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但是鹽不可多吃,尤其是對于寶寶們來說。那么多鹽對寶寶的危害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寶貝6個月開始就要添加輔食了,寶寶的食物種類逐漸增加,慢慢向成人飲食靠近。在給寶寶準備食物時,那么問題來了:大米粥要不要配點兒小咸菜?雞蛋羹里要不要放點兒鹽?在成人看來,食物有點兒滋味更能引起食欲,寶寶也是這樣嗎? 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一下 多鹽的危害 食鹽的成分是氯化鈉,它能調節人體內電解質平衡。但是,過度吃鹽對健康不利,尤其是嬰幼兒。寶寶的腎臟功能還未發育完全,吃鹽過多會加重腎臟負擔。吃鹽過多會引起血液滲透壓升高,為了維持正常的滲透壓,人體會進行自動調節,擴充血容量,這樣無形中增加了寶寶的心臟負擔。 鹽多還能抑制口腔黏膜上皮細胞的繁殖、唾液分泌減少,并導致唾液里所含的溶菌酶數量減少。溶菌酶有
扁豆含有蛋白質、半乳糖、蚵糖、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維生素C、鋅、鐵、鈣、磷等營養素,具有健脾化濕、清肝明目、利尿消腫作用。此菜與豬肉相配,營養價值提高,有利于生長發育。適宜1-3歲幼兒食用。原料:瘦豬肉50克,扁豆100克,水淀粉10克,高湯60克,精鹽、料酒、味精、蔥、姜絲各少許,花生油適量。制作:1、 將扁豆擇去兩頭,清洗干凈,切絲,用開水燙透,撈出控凈水。2、 將瘦豬肉洗兆,切成肉絲,放入碗內,用水淀粉、精鹽上漿,用熱鍋溫油滑散撈出。3、 將油放入鍋內,熱后下入蔥姜絲熗鍋,再投入肉絲、扁豆絲煸炒一下,加入高湯、精鹽、料酒、味精,調好味,待開時用水淀粉勾芡即成。特點:白綠相間,色澤美觀。
許多媽媽都有這樣的體會,那就是費盡心思為寶寶制做的輔食,可寶寶卻并不領情,本文就告訴媽媽們幾個讓寶寶愛上輔食的小竅門,一起來看看吧。 1、示范如何咀嚼食物 有些寶寶因為不習慣咀嚼,會用舌頭將食物往外推,家長在這時要給寶寶示范如何咀嚼食物并且吞下去。可以放慢速度多試幾次,讓他有更多的學習機會。 2、勿喂太多或太快 按寶寶的食量喂食,速度不要太快,喂完食物后,應讓孩子休息一下,不要有劇烈的活動,也不要馬上喂奶。 3、品嘗各種新口味 飲食富于變化能刺激寶寶的食欲。在寶寶原本喜歡的食物中加入新材料,分量和種類由少到多。逐漸增加輔食種類,讓寶寶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寶寶討厭某種食物,家長應在烹調方式上多換花樣。孩子長牙后喜歡咬有嚼感的食物,不妨在這時把水果泥改成水果片。食物也要注意色彩搭配,以激起寶寶的食欲,但口味不宜太濃。 4、重視寶寶的獨立心
黃魚營養豐富,是海味中的佳品,富含碘、鈣、鐵、磷、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l、維生素B2、尼克酸等。中醫認為黃魚有甘溫開胃,補氣填精的功效。孕婦多食有利強身健體和胎兒的神經系統發育。原料:新鮮黃魚一條(約750克左右),青豆20克,胡蘿卜20克,鮮筍20克,水淀粉10克,花生油、白糖、醋、醬油、料酒、蔥各適量。制作:1、將黃魚去鱗,開膛除去內臟,挖去鰓,用清水洗干凈,在魚身兩面劃上一字花紋,抹上醬油、料酒,腌30分鐘。腌黃魚的時間要掌握好,咸味要適中。2、將胡蘿卜、鮮筍洗凈,均切成小丁,與青豆一起放入沸水鍋中燙一下,撈出,控凈水。3、將蔥擇洗干凈,拍散,切成末。4、鍋置火上,燒熱后倒入花生油,待油燒至八成熱時,將腌好的黃魚瀝干,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色時撈出,控凈油,放在盤內。5、另取凈鍋置于火上,倒入花生油,燒熱后放入蔥末熗鍋,然后倒入開水,加入白糖、醋、胡蘿卜丁、筍丁、青豆,用水淀粉勾芡,
蜂蜜是最常用的滋補品之一。據分析,蜂蜜中含有豐富的果糖、葡萄糖和維生素C、K、B1、B2以及多種有機酸和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等。一些年輕的父母喜歡在嬰兒飲用的牛奶或開水中添加些蜂蜜,為孩子增加營養或為了使其大便通暢。但是現已證明,1周歲以下的寶寶不要吃蜂蜜! 原因: 1、蜂蜜中含有肉毒桿菌,1歲以下的寶寶腸胃比較嬌嫩,不易消化,可能會引起肉毒桿菌的中毒,其癥狀表現為為便秘、頭頸部肌肉軟弱、吮乳無力、吞咽困難、眼瞼下垂、全身肌張力減退等 2、蜂蜜中含有肉毒桿素,吃的時間久了尤其是女孩子就會容易導致性早熟。 3、嬰兒的味覺在出生后是不健全的,只有在4個月以后才開始建立,如果過早地給寶寶添加太甜的食品,如蜂蜜,則很可能會影響寶寶將來的味覺功能。 4、周歲以內嬰兒的飲食結構應是母乳加添加輔食,不主張給寶寶額外添加別的食品,即便是很有營養的蜂蜜。
當當當~寶寶半歲了,飲食終于能有點花樣了,也終于能把添輔食這件事提上日程了。但是,等等,一開始要給寶寶吃什么呢? 不少爸媽的選擇困難癥可能又要犯了,選來選去,感覺雞蛋比較有營養(畢竟它的營養夠長成一只小雞),雞蛋羹、雞蛋泥也都很好做,那就它吧。 雖然雞蛋味道不錯,營養也比較全面,但丁媽還是得說,如果作為寶寶的第一口輔食,雞蛋真不是一個最優選擇。 感覺跟自己以往知道的不一樣?內心有點小懷疑?這事兒丁媽專門去請教了營養專家董洋,聽聽她是怎么說的吧。 第一口輔食真不推薦雞蛋 雖然從營養成分上來看,雞蛋營養豐富又全面。 但是,重要的總是但是,雞蛋有兩個「硬傷」,作寶寶的第一口輔食真心不太合適。 1. 不能有效補鐵 寶寶半歲以后,母乳提供的營養會漸漸無法完全滿足身體發育的
寶寶出生后,主要依賴母乳或牛乳喂養,但是隨著月齡的增長,單純奶的營養成分已經不能滿足需要,必須增加輔食來彌補。根據不同的月份,有不同的輔助食品: 半個月:添加濃縮魚肝油,每天1滴。 1個月:除每天1滴魚肝油外,應添加菜水或果汁,包括番茄汁、山楂水或橘子水。開始喂應沖淡,在兩次喂乳之間進行。 2個月:每天魚肝油2滴,除上述菜水或果汁外,夏天可增加西瓜水。 3個月:每天魚肝油3滴,菜水或果汁適當增量。 4個月:每天魚肝油4滴(4個月至12個月每天魚肝油均為4滴),除菜水、果汁外,應添加1/4個蛋黃,開水調成流質喂食。 5個月:除菜水、果汁外,蛋黃增至1/2個,用開水調成泥狀喂,另外增加菜泥,在菜泥中可加數滴燒熟后的植物油,攪拌后喂。 6個月:除菜水、果汁外,蛋黃增至1個,可添加爛粥、碎菜、水果泥(蘋果泥或香蕉泥等),可在碎菜中加少量植物油。
1.配方奶和母乳的營養相似,甚至配比更科學 母乳具有無可替代的免疫力。初乳是寶寶的第一劑疫苗,因為初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白血球以及各種抗發炎因子。母乳喂養可以降低寶寶患感冒、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甚至慢性疾病如哮喘的發病次數和程度,同時,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還能促進寶寶自身免疫系統的發育,可以減少日后患腦膜炎、骨質疏松、糖尿病的發生幾率。 母乳為高智商加分。母乳喂養的寶寶比喂配方奶的寶寶智商高5至10點,吃母乳越多,智商越高。因為母乳中的不飽和脂肪烯酸和花生四烯酸對大腦發育所起的作用,而人工合成的配方奶是無法制造出因寶寶自身而宜的營養素的。 母乳喂養至少12個月。世界衛生組織建議:6個月內應采用的最佳喂養方式為純母乳,6個月后添加輔食并將母乳喂養持續到2歲甚至更長;美國兒科協會也認為母乳喂養至少應為12個月。 2.雞湯、魚湯、
當寶寶6個月大時,母乳或奶粉中的蛋白質、鐵等營養物質已經不能滿足他的生長發育需求了,而寶寶從母體內帶來的儲存鐵最多只能用到6個月,所以家長此時就應該開始給他添加輔食了。 在剛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時,很多家長會把蛋黃作為首選,因為他們認為蛋黃中含有寶寶生長發育所需要的鐵,但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蛋黃中雖然含鐵量高,但它所含的鐵為磷酸鐵,很難被這個月齡的寶寶所吸收。此外,過早給寶寶添加蛋黃易讓寶寶出現嘔吐、腹瀉、濕疹等過敏反應,所以,家長不要把蛋黃做為寶寶的第一口飯。 那么寶寶的第一口飯該吃什么呢?中國營養學會臨床營養分會發布的《7~24月齡嬰幼兒喂養指南(2016)》指出,寶寶的第一口飯應該吃精細的谷類食物,最好是含強化鐵的嬰兒米粉。因為這樣的米粉比較容易被消化吸收,不容易引發過敏反應,其中含有的鐵元素也比蛋黃中的鐵好吸收,能預防寶寶貧
橙味兒紅薯泥~ 綿軟微甜的紅薯夾雜著酸甜的鮮橙一起打成泥, 成就了一種微酸帶甜的特殊美味, 口感舒適入口即化,寶寶接受度也高, 這款輔食本身稠度很高,營養豐盛無需再加米粉。 紅薯是一款很好的主食,它富含碳水化合物、 水溶性膳食纖維,以及胡蘿卜素、 維生素A、B、C、E以及 鉀、鐵、銅、硒、鈣等多種微量元素, 比常規大米的營養價值高很多。 紅薯綿密微甜的口感 也很適合作為寶寶輔食的添加, 豐富的膳食纖維可防止寶寶便秘呢!。 這款輔食不是用橙汁做的, 而是取整個橙肉與紅薯搭配, 橙子富含維生素c,有利于寶寶對鐵的吸收, 還能保護牙齦組織的健康。 做法非常簡單,快來跟著宸媽一起給寶寶做這道
很多新生兒的父母都存在著很多的困惑,其中嬰兒什么時候添加輔食,就成為很多新生兒的父母容易產生的問題。而針對于嬰兒添加輔食,應該更加科學化,更加個體化。 很多父母以為嬰兒添加輔食應該根據規定的時間來定,實則不然,很多嬰兒由于營養吸收好,發育就想對來說較快,而還有很多嬰兒營養吸收較為緩慢,體質也相對來說較弱,這就使得嬰兒添加輔食的時間有早有晚。 嬰兒什么時候添加輔食 1,嬰兒添加輔食首先要看嬰兒的體重,嬰兒的體重需要達到出生時體重的兩倍,這就可以考慮給嬰兒添加輔食了。 2,要看嬰兒是否具備想吃東西的欲望,如果說嬰兒對你拿著筷子吃飯很感興趣,甚至會來搶你的筷子和勺子,那么他們就會對吃飯感興趣。 3,要看嬰兒的發育狀況,如果嬰兒發育到可以表示自己的喜歡或者是厭惡時,就可以嘗試著給他們添加輔食了,因為嬰兒在此時可以表現出他們的情感,就不會產生強迫喂食的狀況了。
你家孩子吃輔食了沒有?在孩子吃輔食之前要注意些什么呢?作為寶媽的你有沒有注意到?寶寶吃輔食前,你最關心的7個問題! 在寶寶輔食添加的初期,往往是媽媽們最容易迷茫和慌亂的時期。腦子里的問題可謂數不甚數。 什么時候開始加? 吃什么? 一餐吃多少? 一天吃幾餐? 不吃輔食怎么辦? 奶和輔食如何平衡? 要不要買商業包裝輔食? 什么時候開始添加? 大約在六月齡,寶寶們能比較好的控制頸部和頭部,能夠靠坐,對食物表現出興趣,勺子接近嘴巴懂得張嘴,就可以開始添加輔食了。 當我們決定某一天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還需要注意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比如寶寶和媽媽都比較輕松平和的時刻。另外,記得從開始添加輔食起,就為寶寶選擇一個理想的進食環境,比如讓寶寶靠坐在帶有安全綁帶的餐椅
營養專家提醒媽媽們,在給寶寶輔食添加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避開以下這些輔食黑名單,因為這些輔食對寶寶的健康成長是非常不利的,下面我們就具體的來看看這些寶寶輔食黑名單吧。 在母乳喂哺4 ~ 6 個月至1 歲左右斷奶之間,是一個長達6 ~ 8 個月的寶寶從吃奶到吃成人飯菜的過渡期。爸媽們都樂于為寶寶們購買或自制各種各樣營養美味的輔食,以期望寶寶們健康長大,但寶寶稚嫩的消化系統,對于食物是非常挑剔的,有好多食物,都是暫時不能出現在他們的小餐桌上。 主食類 谷類、淀粉類食物,很容易消化和吸收,且不易致敏,很多家長給寶寶添輔食時首選米粉、稀粥等谷類、淀粉類食物,這是正確的,但過分注重營養的爸媽們常常會犯“過猶不急”的錯誤,偏向于選擇精細的谷類食物,但其實精細的谷類食物里維生素遭到破壞,特別是減少了B 族維生素的攝入會影響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而且,還會因損
如何給寶寶添加輔食,寶寶才更容易接受,才更有利于寶寶的健康和生長發育,是每一位媽媽都需要面對的事。不同大小的寶寶添加輔食的量和種類是不同的,有不同的要求,接下來,我為你詳細分析4到18個月添加輔食的一些指導原則,供一些新手媽媽參考。 4到18個月大寶寶添加輔食指南 寶寶添加輔食的初期抿嘴期(4~6個月齡) 當4個月齡的時候,寶寶主要是吸吮。此時是寶寶換乳喂養的準備期。可以用湯匙喂果汁或菜汁,讓寶寶練習從湯匙中吸取輔食。此期主要是讓寶寶熟悉輔食,不要因為喂輔食而影響寶寶喝奶。 5~6個月齡,給寶寶喂輔食的時候。寶寶幾乎是把輔食囫圇吞咽下去,這個時期最重要的是讓寶寶習慣母乳或奶粉以外的味道。此期寶寶可以喝濃汁狀的、糊狀的、容易吞咽下去的輔食,待寶寶習慣后,可以逐漸減少水分。 寶寶添加輔食的初期抿嘴期(4~6個
姜汁益脾胃,止嘔去痰,甘蔗能清熱,生津下氣,助脾胃,利大腸。此方為民間實用驗方,對孕婦妊娠嘔吐有一定的療效。原料:鮮甘蔗汁1杯,生姜半湯匙,冰糖少許。制作:1、將燉盅放入清水中洗凈。2、把甘蔗汁、姜汁、冰糖倒入燉盅內,用筷子拌勻,燉盅加蓋,隔水燉15分鐘,即可食用。特點:甜辣可口。
對于四個月以上的寶寶,就可以開始吃一些簡單的輔食了,特別是適合吃一些泥類的素食,本篇資訊,親親寶貝小編就推薦幾款泥類素食輔食食譜,以供媽媽們的參考。 泥類:(素食) 蛋黃土豆泥 原料:熟蛋黃1個(最好是柴雞蛋),土豆2個,牛奶100毫升。 做法:熟蛋黃壓成泥,土豆2個煮熟壓成泥,加入牛奶,混合,放火上稍微加熱即可。 營養秘訣:蛋黃含有豐富的鐵、卵磷脂、脂肪和蛋白質,容易咀嚼、消化。土豆含有大量鈣、鐵和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K,氨基酸等營養物質。蛋黃土豆泥有促進大腦發育、增強免疫力的功效。 蔬菜泥 原料:蔬菜(比如胡蘿卜、土豆、豌豆、菠菜、白菜、芹菜) 每次只給一種 寶寶的泥類素食輔食食譜 制作方法:洗凈切碎,加少許水,加蓋煮熟待涼,加在蛋液內、米湯里。或用湯匙刮取或壓碎成泥。也可制作成菜水,瓢上面的汁給寶寶喝。
生下寶寶后,寶爸寶媽們就應該在寶寶喂養方面下功夫了。寶寶在六個月左右就能夠添加輔食了。那么輔食添加的小技巧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及時添加輔食,訓練咀嚼功能 媽媽有沒有聽說過,多吃口香糖可以美容,聽起來好像不可思議吧!其實一點也不假,因為在不斷咀嚼口香糖的過程中,緊實了臉部肌肉,使臉部的線條感加強,自然就變漂亮了。由此可見,咀嚼是一項重要的臉部運動,也是寶寶必須進行的一項鍛煉,如果你忽視了對寶寶咀嚼功能的訓練,那么2歲了還把飯含在嘴里咽不下,長的面黃肌瘦的可能就是你的寶寶。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從吸吮乳汁到咀嚼食物的過程。 6個月以前寶寶的食物是流質,吸吮和吞咽可以說是一種天生的條件反射行為。6個月時,隨著輔食的添加,寶寶開始有了最初的咀嚼的欲望,即使是未長牙的時候,他也會用上下牙床做出咬合的動作,這種咬合到吞咽的
寶寶拒吃輔食的現象很常見,這也是讓許多媽媽都為之苦惱的,那么有什么辦法可以改善寶寶拒吃輔食的現象呢?本文就告訴大家15個妙,能有效的化解寶寶拒吃輔食,一起來年看吧。 下面介紹15招化解寶寶拒吃輔食的方法: 1、示范如何咀嚼食物 當寶寶將食物用舌頭往外推,可以示范給寶寶看如何咀嚼食物吞下去。不妨再多試幾次,讓他有更多的學習機會。 2、勿喂太多或太快 按寶寶的食量喂食,喂食的速度不要太快,喂完食物后,應讓寶寶休息一下,不要有劇烈的運動,也不要馬上喂奶。 3、品嘗各種新口味 常常吃同一種食物,會令寶寶倒胃口,飲食有變化才能刺激寶寶的食欲。在寶寶原本喜歡吃的食物中,加入新的材料,分量和種類均由少而多,便可增加食物攝取的種類,找出更多寶寶喜歡吃的食物。寶寶不喜歡的食物或烹調方法,可減少供應量和次數,但應逐漸增加輔食的種類,讓寶寶學習接受,養成不挑食的好
寶寶6個月后,就會逐漸添加輔食,蔬菜中富含多種營養,往往是輔食的首選材料,但是吃的方法不對,往往會造成營養的流失。以下,我們總結了幾點蔬菜的錯誤吃法。 常見錯誤: 1、綠葉菜煮得過爛 很多媽媽擔心綠葉菜寶寶嚼不爛,會影響消化,因此就把它煮得特別爛。然而綠葉菜最有價值的營養是纖維素和維生素,煮得過爛,纖維素就會被破壞,維生素也會流失。 2、用蔬菜汁代替蔬菜 有些寶寶不愛吃蔬菜,家長就會鮮榨菜汁代替蔬菜。實際上,蔬菜中的膳食纖維攪打成菜汁后會破壞掉,榨汁時加入的水分也會稀釋其他營養素。另外,直接飲用菜汁,寶寶的咀嚼能力就得不到鍛煉。 3、給1歲內的寶寶吃芹菜 很多媽媽都覺得芹菜富含高蛋白和粗纖維,促進腸道蠕動,還具有清熱下火的作用,就會給寶寶添加在輔食里。但芹菜屬于高鈉的蔬菜,含有“隱形鹽
孩子現在7個月,在添加輔食過程中,經常有過敏現象,例如,臉上、前胸、后背出現紅斑,無需處理,30分鐘左右消失,這種情況有無大礙,如何添加輔食,是否需要治療。 寶寶對食物過每應予以重視。如果吃完食物后身上出現紅斑,或腹瀉嚴重時建議去醫院檢查。在添加輔食的過程中,應仔細觀察寶寶對何種食物過敏。確定后應暫時避免吃引起寶寶過敏的食物。 對于過敏性體質的寶寶,添加輔食的過程中,每次添加新品種,應該先少量的試一試。盡量找到導致孩子過敏的食物的代替物,比如對海鮮過敏的孩子,可以從其他肉類中找到適當的蛋白質。保證孩子營養均衡。此外還要注意嬰兒的禁忌食品: 蜂蜜:屬于天然食品無法消毒,其中可能含有肉毒桿菌,會引起寶寶嚴重腹瀉或便秘,所以不適合給一歲以下的寶寶吃。 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