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寶寶神經發育不成熟
新生兒許多組織器官都發育的不是很成熟,而腸壁神經發育不成熟,就很自然的會導致腸道蠕動不規則,一部分塊一部分慢,糾結在一起之后就會出現痙攣的情況。
2、腹部脹氣
新生兒在消化食物方面還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在食用母乳或者配方奶之后,里面的蛋白質沒有得到及時的分解和消化,就會導致寶寶肚子脹氣。另外,寶寶在哭鬧過程中也會吞下一些空氣,也是會造成肚子脹氣的。
3、情緒影響
一些專家認為,寶寶長時間的哭鬧是一種情緒上的發泄,他們的神經系統只能感知外界緩解刺激,卻無法辨別,只能靠哭鬧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一般情況下,在寶寶發育3-4個月以后,就會減少哭鬧次數,有可能是與身體發育有關,但是真正的原因仍然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前面我們有提到,當新生兒出現無休止的哭鬧時可判定為寶寶出現了新生兒腸絞痛。那么新生兒腸絞痛還有哪些癥狀呢?
1、常見的現象是新生兒出現突發性尖叫,伴隨而來的便是大哭,哭的時候還會不停的蹬腿。
2、有些新生兒還會出現頭部不停的搖晃、呼吸急促的現象。腹部會出現鼓脹的現象,四肢末端冰冷。
3、在哭鬧時進行安撫過后,會有所改善,但是不到一會哭鬧便會重新開始,每次持續的時間都很長,尤其是半夜。
4、有的寶寶是幾乎每天都會在同一個時間段哭鬧,就好像上了鬧鐘一樣,讓人聽著十分焦心。
當出現新生兒腸絞痛的時候,可以輕拍寶寶背部,或者是按摩寶寶腹部,緩解寶寶不適,并讓寶寶感覺到安心。
當新生兒因腸絞痛發作而哭鬧不安時,你可以嘗試采取以下一些方法,所有這些方法都是對一部分情況管用,沒有什么方法是百試不爽的:
1、你可以在兩次喂奶之間給孩子用安撫奶嘴(有一位兒科醫生的至理名言是"一定要堵住那個發出不和諧聲音的窟窿");
2、可以用一條浴巾把寶寶暖和、舒服地裹起來;
3、可以把他放進搖籃里或者嬰兒車里搖一搖;
4、可以用前背式嬰兒背兜帶著寶寶做長距離的散步;可將寶寶抱直;
5、可以給他做腹部按摩;
6、可以在他肚子上放一個盛著溫水的瓶子;
7、你也可以把寶寶橫放在膝蓋上,給他按摩背部;在肚子上涂抹薄荷等揮發物可促進腸子排氣,或給予通便灌腸,有時也會有效;
8、讓寶寶喝些母乳,親密接觸也有助于安撫寶寶。若是仍無法改善,或連續幾個晚上都會發作,就必須找醫生做詳細檢查;
9、亢奮的寶寶在安靜的環境下會平靜一些,因此要保持房間的安靜,盡量避免客人的打擾,說話要輕一點,照顧寶寶時的動作要慢一點。注意:需要牢記的問題就是,想通過搖晃孩子來止住哭鬧的做法是非常危險的。
1、預防方面,可以改善喂食技巧,每次喂奶后要注意輕拍排氣,并給予新生兒穩定的情緒環境,這些都可以減少發作的頻率。若嘗試了各種方法均無效的話,可以改喂低過敏的新生兒奶粉,有時也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
2、此外在診斷新生兒腸絞痛前,必須先排除腸胃道其他病態性的疾病,如胃食道逆流、幽門阻塞、先天性巨結腸癥等。如果確定沒有任何病理性因素存在,那么家長們就需耐心對待自己的小寶寶,度過三個月的“陣痛期”。
1、媽媽要營養均衡
如果母乳喂養的寶寶便秘,一般有兩個原因:一是母乳不足,這時媽媽就要多吃些催奶的食物,如豆腐鯽魚湯、豬腳黃豆湯等,或者為寶寶及時補充配方奶;另一個原因是母乳中蛋白質含量過多,媽媽要保證飲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糧,多喝水或粥,湯要適量,控制蛋白質的含量,寶寶的便秘情況就會馬上好轉。
2、多喝水
人工喂養的寶寶比較容易引起便秘,因為奶粉含酪蛋白、鈣鹽較高,不易消化;并且添加了各種營養素,有些寶寶的腸胃不適應,引起便秘。針對這種情況,媽媽注意不要把奶粉沖得太濃;可以在兩頓奶間給寶寶喝些水緩解便秘。
3、按摩腹部
媽媽手掌向下,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推揉寶寶腹部,可以加快寶寶腸道蠕動,促進排便,也可以按摩寶寶的肛門四周,引起生理發射,從而促進排便。
4、幫助寶寶通便
可以利用一些“道具”幫寶寶通便,如將肥皂、蘿卜削成細細的條狀,分別用水和鹽水浸泡后插入寶寶的肛門,可以促進排便。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