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家庭條件越來越好,出門旅游已經(jīng)成了許多人經(jīng)常做的事情。那么問題來了,帶寶寶出去游玩需要注意什么?一起來看看吧。
現(xiàn)代人相當重視生活品質(zhì),很多家庭每周都會安排外出活動,不論是聚餐、逛街或是郊外活動等。但當家庭力有了新成員,提醒爸媽,規(guī)劃外出行程時,必須考慮嬰幼兒日常作息、行為能力、健康狀況及情緒狀態(tài)等細節(jié),才能讓每一次的親子旅游,留下最美好的回憶。
出門前先評估寶寶的生理狀態(tài)
常聽長輩告誡,嬰兒不滿4個月大別帶出門、還小容易被嚇到,其實都是有原因的!寶寶頸部發(fā)育約3個月左右才會逐漸硬挺,需要特別注意支撐力,否則相對較容易發(fā)生危險;而外在環(huán)境的聲音或光影變化等過度刺激,也可能讓寶寶晚上不容易入眠或睡眠品質(zhì)不好,甚至出現(xiàn)夜驚或夢魘。
出生不滿4個月須隨時滿足生理需求為要
寶寶0~3個月大時,多數(shù)的時間是在吃與睡中度過。尤其是喝母奶的寶寶,每2~3小時就要喂1次奶,加上母奶好消化、易吸收的特性,一天需要更換8~12片尿布,所以此階段若帶寶寶外出,要面臨寶寶隨時可能餓了、大小便或想睡覺等狀況,為了盡量不影響寶寶的作息,帶寶寶外出首要考慮的是:隨時滿足生理需求。
避免病菌傳染,少去人多、環(huán)境復雜的場所
新聞經(jīng)常出現(xiàn),月齡較小的寶寶感染了某些病毒,合并重癥,出生不久就住進新生兒監(jiān)護室,甚至死亡等報導。出生不滿3個月大的嬰兒與65歲以上的老年人,屬于免疫不全人群,較容易被病菌感染,且癥狀也可能較嚴重、病程較長。臨床上有些疾病發(fā)生在寶寶身上,當征兆出現(xiàn)時,可能已經(jīng)發(fā)展到很嚴重的階段,所以為降低感染風險,特別在某些疾病正處流行期間,外出應盡量避免人多、室內(nèi)空氣不流通的場所。
觀察寶寶行為能力發(fā)展與日常作息
一視二聽三抬頭,四握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發(fā)牙,十捏周歲獨站穩(wěn),是句瑯瑯上口的俗語,意味著大多數(shù)的寶寶在不同月齡時的能力發(fā)展狀態(tài),建議帶寶寶外出時,要先考慮他的行為能力發(fā)展與外出目的,像是想帶孩子去爬山,需要評估體力、腳程等,但如果只想讓他體驗山里的環(huán)境,聽蟲嗚鳥叫,就算寶寶還不會走路,爸媽也可以使用包巾或推車。此外,寶寶就像成人一樣有固定作息,外出時應將主要行程安排在他精神最好的時段,才不會因為肚子餓或想睡覺影響玩耍的品質(zhì)。
關于食的準備
寶寶1歲前不論是喂母奶、配方奶或準備輔食,都需要輔助工具,像是純母乳如果沒有適合的空間,需要準備哺乳巾;泡奶則要準備奶粉、奶瓶奶嘴,甚至是熱水等,外出必須做好萬全準備,避免寶寶沒得吃。一般而言,寶寶在4~6月大左右,可視狀況循序漸進嘗試輔食。
關于衣與住的準備
為什么每次帶寶寶出游總是需要準備一大包備品呢?網(wǎng)上有許多媽媽分享,帶寶寶外出,媽媽包必備物品清單。除了與吃相關的物品之外,需要準備的東西有一大部分是衣物,有經(jīng)驗的媽媽通常會建議多帶2~3套替換衣物。月齡較小的寶寶雖然活動量不大,比較不會因為流了滿頭大汗,而需要更換衣物,但此階段容易有溢吐奶的狀況,除了紗布巾或溢奶巾之外,替換衣物千萬不可少。此外,視不同季節(jié),也要考慮保暖、防曬、防蚊等狀況,適時攜帶外套、帽子等。
判斷寶寶冷熱以軀干體溫為主
不論待在室外或室內(nèi)環(huán)境,應隨時注意寶寶是否舒適,很多人以為寶寶手腳摸起來冰冰涼涼的就代表他太冷,其實判斷寶寶是否太冷或太熱應該以觸摸寶寶脖子后方、背部或胸口為主,因為寶寶的代謝較快、基礎體溫較高,其實比成人還怕熱。要注意的是,通常不滿3個月大的孩子,體溫中樞尚未發(fā)展成熟,體溫較容易受外在環(huán)境影響,加上末稍循環(huán)較差,四肢容易冰冷,可讓寶寶穿著襪子幫助保暖,但如果身體熱烘烘,應適時移開包巾、被子或減少衣服,千萬不要讓寶寶流了滿身汗,卻還是包緊緊。
重視防蚊與防曬
寶寶肌膚相當幼嫩,被蚊蟲叮咬后的膚況反應通常會較成人來得慘烈,為避免蚊蟲叮咬,可盡量避開蚊蟲經(jīng)常出沒的場所與時間,或是穿著長袖衣物,長袖衣物不但可防蚊,還能同時防曬。孩子不滿2歲時,防蚊防曬盡可能以物理方式為主,例如:長袖衣物、帽子或推車覆蓋蚊帳等,如需涂抹防蚊或防曬的相關用品,要注意寶寶使用后的膚況反應,最好選擇寶寶專用產(chǎn)品。
擔心寶寶外宿不習慣?
良好的睡眠是人體一天的活力來源,很多爸媽帶寶寶在外住宿,最怕的就是在不熟悉的環(huán)境下,寶寶無法安穩(wěn)入睡,就算外宿也要通過日常建立的睡前儀式,讓寶寶知道要睡覺了,并準備他平常睡覺習慣使用的被子。此外,最好可請飯店準備獨立的嬰兒床,如需要與成人或其他哥哥姐姐同睡,盡量不要讓寶寶被夾在中間,而是獨立睡在某一側(cè),床緣可用床圍保護寶寶的安全。記住,千萬別讓寶寶和成人共用棉被,避免厚重的被子蓋住寶寶的口鼻,發(fā)生危險。
關于行的準備
相信帶寶寶搭乘交通工具的爸媽們,不免擔心寶寶哭鬧或調(diào)皮搗蛋而影響他人,即使自駕出游也會擔心寶寶坐不住,吵著要離開安全座椅等狀況,其實只要做好準備,這些問題是可被克服的。帶寶寶外出前,從安排行程就要考慮親子雙方的需求,車程較遠時,最好每2~3小時能停車休息,讓孩子下車透透氣、動動身體,如擔心孩子坐不住,也要準備能夠吸引他的玩具,讓他有事做,不致因為無聊而吵鬧。
寶寶也會暈車嗎?
寶寶和成人一樣也可能會暈車,其癥狀也和成人相似,如精神不佳、食欲不佳、嘔吐等,若擔心寶寶暈車可事先至兒科門診咨詢,寶寶用的暈車藥和成人不同,會根據(jù)寶寶的月齡和體重,評估藥劑量。提醒父母,溫度計也是旅行不可缺少的重要備品。
寶寶一定要坐汽座嗎?
自駕車意外事故常聽聞寶寶沒有坐汽座、被彈出的安全氣囊重創(chuàng),而傷重不治等報導,為避免此類憾事,正確使用汽座能降低意外事故發(fā)生時對寶寶的傷害。
由于車子的起步和剎車時的力量,對月齡較小、頸部發(fā)育尚未成熟的寶寶而言,具有相當危險性。視寶寶月齡選擇合適的汽座不但能減少汽車行進中可能造成的傷害之外,也能讓寶寶躺坐更舒適,提高坐汽座的意愿。其實要讓寶寶坐汽座的習慣應從小養(yǎng)成,過程中,一定會經(jīng)歷寶寶哭鬧、不愿意坐等狀況,建議爸媽一定要堅持,否則讓孩子知道只要哭就可以不用坐,未來孩子愿意坐汽座的機率會更小。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