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性:辛、苦,溫。有小毒。入肝、脾、腎經。
主治:溫經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濕止癢。適用于下元虛冷,衝任不固所致的崩漏下血,月經過多;下焦虛寒或寒客胞宮之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等。外用祛濕殺蟲止癢,適用于濕疹、陰癢、疥癬等瘙癢性皮膚病。
1.治虛寒出血
本品氣香味辛,溫可散寒,能暖氣血而溫經脈,為溫經止血之要藥,適用于虛寒出血。因其主入肝、腎經,故對于下元虛冷,衝任不固所致的崩漏下血,月經過多尤為適宜,為婦科止血要藥。可與阿膠、當歸、乾地黃等同用,如膠艾湯(《金匱要略》)。若與大劑涼血止血藥同用,也可用于血熱出血。如治血熱妄行所致吐血、衄血的四生丸(《婦人良方》),即以本品與生地黃、生荷葉、生柏葉為伍
本品辛溫,入三陰經而直走下焦,能散寒止痛,暖宮助孕。「凡婦人血氣寒滯者,最宜用之」(《本草正》),尤為治下焦虛寒或寒客胞宮之要藥。適用于下焦虛寒,月經不調,經行腹痛、宮寒不孕等,每與香附、肉桂、當歸等同用,如艾附暖宮丸(《仁齋直指方論》)。
3.治皮膚瘙癢
本品外用,能祛濕殺蟲止癢。用于濕疹、陰瘡、疥癬等瘙癢性皮膚病。可與雄黃、防風、花椒煎水熏洗。
此外,將本品搗絨,製成艾條、艾炷等,用以熏灸體表穴位,可使熱氣內注,能溫煦氣血,透達經絡,「治百種病邪,起沈痾之人為康泰,其功亦大矣」(《本草綱目》)。
1.止血作用
生艾葉水提物1.35g/kg灌胃給藥,每日1次,連續3日,能縮短小鼠凝血時間。醋艾葉炭水提物1.35、2.7g/kg灌胃給藥一次,連續3日,能縮短小鼠出血時間和凝血時間。艾葉水煎劑10g/kg灌胃給藥,連續15日,能增加小鼠血小板數。艾葉不同炮製方法對縮短小鼠凝血時間的作用強弱排序是:砂燙艾葉炭>生艾葉>烘艾葉>炒艾葉炭>醋艾葉炭。
2.鎮咳平喘作用
艾葉油0.14、0.58、1.16g/kg灌胃給藥,每日1次,連續3日,能延長枸櫞酸噴霧引咳小鼠的咳嗽潛伏期。艾葉油0.5、1.0g/kg灌胃給藥可減少枸櫞酸引起的豚鼠咳嗽次數。
3.抗過敏作用
艾葉油0.3、0.6g/kg灌胃給藥,可抑制大鼠被動皮膚過敏試驗,降低5-羥色胺誘發大鼠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增加。艾葉油50、250mg/L能抑制致敏豚鼠肺組織釋放慢反應物質A(SRSA)。艾葉油10、50、250mg/L能拮抗SRSA引起豚鼠回腸的收縮離體實驗顯示,艾葉油能抑制豚鼠離體氣管 SchultzDale反應,IC為98.6mg/L。艾葉油100mg/L對組胺和氨甲酰膽鹼(CCH)引起的豚鼠器官收縮均有明顯的拮抗作用。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