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以前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良好的飲食習慣也是在這個階段形成的,兩三歲的小兒每日應該有四餐,除了早中晚三餐外,午睡后下午三點左右可以加一次午點,每兩餐中間都要注意喝水和提醒小兒排尿,要養成孩子固定位置吃飯,不排食,不偏食、不暴食,不吃零食等。 1. 如何培養小兒進餐規矩 常聽一些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好好吃飯,一頓飯孩子跑來跑去,要追著喂很長時間,還有些孩子偏食、挑食,喜歡吃的就吃很多,不喜歡吃的,怎么勸也不吃一口。結果孩子可能出現營養不良或微量元素缺乏,愛生病。其實這些都是因為父母對獨生子女過度溺愛,無原則地遷就,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要想小兒身體好,必須從小就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給他定出進餐規矩。 第一. 要養成小兒自食的習慣。從幾個月大讓他抱著奶瓶吃奶過渡到一歲拿杯子喝水至一歲多就讓他開始學習拿
每一個季節中,食物的品種都有著一定的差別。南方北方、氣候不同,食物的種類也不盡相同。我們在購買食品時,除了需要,還不得不考慮食品的價格。對大多數工薪階層來講,經濟因素還是要放在第一位的。我們應當盡量購買那些既價廉又富含營養素的食物,不必去趕時髦而購買那些價格過于昂貴的食品。 要記往這樣一句話:最有營養的食品不一定是最昂貴的食品,對嬰幼兒來說,最新鮮的食品,才是更好的食品。 爸爸媽媽們要學會理性地為嬰幼兒選擇食品。根據本地區、本季節食物的特點,為嬰兒配置最適合的食品。為嬰幼兒購買食品,的確是一門學問,每一個做父母的都應當學習。 對于農村的家庭而言,受家庭種植品種的限制,嬰幼兒食品的花樣可能會少一些。尤其是在蔬菜的淡季中,稍有不慎可能導致嬰幼兒營養攝入的不足。所以農村家庭的年輕父母,更應該好好地學習一些科學育兒的知識,才能因地制宜的為嬰幼兒選
原料:雞蛋若干、豬肉餡、姜末 做法: 1、拌肉餡:放姜末、鹽、雞精、醬油、一點點料酒,如果有那種現成的肉餡調料就更方便了,也可以加一些五香粉,總之看個人口味啦,沒有什么特別的規定。 2、雞蛋臥在盤子里,不需要像蒸蛋羹那樣攪碎。之前在盤子上抹一層香油,一來不會粘,二來會很香哦 3、把拌好的肉餡分成小份,放在雞蛋清上 4、上鍋蒸,水開后大概15-20分鐘足矣,視肉餡的量而定,一碗營養多汁的肉餡蒸蛋就完成了。相信您的寶寶一定很愛吃。
對于寶寶的輔食添加,媽媽們總是疑問重重,本文,親親寶貝小編就總結了有關寶寶輔食添加的8個常見問題,并請專家給予詳細的解答,一起來看看吧。 1.輔食添加究竟應該從什么時候開始,4個月還是6個月? 對于添加輔食時間的說法,有一個過程:20世紀9年代,認為輔食添加從4個月開始;本世紀初,認為應該從4~6個月開始;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通過反復的論證和研究(尤其是對發展中國家)后提出,輔食添加應該從滿6個月時開始比較科學,最早不能早于4個月,最晚不能晚于8個月。 解答寶寶輔食添加的8大常見問題 但是,也要根據寶寶的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消化功能不是很好的寶寶,輔食添加的時間最好稍微推遲一些。 2.哪些現象提示我們小寶貝已經準備好添加輔食了? 除了月齡,還有一些跡象告訴我們可以給寶寶添加輔食了: 母乳喂養每天6~8次以上或配方奶喂養全天總奶量達1
選擇蛋黃作為寶寶的第一輔食 很多人選擇蛋黃作為寶寶的第一輔食,其實是錯誤的。蛋類是引起寶寶過敏的一大因素,不能作為寶寶的第一輔食。寶寶的輔食應該從嬰兒營養米粉開始,因為嬰兒米粉充分考慮了寶寶的營養均衡和腸胃健康。然后逐漸在米粉中添加蔬菜泥、水果泥、蛋黃、肉泥等,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的規律逐項進行添加。 用喂輔食取代喂奶 有的媽媽為了讓寶寶吃輔食,就人為減少喂奶量,讓寶寶被迫接受;還有的媽媽認為六個月后母乳就沒有營養了,少吃點也沒關系。其實,一歲之內母乳(或配方奶)仍是寶寶生長的重要營養來源,輔食添加不能影響總的奶量,那種以犧牲奶量來增加輔食攝入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給寶寶喂過量的湯水 傳統飲食觀念認為雞湯、排骨湯富含營養,經常給寶寶喝湯。其實湯的實際營養價值并不高,含水量大,
喂養寶寶的道路上,我們總是能碰到許多問題。比如寶寶能夠添加輔食后常見的誤區有哪些?帶著疑問,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幾乎每個媽媽都會擔心孩子營養跟不上,耽誤了長身體。 的確,生命早期前 1000 天,尤其是出生頭兩歲,孩子的營養狀況,對免疫力、智力和生長發育情況等,起著決定性作用。 可在這個關鍵期,很多家庭在喂養孩子的問題上,會不斷踩坑。 為大家盤點了 10 個中國家庭最常見的喂養誤區,如果你正在這樣做,趕緊改。 誤區一 米湯、米粥更有營養 很多家長喜歡給寶寶們吃米湯、粥、稀飯這樣的流質半流質食物,認為這種食物更好消化,也比純米飯更營養。 其實,流質半流質食物的營養密度極低。 看著孩子咕嘟咕嘟吃了一大碗,其實沒多少營養進肚,寶寶沒多久就餓了。 很多家長
麻煩一墨墨媽媽經常抱怨孩子不好好吃飯。餅干糖果之類零食倒不少吃,到了正餐就沒胃口。孩子臉色總是黃黃的,真急人! 分析:三餐之間不斷有零食入口,使消化系統沒有一張一弛的節律,肯定造成功能紊亂,在正餐時反而感到胃口疲憊。因為大部分零食營養價值都不高,比不上正規飯菜,所以孩子會發生營養不平衡的現象。 對策:飯前1小時之內不給孩子吃零食,包括水果和甜飲料。正餐時注意多吃新鮮蔬菜、肉蛋和豆制品,可以適當減少主食的數量。 麻煩二晴晴過去愛吃什么零食就要吃個夠,最近卻一直說肚子脹,什么也不想吃,媽媽非常擔心。醫生說,是消化不良。 分析:任何一架機器超負荷使用都容易出故障,何況是孩子嬌嫩的消化系統呢?縱容孩子無限制地吃零食,結果只能是害了孩子。 對策:除了吃助消化藥之外,暫時斷絕零食,停止正餐,喝酸奶和軟粥兩三天,讓消化系統好好
紅薯含有大量膠原和粘多糖物質,是一種多糖蛋白質的混合物,每100克可供熱能335-502千焦,其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與大米近似,賴氨酸的利用率比小麥、玉米高,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微量元素硒和較多的胡蘿卜素,紅薯中含纖維素較多,有通便作用。蜂蜜有補中、潤燥、緩急、解毒功效,營養豐富,是促進生長發育、祛病強身、防老抗衰的佳品。孕婦吃蜜燒紅薯能祛病強身,促進胎兒的生長發育,防止便秘,有利保胎。原料:紅心紅薯500克,紅棗、蜂蜜100克,冰糖50克,植物油500克。制作:一、紅薯洗凈,去皮,先切成長方塊,再分別削成鴿蛋形;紅棗洗凈去核,切成碎末。二、炒鍋上火,放油燒熱,下紅薯炸熟,撈出瀝油。三、炒鍋去油置旺火上,加入清水300克,放冰糖熬化,放入過油的紅薯,煮至汁粘,加入蜂蜜,撒入紅棗末推勻,再煮5分鐘,盛入盤內即成。特點:晶亮紅潤,甜軟香郁。
寶寶多大能喝酸奶 酸奶營養豐富,又易消化,成為了寶寶輔食的首選。但寶寶能喝酸奶嗎?寶寶多大能喝酸奶?寶寶喝酸奶好嗎?下面小編就來解答一些關于寶寶喝酸奶的問題。 寶寶多大可以喝酸奶 建議1歲以上的寶寶再喝酸奶。 嬰兒期的孩子,胃腸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胃黏膜屏障并不健全,胃酸、胃蛋白酶活性較低。酸奶的加工經過一個酸化過程,PH值較低,進入胃腸道后,可“腐蝕”嬰兒嬌嫩的胃腸黏膜,影響消化吸收。此外,嬰兒胃腸道的微生物菌群處于生長變化階段,尚不穩定,飲用酸奶可能會引起嗜酸乳桿菌群攝入過多,導致腸道中原有的微生物菌群生態平衡失調,從而引發腸道疾病。 因此,一歲以內的孩子不宜喝酸奶。另外,由于空腹時胃內的環境不利于嗜酸乳桿菌的生長,這會讓酸奶失去應有的營養價值,建議餐后兩小時喝最佳。  
在添加輔食的初級階段,許多媽媽都會遇到寶寶不吃輔食的現象,對于這種現象,家長們首先要弄清楚它的具體原因,這樣才好找出相應的應對措施,下面我們就詳細的來看看,寶寶不吃輔食的4大原因。 原因一:不懂得如何“吃” 4~6個月的嬰兒,嘴唇肌肉和舌頭的運動能力已經比較靈活,這時候家長可以開始訓練他們吃米糊、果泥、蔬菜泥等輔食。不過,開始添加輔食時,有些寶寶會習慣性地用他們熟練的吸吮動作來獲取食物,可是這些新食物,并不是用吸吮便能獲取的,這時候寶寶會開始變得不耐煩,并將食物用舌頭往外頂。這時候,并不是寶寶本身不喜歡新食物的味道,而是寶寶還不懂得如何把食物吞下去。對于家長來說,如果發現寶寶有這種表現,可以用勺子耐心多喂幾次。只要給寶寶提供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來練習獲取輔食,寶寶會漸漸習慣用勺子進食的方式。 寶寶不吃輔食的4大原因 原因二:給得太急太多
★推薦食譜一:米 湯原料:大米 做法:將鍋內水燒開后,放入淘洗干凈的200g大米,煮開后再用文火煮成爛粥,取上層米湯即可食用。 功效:米湯湯味香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鈣、磷、鐵,維生素C、維生素B等。 ★推薦食譜二:肉末茄泥原料:圓茄子1/3個,精肉末1勺,濕淀粉少許,蒜1/4瓣,鹽、麻油少許 做法:蒜剁碎,加入精肉末中用濕淀粉和鹽攪拌均勻,腌20分鐘。圓茄子橫切1/3,取帶皮部分較多的那半,茄肉部分朝上放碗內,將腌好的精肉末置于茄肉上,上鍋蒸至酥爛,取出,淋上少許麻油,拌勻即可。 功效:利于小兒補充鈣質。 ★推薦食譜三:雞湯南瓜泥原料:雞胸肉1塊,南瓜1小塊 做法:將雞胸肉放入淡鹽水中浸泡半小時,然后將雞胸肉剁成泥,加入一大碗水煮。將南瓜去皮放另外的鍋內蒸熟
你家寶寶有貧血的癥狀嗎?那么在這個過程中是哪里出現了問題呢?寶寶缺鐵性貧血,是因為吃錯了輔食! 媽媽帶寶寶去醫院檢查的時候,經常會有寶寶被檢查出缺鐵性貧血,這就是因為平時在飲食上沒有做好補鐵工作。 寶寶滿6個月之后,身體對鐵的需求不斷增加。如果輔食添加不當或是葷素搭配不合理,很容易缺鐵甚至貧血。 與其等寶寶缺鐵之后再來補救,還不如在之前做好預防工作,而最好的方式就是進行食補。 怎么吃才能有效補鐵呢? 根據食物中鐵的存在形式和吸收率的不同,可以將含鐵食物分為兩大類。 一類主要是動物性食物,如肝臟、肉類、海鮮、家禽等。這類食物中含有的是血紅素鐵,較易為人體吸收。 另一類主要是植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中大豆鐵含量最高,黑木耳、海帶等次之,深綠色的葉類蔬菜、香菇、芝麻等鐵也較為豐富。但比較可惜的
孩子都喜歡吃零食。在大人的觀念中吃零食對孩子是沒有好處的,不僅影響食欲,還會使孩子發胖??墒牵匆姾⒆羽捄鹾醯臉幼雍退强释难劬?,實在又不忍心拒絕?!? 其實,吃零食不一定不好!就像幼兒園都會有上下午的點心時間一樣,不屬于正餐的零食也可以有正面的功能。孩子的胃容量小,吃一餐可能不足以維持到下一餐,而在正餐外吃一兩次點心,可以補充不足的熱量和營養素,保持身體活動所需的能量。所以,只要爸媽多用點心思,孩子也可以吃零食吃得很健康!這里教你幾招: 定時限量地供給零食 爸媽得避免將零食擺著讓孩子自由取用,因為沒有自制力的孩子常會不知不覺吃下大量零食,甚至邊玩邊吃嘴巴不停,不但損害牙齒健康,也會因此而吃不下正餐。讓孩子養成在固定時間吃零食的習慣,孩子反而會快樂期待點心時間的來臨!點心時間最好設在正餐前二至三小時,供給量
文:花時間 一次在媽媽群的聊天中,有位母親略帶驕傲的口氣敘述自己的母乳經歷:“我閨女吃我到3歲,沒加輔食,沒加水?!彼f“孩子不吃飯不喝水,只叼我”,“我們出去玩什么都不用帶,有我就有一切……我閨女4歲才開始睡整夜,她不飽,習慣半夜吃幾回的?!笨梢娺@個寶寶當時已經形成了母乳依賴,長期影響睡眠質量,而最終的結果,據這位媽媽說: 雖然我們提倡母乳喂養,但不能一味夸大母乳的作用,“母乳迷信”顯然是不可取的。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嬰兒滿6個月添加輔食,歐美兒科專業組織推薦可于生后4-6個月內開始。一般在寶寶6個月之后就必須添加輔食了。這是由于嬰兒6個月以后,母乳已經無法提供嬰兒所需的營養物質,尤其是鐵、鋅等重要微量元素。如果不添加輔食,可能會造成嬰兒缺鐵、缺鋅,對孩子的發育造成影響。在輔食添加后,養成正常進食的規律和習慣,嬰兒就不會
【番茄肉泥焗飯】里面的菜、肉隨意搭配,家里有啥就放啥,做這個一定番茄要多放,才有那個酸甜味道。如果沒有烤箱,可以不進烤箱,飯收汁后直接吃也很香的。 【南瓜洋蔥鱈魚燴飯】南瓜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鋅,鱈魚含豐富的dha,低脂肪,高蛋白,肉中蛋白質比三文魚、鯧魚、鰣魚都高,而肉中所含脂肪只有0.5%,是寶寶輔食的優質選擇。 【番茄肉泥焗飯】 【南瓜洋蔥鱈魚燴飯】
寶寶在嬰兒期是食物過敏的高發階段,往往容易生病,病情輕重不一,癥狀多種多樣。皮膚過敏反應是食物過敏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如濕疹、丘疹、蕁麻疹等,有的寶寶表現為持續性腹瀉、嘔吐,還有的表現為咳嗽、咽喉癢,個別嚴重的寶寶可發生過敏性休克或窒息而危及生命。 添加輔食 家長在給嬰兒添加輔食時,尤其是引入新食物時一定要慎重,要掌握一些添加輔食的技巧,盡量避免或減少食物過敏的發生。 嬰兒易食物過敏的三大原因 1.嬰兒腸道屏障功能尚未發育成熟 人的腸道每時每刻都要接觸大量細菌、病毒及食物中的各種大分子物質,作為抗原的大分子物質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在正常情況下,腸道黏膜屏障可有效阻斷有害大分子物質進入機體,但與其他器官、系統一樣,腸道黏膜屏障從出生到成人階段有一個發育成熟過程。研究證實,年齡越小,小腸結構越不成熟、腸黏膜通透性越高,大分子物質越容易被小腸吸收,從而導致過敏。 此
對于輔食添加,媽媽們經常是摸著石頭過河,一步步的摸索著,在此,親親寶貝小編就提醒媽媽們,在給寶寶輔食添加的過程中,你可能忽略了以下這5個問題,趕緊來看看吧。 米粉與牛奶能混在一起嗎? 寶寶喜歡吃米粉,媽媽就把米粉和牛奶攪勻放在奶瓶里,這樣既吃了牛奶也吃了米粉。其實這樣做是非常不正確的。我們給寶寶加泥糊狀食物,一方面給他加營養,另外一方面他要學習咀嚼,讓寶寶練習舌頭的攪拌能力。 嬰兒配方奶粉有其專門的配方,最好用煮沸的白開水沖調,若加入其他如湯汁、米粉,都會改變其配方,降低營養成分,這等于減少了奶量。牛奶中含有酪蛋白,會降低寶寶對雞蛋米粉中蛋白質的吸收率。長期把米粉調在奶粉里吸允,也不利于寶寶吞咽功能的訓練,對日后進食會形成障礙。 添加輔食:媽媽易忽略的5個問題 Tips:添加輔食時,要在奶之外單獨添加。給寶寶喂米粉,最好采用小勺喂養的方式。雖然給寶寶用勺
寶寶長到4個月之后就要考慮給寶寶添加輔食了,那么,給四個月的寶寶如何添加輔食呢?4個月的寶寶吃什么輔食好呢? 1、最先添加的輔食應是蛋黃 蛋黃富含鐵元素,鐵是寶寶造血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寶寶剛出生時體內存儲的鐵元素來自于母體,對于足月的新生兒來說,體內存儲鐵元素僅夠寶寶4個月造血之用,因此在足月寶寶4個月之后就要給寶寶添加輔食補充鐵元素,而蛋黃就是輔食的最佳選擇。相對于足月寶寶而言,早產兒體內存儲的鐵質更少了,胎齡越小,胎數越多,內體的鐵含量就越少,為了滿足寶寶對營養的需求,早產兒和多胎兒應及早添加蛋黃,一般是從滿月就可以開始添加。 添加蛋黃的方法如下 煮熟雞蛋,取出蛋黃,碾磨成粉。對于蛋黃的添加,量是逐步增加的,剛開始時每天喂一只蛋黃的1/8足矣,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增加到1/4、1/2,直至整個蛋黃。 小貼士:煮雞蛋時不要煮成糖心蛋,雞蛋要熟透,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