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擦傷了怎么辦?
發生在小孩子身上的大多數損傷都是擦傷或挫傷,也就是皮膚表面的一層被剝離了。如果挫傷涉及很大一片區域,就有可能引起出血,不過實際出血量也可能很少。
●挫傷的部位首先需要用涼水沖洗,沖掉皮屑,然后再輕輕地用溫水和肥皂清洗。避免使用碘酒或其他抗菌溶液,它們不僅沒有什么治療價值,還有可能增加孩子的疼痛和不適感。
●如果放著不管,大部分挫傷都會很快結痂,而且很多人都認為這是最佳的自然恢復方法。但實際上,結痂反而減慢了恢復的過程,并導致更嚴重的瘢痕。對于大一點的滲出性病灶,應該涂一些抗生素藥膏,然后用無菌紗布覆蓋。覆蓋用的東西可以在當地藥房買到,例如創口貼或獨立包裝的無菌紗布(卷在一個卷軸或貼在黏性紙上)。抗生素藥膏同時還可以防止紗布黏到病灶表面以免損傷處在愈合過程中被感染。最好將繃帶留在病灶處直到病灶愈合——換衣服的時候可以取下來。包扎的時候注意檢查,確保不會造成手指或腳趾處過緊從而影響血液循環。
●一些服裝是用無紡布做成的,這種材料不太容易粘到病灶上。每天給孩子換衣服的時候應該檢查一下傷口,看看傷口是否干燥或者變得更加濕潤。如果在嘗試移走繃帶的時候發現它已經貼到了皮膚上,可以用溫水泡一泡再揭下來。
●大多數傷口需要包扎2~3天,但是孩子很有可能不愿意這么快就把繃帶取走,因為小孩子總是視繃帶為一種代表英勇的徽章或獎牌。只要保持繃帶干燥、潔凈,而且每天都例行檢查傷口情況,松松地把繃帶留在孩子身上也無妨。
●如果你不能將孩子的傷口清洗干凈,或者發現傷口上有污物或膿液滲出,紅腫及傷口周圍組織觸痛的情況加重,甚至孩子開始發熱,應該咨詢兒科醫生。這些都是傷口有可能被感染的征兆。如果必要的話,醫生可以在給孩子清洗那些你不能處理的污物和皮屑的時候,用一種局部麻醉藥來預防可能發生的嚴重疼痛。如果傷口感染了,他有可能為孩子開一些口服抗生素或抗生素軟膏或抗生素霜劑。
切割傷、撕裂傷以及出血
切割傷或撕傷是一種從皮膚表面到皮膚深部組織均裂開的損傷。因為這種傷口比擦傷要深,它們更容易出現其他問題,例如流血,并且還有可能損傷神經和筋膜。下面這套簡單的指導原則可幫助你預防孩子出現嚴重的出血和其他問題,例如在切割傷后出現的瘢痕。
1.按壓。
幾乎所有活動性出血都有可能通過使用一塊干凈的紗布或衣物直接按壓受傷部位5~10分鐘而得以止血。這種操作中最容易出現的錯誤是:在血還沒有止住前就偷偷揭開紗布看看傷口的血有沒有止住。這樣做有可能引起更嚴重的出血或形成一個血凝塊,從而使得在后續的按壓中更難止血。如果在按壓結束5分鐘后,流血再一次開始,就重新給孩子按壓一次,并給醫生打電話。除非接受過完整的培訓,不然不要在胳膊或腿上綁止血帶或繩子來試圖止血,因為如果它們留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太長,就有可能引起嚴重的損傷。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