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氣寒冷,很多人會在冬季會長凍瘡,小寶寶也不例外。那么問題來了,想好要讓寶寶在冬季遠離凍瘡該怎么辦?一起來看看吧。
都說凍瘡的痛,只有得過的人才懂
一年中招,年年受苦
有數據統計我國有近2億人受到凍瘡的困擾,尤其以兒童、婦女和老年人居多。
得過凍瘡的人都知道,凍瘡容易長在臉頰部、耳廓、手指、腳趾等部位,皮膚呈暗紅色或紫紅色,摸上去局部凸起有個硬疙瘩,又痛又癢,后期還常會出現水皰潰瘍、糜爛、結痂等情形。
好不容易挨到天氣暖和終于愈合了,還留下一塊“凍瘡斑”。但來年冬天,凍瘡該長還是長,很難根除,這是為什么呢?
為什么會長凍瘡?
“濕”和“冷”的雙重刺激是罪魁禍首。
皮膚在遇到寒冷(10℃以下)、潮濕或冷暖急變時,局部小動脈痙攣收縮,血液流速減慢,久之血管麻痹擴張,小靜脈淤血,局部血液循環不良形成紫紅色水腫性紅斑,這就是凍瘡。
什么樣的人更容易長凍瘡?
同樣處于濕冷環境,有的人年年長凍瘡,有的人就不會,那么什么樣的人更容易長凍瘡呢?
☆ 平時久坐、缺乏運動,末梢血液循環不良者;
☆ 貧血、營養不良、體質差者;
☆ 手足多汗潮濕、鞋襪穿戴過緊者;
☆ 患心臟疾病、血管疾病以及內分泌系統障礙患者。
凍瘡重在預防
有些人長了凍瘡之后,就會年年長。因此,預防是關鍵,預防凍瘡的辦法記住這12個字:
保暖防濕
適當鍛煉
均衡飲食
1、冷天外出游玩,要給孩子帶好手套、帽子、圍巾或耳罩,鞋襪要選擇寬松保暖透氣的。如果雨雪天鞋底和襪子潮濕了要及時烘干,愛出腳汗的孩子要勤換鞋子和鞋墊;
2、當孩子們從寒冷的戶外進入室內時,不要立即用熱水袋或其他取暖設備捂手腳。最好給孩子換上溫暖干燥的家居服和鞋襪,讓孩子冰冷的手腳自行轉暖;
3、小嬰兒每天適當做被動操,大孩子可以選擇喜歡的運動項目,每天堅持半小時~1小時(不宜過久)的戶外活動有利于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機體的抗寒能力。
4、對容易長凍瘡的孩子,可以從夏季開始培養冷水洗臉、洗手的習慣,以逐步提高孩子的耐寒能力;
5、孩子的飲食要保證充足的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保證身體有足夠的熱量。
凍瘡的治療
每到冬季,網上就會有各種腦洞大開的治凍瘡偏方出來,建議不要隨便嘗試給孩子使用。特別是在網上走紅的“白酒泡花椒”之類的重口味方法,已被專業的皮膚科大夫出來辟謠過了,并沒有“治愈”凍瘡的效果。
治療以外用藥膏為主,如果輕度無破潰的凍瘡可使用多磺酸基粘多糖乳膏,目前在臨床上使用效果良好且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并有研究證明其療效優于以往的激素軟膏。
如果凍瘡出現水皰、有破潰的,應注意預防感染,局部可以外用抗生素軟膏。
稍大些能配合的孩子,也可以到醫院皮膚科接受紅外線理療幫助局部血液循環的恢復。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