃、柿子、板栗、木耳、核桃、板栗、柿子產量居全省之首,核桃產量占全國的六分之一;它還是全國有名的“天然藥庫”。中草藥種類1119種,列入國家“中草藥資源調查表”的達286種。
比較而言,秦嶺被子植物中約有木本植物70科、210屬、1000多種,其中常綠闊葉木本植物占38科、70屬、177種,除個別樹種外,南坡都有生長,而北坡只有21屬、46種。
秦嶺以南柑桔、茶、油桐、枇杷、竹子等亞熱帶標志植物均可生長良好,而秦嶺以北柑桔絕跡,卻盛產蘋果、梨等溫帶水果。
動物資源
秦嶺地區野生動物中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等珍貴品種,鳥類有國家一類保護對象朱鹮和黑鸛。秦嶺現設有國家級太白山自然保護區和佛坪自然保護區。其中,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朱鹮被并稱為“秦嶺四寶”。在秦嶺里,還藏匿著鬣羚、斑羚、野豬、黑熊、林麝、小麂、刺猬、竹鼠、鼯鼠、松鼠等數不清的哺乳動物,以及堪稱世上最為豐富的雉雞類族群。
秦嶺南北的動物也有較大差別。就獸類來說,以秦嶺為分布北界的有23種,占獸類總數的42%。秦嶺以南的獸類中,有不少南方成分,如華氏菊蝠、金絲猴、大熊貓、豬獾、大靈貓、小靈貓、云豹、羚牛、蘇門羚、豪豬等。而分布于秦嶺以北的獸類,只有8種,占獸類總數的10%,主要有白股闊蝠和黃鼠等。
礦產資源
秦嶺地區的關中平原盆地區南部山地礦產資源豐富,不僅金礦、鉬礦等蘊藏豐富,而且有大量的非金屬礦和建材石料,為發展冶金、建材工業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其中潼關、太白的金礦,金堆城鉬礦,藍田玉石等最為著名。
秦嶺地區的秦巴山區礦產資源含量高,主要礦產金、銀、煤、釩、鋁、鋅等,鉀長石儲量位居全國第一,世界第二,釩礦亞洲第一。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