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拗和完美是一對雙胞胎,總是一同出現。
案例中寶寶的表現是典型的執拗期表現,是心理發育的一個正常階段。3-4歲的孩子處于執拗敏感期內,這個階段的孩子會固執到一個極端,稍有不合心意的事情出現就會成為大哭大鬧的理由,必須重來才能結束。
?進入執拗期的孩子都有這樣的口頭禪:
1.“不對,重來!”
2.“按我說的做!”
3.“我說了算!”
4.甚至有時候會自己把自己弄哭,就像案例中媽媽說的,自己玩著玩著就會哭鬧。
進入執拗期之后,家長很頭疼,但也不是沒有解決辦法。面對執拗期的孩子,家長要有很強的耐心,如果孩子的要求能做到就盡量滿足,對于孩子無理的要求也要予以理解并及時安慰。
?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執拗期:
1 、端正認識,做好迎接執拗期的準備
執拗敏感期是孩子成長發育階段中必須經歷的一段時間,是不以孩子意志為轉移的心理發育必經過程,家長應該坦然接受這階段的孩子。理解孩子的痛苦,不過多限制孩子的淘氣、任性的行為,家長如果缺乏耐心會不利于孩子順利走出敏感期。
統一戰線,統一認識。夫妻雙方、兩代人之間要統一認識,在孩子吵鬧、任性的時候要采取統一的應對措施。如果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大人的態度不一致,很容易讓孩子“鉆空子”,那么接下來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
2、 理解至上,盡量滿足
順從孩子合理的、非原則性的需求,能做到的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大人不能期望孩子像成人一樣理性、自制,孩子的某些舉動并沒有特殊的目的,對于涉及原則性問題的要求,也要予以理解,可以用擁抱、轉移注意力或者尋找替代品的方式緩解孩子的痛苦。有的家長擔心這樣做會不會讓孩子更任性,這里想告訴各位家長的是,執拗期是特殊的成長階段,相較于孩子在執拗期受挫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任性就顯得微不足道了,特殊時期要采用特殊處理方式。
3、 尊重孩子的秩序感
孩子的執拗行為是秩序感遭到挑戰的結果,尊重他們的秩序感能夠將即將爆發的事態解決于萌芽之中。多觀察孩子對于秩序的要求,盡量順從他們的秩序原則,多征求孩子對秩序的意見。
家長要設身處地的理解孩子,充滿耐心地幫助孩子度過執拗敏感期。只要處理得當,方法正確,幾個月之后就會度過執拗敏感期,這幾個月的時間讓孩子心理發育更成熟,也讓父母在育兒的道路上更進一步。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