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積食肚子脹氣需營養均衡飲食,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要讓寶寶餓得太久后才喂奶,可適度地做腹部按摩促進腸道蠕動和排氣,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1、營養均衡飲食
如果母乳中含的糖分過多,糖分在寶寶的肚子里過度發酵,也容易使寶寶出現腸脹氣,這時媽媽就應該注意限制自己的攝糖量了。此外,母乳喂養的媽媽還要盡量避免食用容易引起寶寶脹氣的食物,如豆類、玉米、紅薯、花菜以及辛辣食物。
2、培養飲食習慣
不要讓寶寶餓得太久后才喂奶。寶寶餓的時間太長,吸吮時就會過于急促而吞入大量的空氣。所以要按時給寶寶喂奶,并且在喂奶之后,幫寶寶拍嗝,使腸胃的氣體由食道排出。
3、腹部按摩
適度的按摩能夠促進腸蠕動和排氣,從而緩解寶寶肚子脹氣。具體做法是,洗凈雙手,然后以寶寶的肚臍為中心,用你的手掌沿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摩寶寶的肚子。每次按摩5分鐘左右就可以了。你的手要溫熱,力度適中,否則可能會讓你的寶寶感覺不舒服。
4、異常脹氣應速就醫
寶寶的肚子如果脹得很大、很硬,加上寶寶看起來很不舒服的樣子,精神不佳,一般加上有嘔吐或喘就更為不妙,父母應特別注意并盡快帶寶寶就醫檢查治療。
5、家庭護理
腹部使用驅風油、用溫毛巾敷蓋也有幫助,這些有助于腸胃蠕動和氣體排出,以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經常放屁,除了吃藥,還可以通過日常食療的方法改善。
1、喝薏米仁紅豆粥
薏米仁紅豆粥治療脾虛濕盛,可以排除腸胃中的濕毒,健脾,滲濕,止瀉,排膿,改變腸道被濕毒主導的病狀。還可以幫助排便、減輕體重,以及滋潤肌膚。喝薏米仁紅豆粥的目的是排出腸道的濕毒,使腸道達到祛屁植物原素起效的環境。
薏米仁紅豆粥是養生大法,放屁多患者需要長期堅持每天晚飯食用。
2、早晚按摩肚子
每天早晚平臥床上,去衣袒腹,天冷可蓋上被子,雙手五指并攏,從肚臍眼為圓心,先用左手的指腹和掌根,按逆時針方向按摩81次;再用右手按順時針方向按摩81次。最后又用左手按逆時針方向按摩100次。這是健脾健胃的妙法。
3、改變飲食習慣
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吃油炸和燒烤的肉類;少吃肉或者用魚蝦代替,多吃素;少吃生冷食物,避免吃冷飲、冰鎮啤酒等,少吃寒性、涼性和反季節的果蔬;多吃溫性、中性的果蔬,避免吃大寒的熱帶水果。
1、按捏療法
當寶寶積食或消化不良時,媽媽可以給孩子捏捏積。捏積是兒科常見的治療方法,因為捏的部位為脊椎,也被稱為“捏脊”,可以治療多種常見疾病,包括小孩厭食、腹痛、嘔吐、便秘以及小孩脾氣急躁、睡不踏實、愛哭鬧等。
捏脊:讓寶寶面孔朝下平臥,家長用兩只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兩側,隨捏隨按,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揉中脘:胸中與肚臍連線的二分之一處,即是中脘穴位。家長用手掌根旋轉按揉,每日兩次。
摩涌泉:足底心即是涌泉穴。家長以拇指壓按涌泉穴,旋轉按摩30-50下,每日兩次。
2、運動療法
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有助于消化。吃多了,不妨帶寶寶戶外活動一下,既有利于健康,又能促進親子感情。
戶外活動:堅持讓寶寶做戶外活動,可以帶寶寶到公園跑跑步、打打球,稍微大點的孩子,可以讓他們騎騎自行車。選擇陽光明媚的時候,帶寶寶到戶外曬曬太陽。每天讓孩子出去活動半小時到一小時。
飯后散步:寶寶吃飽了,要讓寶寶活動活動,很多媽媽在寶寶吃完飯后,喜歡讓寶寶睡覺,其實這樣是不恰當的,不要一吃飽就坐著或睡著,最好飯后去散散步,這樣有助于寶寶的消化。
3、藥物療法
除了按摩和運動外,有時也可借助藥物去治療寶寶的積食。但不同病情癥狀適用不同的藥物,媽媽們可千萬不要隨便給寶寶吃藥哦。
大便干:適合肥兒丸、爛積丸等,幫助消積、化滯。
內熱:表現為嘴唇紅、睡覺煩躁、舌苔厚等,適合健兒清解液、小兒清熱寧等,幫助消積、清熱。
咳嗽:適用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等。
嘔吐:適合藿香正氣等。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