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魚不咬鉤時有以下種原因所至:
1、是魚兒警覺性高、對靜止不動的食餌比較謹慎,沒有攻擊欲;
2、是餌不對口或餌料不鮮活、魚兒沒有什么食欲;
3、是魚兒過于專注吃誘料或者水域視線差、沒有發現釣餌;四是因為天氣水溫等原因,魚兒開口較差。
通常此種情況下,如若采用“逗釣”,刺激魚兒主動搶食,往往會收到奇效。
民間有句諺語:魚兒咬鉤要勤逗。還有釣友們總結的 “上下小幅度提動,左右小幅度擺動,前后小幅度拉動”等,都是在“逗釣”時要掌握的動作要領和操作技巧。下面,簡要介紹幾種供釣友們參考。
1、提竿逗魚法。就是將魚鉤拋入水中后如無魚動鉤,就將竿輕輕提起10公分左右后再慢慢放下,以此吸引魚來搶食。
2、擺竿逗魚法。就是通過左右或前后擺動魚竿來逗魚,通過小幅度的移動使餌料在水下運動,每間隔三分鐘左右進行一次,讓魚兒誤認為活食,以增強攻擊性。
3、抖竿逗魚法。此法比提竿動作幅度稍少,就是輕輕地將鉤餌提上3厘米左右后,再輕輕放下,速度可快可慢,可以連續也可斷續。此法對水域深淺、水清水渾要求不大,且不易驚魚。
4、調整浮漂逗魚。特別是在冬天寒冷季節,魚兒動作慢、開口差,如使用長子線小浮漂,會使浮漂翻身慢、餌料到位慢,可以起到逗魚效果。
5、改變魚餌逗魚。這也是釣友們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窩里有魚但不吃餌,除使用常規逗釣方法外,還可以嘗試改變一下餌料,如將搓餌變成拉餌,或改變一下味型,一般也能達到誘魚上釣的效果。
在逗釣過程中,也要注意幾點釣組搭配:
1、打窩不要過于集中,窩餌的用量也不能過大,窩餌用量太大會造成魚雖進窩吃食,但吃鉤的機會減少。
2、施釣魚兒不同,釣餌葷素使用也要有所區分,一般蚯蚓、紅蟲為萬能釣餌,可以釣各種常見魚種。玉米、米飯、面條等素餌,在釣鯉魚、鯽魚和鳊魚時效果較好。
3、釣餌要粘些,或是有一定的網狀,不管搓、拉鉤上一定要有餌。同時,誘餌要盡量松散、霧化一些。
4、另外可以考慮搓小餌釣大魚,這樣大魚會把釣餌誤認為碎餌,從而放松警惕性,容易咬鉤。
5、逗釣的動作也不宜過大,力度不宜過猛,這樣才能做到誘魚而不驚魚。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