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光線照射充足,家長們常常帶寶寶外出進行戶外活動,一方面探索大自然的神奇,另一方面享受陽光帶來的溫暖。大家都知道,陽光是最好的維生素“活化劑”,人體皮膚中所含的維生素D3源通過獲取陽光中的紫外線來制造、轉換成維生素D3,它可以幫助人體攝取和吸收鈣、磷,使小朋友的骨骼長得健壯結實。對嬰兒軟骨病、佝僂病有預防作用。 說到這里,家長們就會提出疑問了:我的寶寶每天都曬太陽,還需額外補充維生素D嗎? 曬太陽的確是補充維生素D的重要方式之一,陽光可以提供人體需要的維生素D,因為太陽中的紫外線可以促使皮膚合成維生素D,讓寶寶每天曬曬太陽很有必要。但是,僅靠曬太陽,很難滿足寶寶每天對維生素D的需求。專家指出,嬰幼兒寶寶每日需要維生素D 400~800IU,如果需要靠日光浴來補鈣,那么至少要在陽光直射的情況下曬兩個小時的太陽才能達到需求量。 此外,寶寶皮膚嬌嫩
一般來說,在寶寶4個月大之前,媽媽的乳汁已經提供給寶寶足夠的鐵元素,但4個月后,就需要通過其他食物來給寶寶補充鐵元素了,那么,給寶寶補鐵吃什么好? 很多媽媽覺得自己的奶水充足,到了寶寶六個月都沒有給寶寶添加輔食。醫生說如果沒有及時添加輔食,引起體內缺鐵,血色素低,那么寶寶就會輕度貧血。下面一起來看看是怎么回事呢? 1.周歲之內的寶寶發生缺鐵性貧血,大多是由于未及時添加富含鐵的輔食而引起。因為寶貝長到4—6個月時,出生時從母體內帶來的鐵基本消耗掉,即使是母乳喂養的寶貝也難以供應上足夠的鐵。 2.寶貝的生長發育速度卻很快,需要大量的鐵。出生6個月后,如果此時還還沒有添加富含鐵的食物,就很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特別是人工喂養的寶貝。除此,早產兒因為提前出生,體內沒有儲存足夠的鐵,或雙胞胎體內的鐵比單胎兒少。也更容易發生貧血。 3.寶貝出現貧血后,會使身高體
在很多專家眼里,我們中國的孩子活得很簡單,只要生病了,那就是缺鈣了!好像吃鈣片比吃藥都頂用,其實并不是這樣的,今天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孩子缺鈣都有哪些癥狀: 一、孩子缺鈣有哪些表現! ▲睡眠質量不高不易入睡、不易進入深睡狀態,入睡后愛啼哭、易驚醒,入睡后多汗; ▲容易引發消化道疾病陣發性腹痛、腹瀉; ▲骨骼等疾病抽筋,胸骨疼痛,“X’型腿、“O”型腿,雞胸,指甲灰白或有白痕; ▲不愛吃飯厭食、偏食;白天煩躁、坐立不安; ▲發育遲緩智力發育遲、說話晚;學步晚,13個月后才開始學步;出牙晚,10個月后才出牙,牙齒排列稀疏、不整齊、不緊密,牙齒呈黑尖形或鋸齒形;頭發稀疏;健康狀況不好,容易感冒等。 ▲小兒缺鈣還時常出現食欲不振、精神狀態不好、抽搐、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等癥狀。
鈣是構成骨骼的主要原料,是孩子成長不可或缺的一種微量元素,那么如何才能知道孩子是否缺鈣呢?本文,親親寶貝小編就為廣大家長總結出,孩子缺鈣的一些癥狀,一起來參考下吧。 1、煩躁不安,常常不明原因哭泣,不容易入睡,就算入睡了也容易驚醒; 2、出汗比較多,即使天氣不是很熱,也容易出汗; 3、枕部脫發圈,后腦勺常會出現脫發的情況; 4、比同齡孩子更晚出牙; 5、囟門閉合遲,肌無力; 6、神情呆滯、表情少,動作和語言都比同階段的孩子落后; 7、前額高突,形成方顱。或常有串珠肋,各個肋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常壓迫肺臟,使寶寶通氣 不暢,容易患氣管炎、肺炎; 8、厭食、偏食也與缺鈣有關,人體鈣元素攝入不足,易導致食欲不振、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 9、出現濕疹也與缺鈣有關,常見于頭頂、顏面、耳后,伴有哭鬧不安,枕后及背部多流汗; 10、
大多數的媽媽都十分重視寶寶的補鋅補鈣等問題,很少關注維生素AD。其實,寶寶缺乏維生素AD,對身體會有很大的不利,在這里,親親寶貝小編就教你如何抓住好時機,給孩子有效的補充維生素AD,專家建議,一般來說,秋冬季節才是孩子補充維生素AD的最佳時機,請看下文詳細內容。 缺乏維生素AD對寶寶身體有哪些危害? 據了解,很多新媽媽只是單純的為寶寶補鈣,卻忽視了維生素AD的重要性。一項有關寶寶的調查數據顯示:在媽媽給寶寶額外補充的營養物質中,補鈣的比例最高,為82.4%。然而,單純的補充鈣質并不能有效促進孩子的成長發育,同時也要補充維生素AD,才能促進鈣的吸收,讓寶寶補鈣的功效事半功倍。 而寶寶缺乏維生素AD就可能導致鈣磷代謝障礙,嚴重影響寶寶的身體成長,尤其是在秋冬季節,寶寶室外運動量減少,不利于鈣質吸收,另外,維生素A也是嬰幼兒時期容易缺乏的一種維生素A,如果寶寶攝入不足的話,
親親寶貝小編友情提醒,微量元素鐵不足則會引發的寶寶缺鐵性貧血,但對于寶寶缺鐵性貧血還有一些其它的什么因素呢?一起來看看本文的詳細總結。 1、 寶寶先天儲微量元素鐵不足。如早產、雙胎、母親貧血,都會使新生兒儲鐵減少。 2、 寶寶生長發育快。寶寶從出生到1歲,生長發育最快,血容量增加迅速,微量元素鐵的需要量多,因而生長發育過快的孩子容易缺微量元素鐵,會引發貧血。 3、 寶寶的飲食中鐵缺乏。寶寶出生6個月后,從母體得來的造血物質基本用完,而母乳、牛奶含鐵很少,所以,不及時添加輔食,單純喂奶很易缺微量元素鐵。 4、寶寶患病。如慢性腹瀉等,微量元素鐵不能很好地吸收,而造成缺鐵。 引發寶寶缺鐵性貧血的幾個因素 發現寶寶貧血的癥狀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因此,癥狀輕微的常常被忽視,一般發現時常常已經是中度貧血。常見的癥狀有煩躁不安或精神不振,不愛活動,食欲減退,皮膚、
大家都知道,牛肉營養豐富,是補鋅補血的佳品,因此在寶寶的日常飲食中,媽媽們應該做一些牛肉類的飲食給寶寶,讓寶寶補鋅補血。 補鋅——牛肉 牛肉中富含鋅,每100克牛肉含鋅量為8.5毫克。鋅不但有益于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而且對免疫系統也有益,還有助于保持寶寶皮膚、骨骼和毛發的健康。缺鋅時,寶寶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神經發育也容易受到不利影響。 營養分析 牛肉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尼克酸等營養成分。牛肉所含的蛋白質中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很多;牛肉中還富含大量鐵和鋅,所以說它的營養價值很高。牛肉中的鋅比植物中的鋅更容易吸收,人體對牛肉中的鋅的吸收率為21%~26%,而對全麥面包中的鋅吸收率只有14%。 給寶寶補鋅補血的飲食推薦 牛肉蛋白質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味道鮮美,享有“肉中驕子”的美稱。牛肉除
當媽的,最怕聽到寶寶缺鈣、缺鐵、缺鋅,缺各種微量元素。講真,說寶寶缺鈣缺鋅缺啥啥的,一般都是亂說的。但缺鐵,甚至貧血的寶寶還真不少呢!很多寶寶都是在6個月體檢做貧血篩查時,才被發現缺鐵的。 這個話題咱之前也聊過,今天再好好給大家伙兒捋一捋。 為什么鐵對孩子那么重要? 鐵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極為重要。鐵參與血紅蛋白的合成,血紅蛋白在人體內負責氧氣的運輸和儲存,就是它讓我們的血液呈現紅色。 如果寶寶缺鐵,血紅蛋白就不能運送足夠的氧氣到身體的器官和肌肉。不僅會引起精神不振、煩躁不安、食欲減退等癥狀,嚴重的還會導致缺鐵性貧血,影響大腦發育,對認知發育造成損害。 可怕的是,即使寶寶缺鐵的程度還不到缺鐵性貧血,也可能對神經系統發育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對大一點的孩子,缺鐵還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應慢等,影響孩子在學校的表現。
給寶寶進行微量元素的堅持應該在寶寶半歲以后,每隔一年一次。因為六個月以內的寶寶一般喝母乳,不缺各種微量元素。而在添加輔食后,就應該及時進行微量元素的檢查。但是為寶寶檢查微量元素也有誤區要注意,來看看是哪兩個吧。 誤區一:缺少微量元素就是寶寶營養不良。 首先,媽媽們必須要知道,只有寶寶有了臨床表現后,醫生才會推薦進行微量元素的檢查。如果寶寶身體各方面良好,能吃能睡能玩,那么就沒有必要。所以家長們不必在看到檢測結果有不達標時,就過于緊張,認為孩子是營養不良,需要大補特補。因為孩子的營養是否不良,除了微量元素的檢測外,還跟孩子的身高、頭圍、胸圍、體重有關系。 另外,其實在精密的儀器在微量元素檢測時都會有偏差。例如寶寶對鋅的需求很大,多數寶寶在十五中攝取的鋅往往不能滿足身體的需求。所以缺鋅現象普遍,不必過于緊張。 誤區二:剪發和抽血檢測結果是一樣的。 很多給寶寶做
專家表示,補鋅元素可提高寶寶免疫力,因此媽媽們應該重視對寶寶鋅的補充,但同時親親寶貝小編提醒,媽媽不要盲目地補鋅補鈣,而要讓寶寶的飲食均衡,才會使各種營養比例適中。 鋅的真相 大量鋅的攝入可以抑制寶寶對銅和鐵的吸收,當鋅和銅比例大于10:1時,會導致寶寶缺鐵性貧血;鈣是我們平常飲食中攝入的最多的陽離子,鈣含量高會損害小腸對鋅的吸收,鈣的含量超過鋅的50~100倍時會影響鋅的吸收,寶寶每天鈣攝入200毫克時對人體鋅的吸收和平衡并沒有任何影響。 所以媽媽不要盲目地補鋅補鈣,而要讓寶寶的飲食均衡,才會使各種營養比例適中。 補鋅元素可提高寶寶免疫力 血清中的鉛、銅含量高,則鋅就會低;但鋅能抑制鉛在寶寶腸道的吸收,預防寶寶鉛中毒。 鋅還是大腦細胞成長的一個重要的原材料,可以增強大腦細胞的活力,維護寶寶大腦正常功能。 最佳食物來源 牡蠣、牛肉、動物肝
媽媽總為寶寶的健康操心,發現寶寶有些“枕禿”了、吃飯太少啦、長得不胖啦就聯想到了是不是我的寶寶缺鋅缺鈣了?或是媽媽抱著防范于未然的想法,索性給孩子先補起來。為了方便省力,有些媽媽們會選擇鈣和鋅復合制劑,難道鈣鋅同補效果真的會更好嗎? 對這種做法必須要打個“╳”! 還在這樣錯誤地鈣鋅同補的媽媽,趕快看下面這4條: 1、鈣鋅不可盲目亂補,均衡營養、戶外運動對于寶寶的成長更加重要! 2、營養素的復合制劑不建議給孩子使用,例如復合鈣制劑。 3、鈣和鋅都是2價元素,在機體內需要結合載體運送到全身吸收。載體的數量是有限的,平時處于平衡。當鈣和鋅同時進入體內,互相爭奪載體,造成缺乏的礦物質不能很好地吸收。缺乏維生素D不見得就缺乏鈣,復合制劑可能造成某種物質吸收過多。 4、通過食補給大月齡的寶寶補營養素。比如,常吃
親親寶貝小編提醒各位家長,對于孩子來說,如果缺乏某類微量元素,在不是太嚴重的情況下,其實食補才是關鍵,這也是最安全的,下面請看相關詳細內容。 兒童缺乏微量元素,與挑食、膳食不平衡有關。如果孩子真的缺乏某種微量元素,首選食補。 如缺鐵可多吃動物肝臟、血制品及肉類,并注意補充維生素C;缺鋅可多吃一些動物肝臟及貝類海產品;補碘可通過食用碘鹽、海帶等補充,另外要食用完整的食品,即未經精制或只經過部分精制的食品,做到食品多樣化。 盲目給孩子服用補充微量元素的保健品,非但機體可能不吸收,還容易出現各種微量元素間的相互抵抗問題,如鈣和鋅會影響鐵的吸收率,鐵也會降低鋅的吸收率,而且微量元素補充過量還可能使人中毒。 另外,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合理的膳食結構是保證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不挑食,比補什么都強。 親親寶貝小編推薦: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 補鐵:多吃動物肝臟、黑木耳
鋅是寶寶健康成長過程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之一,但對于寶寶來說,應該如何正確補鋅呢?專家提醒,要根據寶寶年齡來補鋅,下面請看相關詳細內容。 專家表示:根據寶寶年齡來補鋅!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鋅的日需量為:初生—6個月嬰兒3毫克;7-12個月嬰兒5毫克;1-3歲幼兒10毫克;孕婦20毫克;乳母20毫克;正常成人10-15毫克。 嬰兒補鋅靠母乳。至少母乳喂養嬰兒3個月,然后再逐漸改用牛乳或其他代乳品喂養。母乳中鋅的吸收率高,可達62%。尤其是初乳含鋅量高,平均濃度為血清鋅的4─7倍。 斷奶后輔加富鋅食品。如牛肉、羊肉、豬瘦肉、動物肝、花生、黃豆、胡蘿卜、牡蠣等。據測定,動物性食物的含鋅量高于植物性食物,且動物蛋白質分解后所產生的氨基酸能促進鋅的吸收,吸收率一般在50%左右;而植物性食物所含鋅,可與植物酸和纖維素結合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從而妨礙人體吸收,吸收率僅
鈣對孩子的成長發育很關鍵,所以聰明媽媽都知道如何正確的給孩子補鈣,但在這里,親親寶貝小編要提醒媽媽們的是,給孩子補鈣要注意一些事項,以便正確補鈣,比如以下這6個注意事項。 1、補鈣劑量是否足夠。 很多家長在給孩子補鈣的時候只知道孩子吃了鈣,而不知道吃了多少鈣。補鈣劑量不足不僅不利于孩子骨骼和牙齒的健康成長,還會讓孩子錯過補鈣的最佳時間,無法為骨骼“儲存”更多的鈣。 2、維生素D攝入是否足夠。 缺少維生素D,吃再多的鈣也吸收不了多少,骨骼內也不會沉積更多的鈣。所以在春夏季節應讓孩子多曬太陽,孩子的皮膚經日光照射后可以生成維生素D。而秋冬季節日光照射不充足,孩子戶外活動少,應注意額外補充一些維生素D,但每天補充的總劑量不宜超過800國際單位。 3、膳食是否有影響。 膳食中食鹽含量較高或大量吃高蛋白食物,會使鈣從尿中的丟失增多;高脂
圓圓已經6歲了,可是圓圓的身高卻很矮,在同齡人中間平均要矮將近10cm。看到圓圓都這么大了,還是長不高,父母十分的擔憂。最近圓圓的媽媽聽說孩子長不高,十有八九就是缺鈣導致的,于是圓圓媽媽就給圓圓買了兒童鈣片,每周還給圓圓專門喝3次大骨湯,認為這樣對圓圓身體長高會有很大幫助。可是在網上查詢之后,圓圓媽媽變得更擔心了,因為盲目補鈣的害處也很大,甚至還會危害到孩子的正常發育,圓圓媽媽真不知道該怎么辦為好。 案例剖析: 孩子缺鈣的害處是很大的,不但影響到孩子骨骼的正常發育,還會對孩子身體的長高帶來很大阻礙,于是不少父母總擔心孩子缺鈣,就盲目的給孩子補鈣,導致孩子出現了很多不適癥狀。其實鈣質只要能夠滿足孩子身體正常發育就夠了,一旦盲目的補充,反而會起到一些副作用,危害也是不容小覷的。那么盲目補鈣有哪些危害呢? 危害一、傷害消化系統
與孩子健康“鋅鋅相關”常識,家長知道多少?孩子到底缺什么,該怎么補?如何知道孩子是否缺微量元素?補充維生素D和補充鈣劑家長多很積極,因為面對撲面而來的兒科保健科普天天看,天天聽,基本上每個家長都是補維生素D和鈣劑的高手。 有關與孩子的鋅的常識和補充,大家就可能無從下手。有些科普也在誤導大眾,比如說化驗微量元素是坑爹,那有怎么確切知道孩子是否缺鋅呢? 鋅到底在孩子體內發揮什么作用。 1、鋅是構成人體內許多酶的重要金屬元素,包括孩子各種消化酶,堿性磷酸酶,羧肽酶有關,所以與孩子食欲,味覺,消化吸收都有息息相關。 2、鋅是組成孩子某些免疫細胞重要組成部分,鋅缺乏會導致孩子淋巴細胞,吞噬細胞的活性下降,免疫球蛋白生成減少,變得偷懶,自然孩子生病時對各種病菌入侵非常被動,病情也難以恢復。 3、鋅可以抑制某些腸道病菌作用,減少腹瀉發生。同時腹瀉了
寶貝6個月以后,來自媽咪的鐵質已經不能滿足生長發育需要,寶貝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給寶貝添加輔食要及時合理,以下三點媽媽們要牢記: 1、寶貝6個月時要加輔食,從吃蛋黃開始; 2、吃含鐵量高的食物,還要注意吸收率,動物性食物比植物性食物補鐵效果好; 3、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有助于寶貝吸收鐵質。 下面就為你介紹兩道為寶貝補鐵的小美食! 一、豬肝瘦肉粥 適用:8個月―1歲的寶貝 原料:鮮豬肝、瘦豬肉、大米、油適量、鹽少許。 制法: 1.將豬肝、瘦肉洗凈、剁碎,加油、鹽適量拌勻。 2.將大米洗干凈,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煮至粥將熟時,加入拌好的豬肝、瘦肉,再煮至肉熟即可。 二、四彩珍珠湯 適用:8個月―1歲的寶貝 原料:面粉、瘦豬肉、雞蛋、菠菜、紫菜,適量油、蔥姜末、鹽、醬油。 制法: 1.將面粉放入盆內,
補鈣是很多人都關注的千年難題,感覺是一輩子的課題,老年人要補鈣,孕婦要補鈣,在長身體的孩子當然就更應該補鈣了!不過,凡事都是“物極必反”!鈣雖然對寶寶的生長發育很重要,過量、或者錯誤的補鈣觀,對寶寶來說不僅無益,還可能會帶來一定的傷害哦。今天,就跟智慧媽一起來見證一下幾個關于補鈣的誤區吧! 誤區一:補鈣要趁早 正確:0-12個月寶寶無需額外補鈣 關于嬰幼兒補鈣,曾經有機構在北京做過一個調查,結果顯示,在被調查的218個家長中,有202人在給孩子補鈣,147個寶寶4個月前就開始補鈣,到6個月,高達86%的寶寶在補鈣。 補鈣真的是越早越好嗎?當然不是! 母乳是0-6個寶寶最佳的食物,無論媽媽的營養狀況如何,是否缺鈣,母乳都能給6個月前的寶寶提供充足的鈣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嬰幼兒營養指南》,嬰幼兒0~6個
. 1、巧克力和草莓牛奶。 如果孩子不愿意喝白色的純牛奶,你可以給他添加了其它味道的牛奶,雖然這些牛奶比一般牛奶多了一些卡路里,但是它們鈣的含量是相同的。 2、酸奶。 有很多味道和種類可供選擇,有盛在杯子里的酸奶,也有包裝在軟管里可以吸吮的酸奶;這里面總有一種是你的孩子會喜歡的。 3、奶酪。 所有種類的奶酪都富含鈣質,選擇那些含2%脂肪或低脂肪的種類以減少全脂肪和飽和脂肪的攝入。 4、松軟干酪。 可以單獨吃也可以混在孩子最喜歡的水果中一起吃。 提供其它含鈣的食物 5、含鈣橙汁。8盎司(約226克)橙汁所含的鈣(300毫克)相當于一杯牛奶中鈣的含量。 6、椰菜和深綠色有葉蔬菜。試一下不同的綠葉菜,如菠菜、羽衣甘藍葉、蕪箐甘藍以及芥菜;嘗試一下罐裝的、新鮮的、冷凍的等不同種類以及添加牛油來
親親寶貝小編友情提醒廣大家長朋友們,一定要重視起孩子的微量元素的檢查,因為這樣才能科學的為孩子補充微量元素,才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請看下文相關詳細內容。 微量元素包括鐵、鋅、銅、錳、鉻、硒、釩、碘等 先說鈣,一般孩子如果缺鈣的話,這個孩子會有脾氣比較煩燥,容易激惹,還有夜間睡覺不好,經常醒。另外睡覺的時候出汗出得特別多,這個孩子稍微嚴重一點,有疹禿,還有毛發長得不好,看著毛發比較干燥、枯黃。 孩子會有骨骼的改變,比如說內骨外翻,還有頭是方顱,如果特別厲害的話會出現雞胸,還有的癥狀像手腕、腳腕帶手鐲,還有孩子有O形腿。缺鈣特別厲害的話,診斷佝髏病或者輕度佝髏病,醫生給他進行相應的治療,如果這個孩子不矯正的話,有可能會出現肌體抵抗力低下,鈣缺乏會影響三大物質在體內的代營養物質出現障礙的話,會使體內免疫球蛋白合成水平下降。免疫球蛋白是對孩子免疫是有效果的。孩子反復生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