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食添加一般是從寶寶4個月大時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是有一定的原則、是循序漸進的,因此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媽媽們一定要注意以下四個月寶寶輔食添加原則,并且要了解4個月的寶寶吃什么好。 四個月可以享用的食物 米粉、蛋黃:喂蛋白至少要等到寶寶1歲以后,有過敏家族史的寶寶喂蛋黃的時間可以推遲到6個月以后。 水果:酸味重的水果如橙子、檸檬、獼猴桃先不要給寶寶吃。 蔬菜:如胡蘿卜、馬鈴薯、青豆、南瓜等。 四個月寶寶添加原則 1、奶和奶制品是寶寶的主要食品。每日飲奶量約為600-800毫升,不要超過1000毫升。 2、提前進行規律哺乳的訓練,一般以每日哺乳5次,間隔4小時為宜。 3、食物要呈泥糊狀、滑軟、易咽,不要加任何調味劑(如鹽、味精、雞精、醬油、香油、糖等)。 4、使用小勺喂食。選擇大小合適、質地較軟的勺子。開始時,只在小勺前面舀上少許食物
豆腐甘寒,苦瓜苦寒,均能清大熱,清胃降火,對呃逆不止伴有便秘小兒食用更佳。原料:豆腐2塊,苦瓜50克,調味品適量。制作:豆腐切成小塊,苦瓜洗凈,切成薄片,在沙鍋加水適量,用文、旺火交替,煲2小時,至瓜爛、豆腐熟,再加入調味品,即成。一般用鹽、料酒、味精、香油等,調成咸香味,但也可以單獨加鹽,壓住苦味,因食者喜好調配。特點:此湯瓜爛,略有苦澀味。
用料:米適量,豆腐蒸魚酌量。 做法:1.把已蒸熟的豆腐蒸魚,揀去魚骨,魚肉及豆腐弄碎,加入少許蒸魚的生抽。熟油,分量大約各1湯匙或視食量而定。 2.米洗凈,加入浸過米面的水浸1小時。 3.把適量的水放人小煲內煲滾,放下米及浸米的水煲滾,慢火煲成濃糊狀的爛飯,加入豆腐、魚肉攪勻煲滾,即可熄火。待溫度適合時,便可喂幼兒進食。 提示:煲爛飯時,當飯水漸于時要攪動,以免粘底。大人的菜若是豆腐蒸魚,蒸熟后便可揀給幼兒煲飯仔。如果是雞蛋蒸肉餅,也可以將肉餅弄碎,依照此法煲飯仔給幼兒進食,可免專為幼兒買菜的麻煩。 營養與功能:魚和豆腐都是蛋白質豐富的食物,而且容易消化。
水分對寶寶尤其重要,嬰兒體內的水分占體重的70%左右,而嬰兒期的新陳代謝速度非常快,是成人的幾倍,所以嬰兒體內的水分易于流失。現在取暖條件越來越好,基本上家家都有暖氣、空調,造成室內溫度過高,使孩子就像生活在炎熱的夏季,而有些家長還生怕凍著孩子,不僅給孩子穿上厚厚的棉衣,還將棉被蓋得嚴嚴實實,甚至用電熱毯給嬰幼兒取暖,在這種情況下,極易使孩子脫水。仔細觀察嬰幼兒有沒有脫水,及時給予適當的水分和電解質補充和治療是很重要的。 判斷寶寶是否缺水,可根據前囟、眼窩、皮膚彈性、循環情況和尿量等臨床表現來判斷,并可估計脫水程度。若患兒精神稍差,略有煩躁不安,皮膚稍干燥,彈性尚可,眼窩和前囟凹陷,哭時有淚,口唇黏膜略干,尿量稍減少,此時為輕度脫水,失水量為體重的5%;若患兒精神萎靡或煩躁
提前了解下面這些問題中的小細節,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你就可以更從容一些。 1一天之中什么時候喂比較好? 選擇寶寶心情愉悅的時候。 最好是在喂奶前,因為寶寶在肚子餓的時候,比較有興趣接觸新食物。 2第一加輔食,吃什么、吃多少比較好? 通常醫生會建議,使用強化鐵的米粉,作為寶寶的第一口輔食。 第一餐可以用1平勺米粉,加4勺溫開水(約70℃)沖調。加水以后,先放30秒,讓米粉充分吸水以后,再向同一個方向攪拌。理想的沖調好的米粉是用勺子舀起來傾倒時像煉乳狀流下,如果像滴水狀就太稀,難以流下就太稠了。 3怎么喂給寶寶吃? 最好是將輔食盛在碗內,用勺子來喂,讓寶寶逐漸適應大人的飲食方式,并且學習吞咽。喂的時候,可以把勺尖放到寶寶的上下唇間,不要急著往里送,耐心等寶寶自己咬勺。 可以給寶寶準備可愛的專用
上篇文章中提到了不要過早給寶寶喂輔食的問題,文章篇幅有限,沒有細說,這篇文咱們說一下。 在嬰兒添加輔食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其他奶類的選擇。 母乳仍是嬰兒的首選食品,建議6~12月齡的嬰兒繼續母乳喂養,母乳如不能滿足嬰兒需要時,可使用較大嬰兒配方奶予以補充。 奶類應是6~12月齡嬰兒營養需要的主要來源,7~12月齡嬰兒仍應維持乳量每日在800ml左右,幼兒則乳類攝入量至少每日500ml。 2、循序漸進的引入其他輔食。 嬰兒第一階段食物是半固體食物,為特別制作的嬰兒產品或家庭自制的富含營養素的、泥狀(茸狀)食物,多為植物性食物,包括強化鐵的米粉、水果泥、根莖類或瓜豆類的蔬菜泥。 強化鐵的谷類食物因可補充鐵營養、易于消化又不易過敏,多為引入的第一種食物。 8~12月
四個月以后的小寶寶就可以試探性的開始逐步慢慢的添加輔食了,主要以湯羹、糊狀的食物為主,剛開始即使是寶寶很喜歡吃也一定不要讓寶寶吃的太多,一直在吃母乳或者奶粉的小寶寶對于其它的食物還不適應,吃多了會引起腸胃的不適應反應,第一次給寶寶吃輔食讓寶寶吃一兩口就可以的,等寶寶慢慢適應了再逐步添加。 下面的9種營養輔食非常適合四個月以后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吃。
給寶寶添加輔食以后,寶媽們都想著法希望給寶寶更多的營養,但是你知道怎么輔食搭配嗎?給孩子添加輔食,別用這些“致命”搭配! 給寶寶添加輔食,一般都是從4-6個月開始,隨著寶寶的長大,身體所需營養也在不斷增加,除了單純的母乳喂養,適當的增加一些輔食,可以幫助寶寶成長更加健康。 在發育階段,做到營養均衡是寶寶飲食中的一大重要原則,每一類食物的營養元素不相同,這也說明了在給寶寶增加輔食的時候,要注意多元化。同時,也得注意食物搭配原則,不能傷害寶寶。 小編為各位寶媽總結了一些容易出錯的搭配原則,各位媽咪多注意。 1.豬肝+西紅柿 豬肝有豐富的鐵質,具備了補血和增加礦物質元素的作用,西紅柿富含維生素。兩者如果一起吃,氧化還原后產生作用,破壞了原本的營養價值。 這是因為豬肝內的銅元素和鐵元素,會直接破壞西紅柿內的
原料:白色大米50克(粳米),紫米50克,芝麻10克,山楂糕20克,生山楂1個 制法: (1)芝麻炒香備用。山楂糕切成碎末,山楂洗凈去核切碎。 (2)紫米加水和碎山楂,一起入鍋,煮成軟爛的粥。 (3)把炒過的芝麻剁碎,撒進粥鍋中攪勻。 (4)把粥盛進小碗,上面堆上山楂糕碎,加一點糖桂花,或加半勺紅糖。 提示:紫米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氨基酸,還有含量很高的鐵、鈣、錳、鋅等多種微量元素以及各種維生素,紫米是自然的黑色食品,含有大量的淀粉、營養,與芝麻合用,能起到健腦的作用。
來自WHO(世界衛生組織)的相關數據表明,我國0-4個月的嬰兒生長發育曲線走勢良好,甚至超過國際標準,但4個月以后相當一部分嬰兒的發育低于平均水平。這和中國家長對輔食添加的認識不足以及營養搭配不合理等因素有關。 添加輔食要講究循序漸進 事實上,4個月以后的嬰兒,僅靠母乳或奶粉已不能滿足全部營養需要,應該重視輔食的添加了! 親親寶貝專家提醒:添加輔食一定要講究循序漸進! 1~4個月 從濃魚肝油到蛋黃 足月新生兒滿1個月,人工喂養兒15天,添加濃魚肝油滴劑1~2滴,到3個月時增至4滴,每天分2次給。2個月開始喂菜汁、果汁,先給1湯匙,以后逐漸增至2~3湯匙,上下午各喂一次 4~5個月,濃魚肝油滴劑從每天4滴漸增至6滴,分二次給。菜汁、果汁從3湯匙逐漸增至5湯匙分二次給。開始吃煮熟的蛋黃,從l/4只開始,將其壓碎放入米湯或奶中調勻后喂,等適應后逐漸
幼兒添加輔食都是從糊狀食物添起的,再慢慢向固體食物過渡,可有的孩子到了三四歲,不但不會自己動手吃飯,甚至連咀嚼都不會。鄭州一些幼兒園的保健老師反映,如今一些家長喜歡給孩子喂泥狀或打碎的食物,造成幼兒在關鍵時期缺乏鍛煉,影響咀嚼和吞咽固體食物的能力。 ●遇到芹菜、肉塊就吐掉 “寶貝,今天的菜不合你胃口嗎?”鄭州市管城回族區啟元特色實驗幼稚園幼教部主任李茜蹲下來問小班一個男孩,男孩午餐盒里的肉和芹菜幾乎沒動。男孩搖搖頭說:“咬不動。” 李茜說,現在像這樣的孩子“相當多”,這些孩子普遍喜歡吃豆腐、燉蛋、茄子、西紅柿、軟面條等柔軟食物,遇到肉塊、排骨、芹菜、胡蘿卜、蘋果等需要咀嚼的食物,就不吃了。 有的幼兒因咀嚼功能差,吃飯特別慢,每次吃到飯涼了還剩小半碗。 李茜覺得,孩子咀嚼功能差,究其根源
嬰兒吃的輔助食品不同于成人的副食,在遵循添加原則的前提下,應該符合以下幾點要求:食物品種多樣化,色、香、味俱全,正確的方法和順序。 首先,食物品種多樣化。不同種類的輔助食品所提供的營養素不同,當嬰兒已經習慣了多種食品后,每天給嬰兒的輔助食品品種就應多樣化。例如,當嬰兒已經習慣了粥和面條之后,兩者可以交替吃;嬰兒已經習慣了肝泥、魚泥、豆腐、蛋之后,上述食物可以穿插吃。讓嬰兒吃多種輔助食品,可以達到平衡膳食的目的,不致造成某種營養素的缺乏。物形狀多樣化 嬰兒每天的食物中應有流質(如果汁)、半固體(如小饅頭、稠粥、爛飯)等多種質地的輔助食品,以增進嬰兒的食欲,并讓他們適應不同烹調方法和質地的食品。 其次,色、香、味俱全。嬰兒的視覺、嗅覺已經充分發育,顏色鮮艷而又有香味的輔助食品能提高嬰兒的食欲。例如,胡蘿卜與青菜泥、蝦仁蓉與菜泥放在一起,黃色的燉蛋上加些綠色的菜泥,既好吃又好看。
對于一歲左右的小寶寶,能吃的食物已經很多了,這時候,媽媽可以學習為寶寶制作幾款美味又營養的輔食,本文就推薦四款經典的一歲小寶寶的輔食,媽媽們一起來學習下吧。 1、花豆腐 這道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和鈣、磷、鐵等礦物質。豆腐柔軟,易被消化吸收,能參與人體組織結構,促進嬰兒生長,是老少皆宜的高營養食品,雞蛋黃含豐富的鐵和卵磷脂,對提高嬰兒血色素和健腦極為有益。 原料:豆腐50克,青菜葉10克,熟雞蛋1個,淀粉10克,精鹽、蔥姜水各少許。 制作: (1)將豆腐煮一下,放入碗內研碎;青菜葉洗凈,用開水燙一下,切碎后也放在碗內,加入淀粉、精鹽、蔥姜水攪拌均勻。 (2)將豆腐泥做成方場合菜,再把蛋黃研碎撒一層在豆腐泥表面,放入蒸鍋內用火蒸10 分鐘即可喂食。 (3)菜的口味不宜過咸,以利嬰兒食用。
最怕辣過頭 近年來,香辣蟹火鍋、魚頭火鍋風靡,都是以辣椒、胡椒、花椒為作料。不過從健康的飲食角度講,過麻過辣都不足取。過麻會使唇舌失去知覺,反倒嘗不出食物的味道來;過辣會刺激胃黏膜引發急性胃腸病,還容易上火,引起口腔潰瘍、痔瘡等疾病。很多火鍋是以煮沸的油為湯汁的,再加上很多人又喜歡以葷菜為主料,這更加重了胃腸道的負擔,輕則消化不良,重則還會引發肥胖、脂肪肝等疾病。 專家支招:吃火鍋,不宜打“持久戰”。胃腸數小時連續工作,消化液分泌減少,長期如此,會導致消化功能紊亂。“速戰速決”不但可以減輕腸胃壓力,還能減少對辣椒、鹽和脂肪的攝入。每次控制時間,會讓人更加回味無窮! 把握涮的火候 所謂病從口入,任何時候衛生總是至關重要的頭等大事。千萬不能貪圖肉類食物的味道鮮嫩,把沒有完全燙熟
對于新手媽媽而言,大多在制作輔食的過程中把握不好調料的添加,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一定要學會正確的添加調味品,在此,專家就對此給出了詳細的指導,媽媽們趕緊學習下吧。 鹽: 中國營養學會對6個月以內的寶寶,鈉的推薦量是200毫克,換算成鹽是0.5克。一般輔食中原材料就含有少量鹽分,所有初期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完全可以不用加鹽。在10個月后再開始添加每天不超過2克的鹽。 糖: 糖吃多了會損害寶寶的牙齒,還會降低寶寶對甜味的敏感,而忽略其他的味道,造成厭食、挑食。但是甜味卻是寶寶最最喜愛的一種味道。所以年輕的媽媽們就要控制寶寶的食糖量,每天總量不多于半勺糖。 食用油: 寶寶輔食里添加的食用油首選植物性食用油,比如橄欖油。它不會對寶寶身體產生副作用,還易被寶寶吸收。寶寶6個月左右添加輔食時,每天可以用少量,2-3滴即可。 醬油: 醬油的添加最好在1歲
輔食添加順序 寶寶滿四個月后可以逐漸開始添加輔食,但由于寶寶消化系統發育的特點,輔食添加需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濃的原則,一開始最好先添加果汁、菜汁,寶寶適應后再開始添加米湯、蛋黃等。 1、先從低過敏、淡口味的食物開始嘗試。 2、一次只喂食一種新的食物,而且從少量開始喂起,食物的濃度也應該從稀到濃。 3、每一餐先從新食物吃起,不想吃了才加入已經吃過的食物,大約5—7天添加一種新食物。 4、6個月時添加米粉或者米湯,7—8個月左右添加五谷根莖類,并開始嘗試各種葉菜類和水果泥,8個月以后可以開始添加肉類。 寶寶輔食添加原則 寶寶輔食添加原則就是,添加輔食時應根據嬰兒的實際需要和消化系統成熟程度,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爸媽一定要有耐心,不能強迫寶寶一下子就完全接受輔食,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寶寶更不喜歡輔
輔食添加對每個小寶寶的成長都非常的關鍵,同時輔食添加也有很多關鍵詞,在這里,親親寶貝小編就把寶寶輔食添加的營養關鍵詞都列舉出來,以供媽媽們重點學習。 ■開始時間 通常來說,在寶貝4~6個月時開始添加輔食。因為在此期間寶貝腸道開始分泌淀粉酶,可以消化含淀粉的食物。所以過早添加輔食,容易給寶貝的腸胃帶來負擔。而過晚添加,會錯過寶貝嗅覺、味覺等的敏感期,造成日后添加輔食困難。 ■添加信號 輔食添加只是開始添加輔食的大致時間段,每個寶貝都有自己的時間表,在他準備好了的時候會發出一些信號告訴你,例如:寶貝的進食和排泄有規律;兩餐奶之間很快就感到饑餓;開始對奶以外的食物顯示出興趣,會伸手拿你盤子里的食物;會用舌頭壓住食物;看到大人吃東西,會模仿大人把嘴巴張大。如果給寶貝添加輔食時,對食物不感興趣或者持續拒絕,那說明寶貝還沒做好吃輔食的準備,這時,不要強迫寶貝吃,但添加最晚
給寶寶添加輔食不宜過早或者過晚,最好在寶寶4個月左右開始添加輔食,但這時候小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還不夠完善,在添加輔食的時候需要遵循相關的原則以及注意事項,那么,四個月的寶寶如何添加輔食呢?給4個月的寶寶添加輔食的原則有哪些呢? 四個月的寶寶添加輔食原則 1.由一種到多種的原則,開始不要幾種食物一起加,應先試加一種,讓寶寶從口感到胃腸功能都逐漸適應后再加第二種,如寶寶拒絕食入不要勉強,可過一天再試,三五次后嬰兒一般就能接受 2.由少到多的原則,添加輔食應從少量開始,待寶寶愿意接受,大便也正常后,才可再增加量,如果嬰兒出現大便異常,應暫停輔食,等正常后現以原量或小量開始試喂, 3.由稀到稠的原則,食品應從汁到泥,由果蔬類到肉類,如從果蔬汁到果蔬泥再到碎菜碎果, 由米湯到稀粥再到稠粥 4.應用嬰兒軟勺添加,不要放在奶瓶中吸吮,這樣也為孩子斷奶以后的進食打下
微信公眾號:寶寶營養輔食 每天一道小思媽媽親手制作的美味輔食 回復“目錄”,即可查詢400道輔食菜譜 40萬媽媽匯聚在此,期待與您同共分享 蘿卜羊肉燜飯 于是,我就想著這味道鮮美的蘿卜湯 可不能浪費,加上米飯一起做燜飯 豈不是營養,米味兩不誤 省下了炒菜的時間,用電飯鍋一鍋出 方便又快捷 配方:羊肉185g、白蘿卜180g、大米100g、大黃米20g、糙米20g 調料:蔥、姜、蒜 烹制方法:煮 參考月齡:14個月以上 難易程度:無難度 提示:適合對文中食材不過敏的寶寶。 * 做法 * 1. 準備食材:白蘿卜180g
銀耳含有17種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及肝糖。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白木耳中的銀耳多糖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有抗癌作用,具有補腎、潤肺、生津、提神、益氣、健腦、嫩膚等功效。孕婦早期食用,有利于胎兒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提高母體的免疫功能,強身健體。原料:銀耳50克,豆苗75克,雞油15克,鹽4克,味精、料酒各3克,水淀粉適量。制作:1、選擇質量好、無霉的銀耳,將銀耳用溫水充分泡發,去掉根,洗凈,用沸水浸燙一下,撈出,瀝干水分;豆苗取其葉,洗凈,用沸水焯熟。2、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清水,下鹽、味精、料酒,調好口味,放入銀耳燒2-3分鐘,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雞油,大翻鍋,盛入盤內,撒上豆苗即成。特點:此菜色澤悅目,清爽肥嫩,為滋補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