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其實不叫難帶,只是有點累。但在帶新生兒的時候,父母是累并快樂著的,還對這個小家伙保持著新鮮感,等過了新生兒這個階段,在高興之余,就是疲憊。
此外,新生兒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愛哭,有人統計過新生兒每天哭的時間有2-3個小時之久。不過新生兒哭無非就是餓了、拉了、困了、無聊了,所以找對原因進行安撫即可。相對來說,新生兒時期的寶寶還是比較容易帶的。
1-6個月的寶寶是大動作發育的關鍵期,首先學會的是抬頭,然后就是翻身和坐了。寶寶一旦掌握這些動作要領,家長需要操心的事情更多了。
1、寶寶學抬頭的時候需要俯臥,這時候旁邊是一定要有大人看護,以免造成寶寶口鼻被被子堵住,造成窒息的危險。
2、寶寶學翻身的時候,家長除了輔助寶寶翻身之外,也需要在旁邊看護。因為寶寶剛學會翻身的時候,能翻過去,但是翻不過來,這種情況就需要家長的幫忙;另外還有要注意寶寶翻身導致掉床。
3、最后一點,也是最讓人疲憊的一點就是夜奶,6個月以內的寶寶吃夜奶是正常的生理需要,但不管是母乳喂養還是人工喂養,起夜喂奶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不過一般情況,寶寶的夜奶在9個月左右的時候都會斷掉,所以媽媽就再多辛苦幾個月吧。
6-12個月的寶寶家長需要關注的重點除了大動作的發育之外,就是輔食添加的問題了。
1、寶寶在6個月左右學會坐,之后就是爬、站、走。寶寶會的事情越來越多,自然就不那么好“擺弄”,也不會那么“聽話”,這個階段的寶寶開始有了一定的判斷力,有了自主意識,所以跟寶寶溝通很重要,也不那么容易呢,家長需要的是耐心耐心哦。
2、輔食是寶寶6個月的時候需要開始添加的,彌補母乳的不足,同時有助于寶寶各方面的生長發育。這時候大人要做的就是想辦法給寶寶做好輔食,我們網站也有很多關于輔食的文章,小編在這里推薦幾篇關于添加輔食的原則和注意事項,家長可以了解下。[寶寶添加輔食的禁忌,這5個方面媽媽一定要注意]
注意:
給寶寶添加輔食一定要避開生病的時候。如果遇到生病,最好適當推遲添加,以免引起消化功能紊亂。當病情較重時,原來已添加的輔食也要適當減少。
1-3歲的寶寶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俗話說,三歲看老是有一定道理的。這個時期的寶寶自主意識很強,但除了注意培養寶寶的性格之外,還要注意寶寶的飲食。
1、寶寶一歲之后,對糊狀食物不再感興趣,家長可以讓他吃較軟的米飯。如果寶寶的臼齒(大牙)已經長出,可以嘗試家人的米飯和剪碎的菜。兩歲左右的寶寶,通常可以吃米飯、剪斷的面條、小肉塊和菜段等。寶寶的每一餐都要有主食、菜,重視葷素搭配,還要注意粗糧細做,粗細糧合理搭配,也要進行豆類、菌類、薯類的合理搭配。
2、1-3歲,通常被人稱為“潮濕的水泥”期,是孩子性格形塑最重要的階段,孩子85%-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這段時間形成的。人的很多性情在很小時候,就初見端倪了。年輕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快樂、自信、受歡迎的人。只不過這些特質不會只是父母的“希望”,就會出現,更多情況下,是需要家長關注和進行培養的。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