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揉雙側心俞、肺俞、腸俞。治療時,宜先緩和按揉,以患者略感酸脹感為度,每穴按揉2分鐘。
2、按摩內關、神門、通里、胞中等穴。按揉速度要均勻,力度宜由輕漸重,還可用手足做胸部及心前區按摩,宜順時針方向或自上向下動作。
3、指摩雙側腎俞。胸悶甚者,加揉中府穴;有結代脈者,加揉足三里。
1、受術者仰臥,兩下肢平伸,胸部微向上挺起。
2、施術者坐其側,以兩手四指分置脊柱正中的至陽穴兩側,拇食指分開,抱定胸部,自背后向胸前斜摩至期門穴止,反復操作3~5分鐘。
3、注意兩手四指應密接胸背部皮膚,四肢應分置兩側相應的肋間隙,斜摩至腋后線時,用力應較胸前大,背部斜摩次數比胸前多1倍。
4、用于胸陽不振型,癥見胸悶、心慌、氣短,乏力怕冷,睡眠不安,面色蒼白,常自汗出,舌淡胖嫩,苔白膩。
1、受術者直坐或仰臥床上,前臂伸直。
2、施術者坐其側,以右手拇指掌側置受術者左腕掌側大陵穴處,其余四指置腕背側陽池穴處,自上向下逐漸揉動,經內、外勞宮穴,至中指端止,反復操作1~2分鐘;再將食指分別置于受術者前臂屈側內關穴處及伸側外關穴處,對過合按3~5分鐘。
3、用于心血瘀阻型,癥見胸悶,心煩氣短,舌紫黯或有瘀點瘀斑。
1、“拿、掐、捏、搗”等強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小兒哭鬧不安,影響治療的進行。
2、做小兒推拿時,應選擇避風、避強光、噪音小的場所;室內應保持清靜、整潔,空氣清新、溫度適宜。兒童接受小兒推拿后,應注意避風,忌食生冷。
3、在施行小兒推拿手法時,醫生、小兒推拿師或家長要注意小兒的體位姿勢,原則上以使小兒舒適為宜,并能消除其恐懼感,同時還要便于操作。
4、小兒皮膚嬌嫩,小兒推拿時切勿抓破小兒皮膚。小兒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爽身粉、食用淀粉等介質,以防推拿時皮膚破損。
5、小兒推拿的禁忌證有:骨折、創傷性出血;皮膚破損、皮膚潰瘍;燒傷、燙傷;急性、烈性傳染病;癌癥及危重病癥等。
相關文章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