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性:苦、澀,寒。入肺、肝、脾經。
主治: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生發烏發。入肺經能清肺化痰止咳,適用于肺熱咳嗽、痰黃黏稠難咯者。入肝經能涼血祛風而有生發烏發之效,適用于血熱脫發或須發早白。
1.治血熱出血-吐血、衄血、崩漏、便血
本品苦澀性寒,入血分。既能清熱涼血以制血動之由,又能凝絡澀血以止外溢之血,使熱清則血不妄行,絡固則血自歸經,為涼血、收斂止血之佳品,「凡吐血、衄血、崩漏、便血,血熱流溢于經絡者,搗汁服之立止」(《本草匯言》)。故可用于血熱出血諸癥,單用或入復方使用均可。若與溫里祛寒或溫經止血藥配伍,亦可用于虛寒出血,如治中氣虛寒,吐血不止之柏葉湯(《金匱要略》),即以本品與乾姜、艾葉同用。
2.治肺熱咳嗽-肺熱咳喘,痰黃稠黏,咯之不爽者
本品苦能洩降,寒能清熱,又入肺經,故能清降肺氣,化痰止咳。適用于肺熱咳喘,痰黃稠黏,咯之不爽者,可單用,或與黃芩、川貝母、瓜蔞等配伍。
3.治血熱脫發,須發早白
本品苦寒,入肝經。肝為風木之臟,主藏血,發乃血之余。本品能涼血祛風而「重生發鬢鬚眉」(《本草蒙筌》),「黑潤鬢發」(《日華子本草》),故有生發烏發之效,適用于血熱脫發或須發早白。如單用本品為末,和麻油涂之,治頭發不生;「燒汁涂發,可潤而使黑」(《本草正》)
側柏葉配生地黃:側柏葉善于涼血收斂止血;生地黃長于清熱涼血,養陰生津。兩藥配伍,可增強涼血止血之效,適用于血熱妄行之出血諸證,對兼有陰津耗傷者尤宜。
側柏葉配荷葉:側柏葉涼血、收斂止血;荷葉涼血止血。兩藥配伍,增強涼血止血之功,使熱清血寧,適用于血熱妄行所導致的吐血、衄血等出血證。
側柏葉配地榆:二者性屬寒涼,既能涼血止血又能收斂止血。兩藥配伍,相須為用,增強清熱涼血止血之功,適用于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證。
1.止血作用
側柏葉水煎劑12.5g/kg灌胃給藥3天,能縮短小鼠凝血時間。山東地區側柏葉水煎液及60%醇提物15g/kg灌胃給藥1小時,均能縮短小鼠凝血時間和出血時間,醇提物優于水提物。側柏葉的水提物中分得的槲皮苷和縮合型鞣質的混合物80mg/kg灌胃1小時,能夠縮短小鼠出血時間。
2.抗炎作用
側柏總黃酮12.5、25、50mg/kg腹腔注射能劑量依賴地抑制二甲苯誘導的小鼠耳腫脹,25mg/kg能顯著抑制大鼠足腫脹,并能抑制大鼠炎癥足組織NO及PGE2的生物合成。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