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枕部,也就是腦袋跟枕頭接觸的地方,出現一圈頭發稀少或沒有頭發的現象叫枕禿。
枕禿出現時間和情況:
1、幾乎每個嬰兒從生后2個月開始都會出現腦后、頸上部位頭發稀少的現象。
2、大多數寶寶的枕禿都出現在后腦勺,也有的寶寶因為喜歡側睡,于是出現單側枕禿。
3、只是每個嬰兒枕部頭發稀少程度不同,情況嚴重的寶寶枕部幾乎見不到頭發。
1、客觀原因
寶寶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躺在床上的,小腦袋與枕頭接觸的地方,容易發熱出汗,導致頭皮發癢,如果父母沒有認真照顧到,不會表達的寶寶會通過左右晃頭來緩解發癢癥狀,這樣蹭來蹭去,就把頭發給磨掉了。此外,如果枕頭太硬,也會引起枕禿現象。
2、生理原因
孕婦在孕期營養不足、不均衡,也有可能引起寶寶枕禿,同時頭發稀少也可能是嬰兒缺鈣的一種癥狀。
3、多汗是枕禿的主因
寶寶躺在床上,腦袋跟枕頭接觸的地方容易發熱出汗使頭部皮膚發癢,而因為新生兒還不能用手抓,也無法用言語表達自己的不舒服,所以寶寶通常會通過左右搖晃頭部的動作,“對付”自己后腦杓因出汗而發癢的問題。經常摩擦后,枕部頭發就會被磨掉而發生枕禿。
小貼士:引起枕禿的原因是多方面,可能是媽媽孕期營養攝入不夠、也可能是枕頭太硬、甚至是缺鈣或者佝僂病的前兆,不過大部分的枕禿往往是因為生理性的多汗、頭部與枕頭經常摩擦而形成的。
生理性枕禿的措施:
1、加強護理
給寶寶選擇透氣、高度適中、柔軟適中的枕頭,隨時關注寶寶的枕部,發現有潮氣,要及時更換枕頭,以保證寶寶頭部的干爽。
2、調整溫度
注意保持適當的室溫,溫度太高引起出汗,會讓寶寶感到很不舒服,同時很容易引起感冒等其他疾病的發生。
病理性枕禿的預防及治療:
1、補充維生素D
由于嬰兒時期的所謂缺鈣,主要是因為維生素D缺乏所引起的佝僂病,對于這種情況,我們在嬰兒兩月時開始給他添加維生素AD預防,或者通過戶外曬太陽,利用紫外線的照射來使人體自身合成維生素D。
2、適當補鈣
中國營養學會根據中國人生長發育推薦:寶寶6個月前每天需要的鈣為300-400毫克,6個月至1歲是400-600毫克,1歲到3歲是600毫克,3歲以上是800毫克。只要達到這個標準,鈣量就夠了,爸媽應重點增加寶寶的日照時間,以保證維生素D的充足,必要的時候也可以補充維生素D補充劑。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