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身處人多的辦公室,你也可以很好地保養頸椎,比如利用工間休息練習一下頸椎操:端坐,全身不動,單頭部運動,分別做低頭、抬頭、左轉、右轉、前伸、后縮;順、逆時針環繞動作。每次堅持 5 分鐘,動作要輕緩、柔和。
此法可以緩解頸椎壓力,讓頸椎得到放松,預防頸椎病。
雙手拇指分別放在額部兩側的太陽穴處,其余四指分開,放在兩側頭部,雙手同時用力做對按揉動20至30次。
按摩效果:可以緩解因為頸椎病引起的頭部充血,來達到振奮精神、清腦明目。
雙手五指微曲分別放在頭頂兩側,稍加壓力從前發際沿頭頂至腦后做“梳頭”狀動作20至30次。
按摩效果:緩解因為長期伏案工作引起的頭部不適,促進血液循環。方法簡單適用于上班族。
用兩手拇指分別按在同側風池穴(頸后兩側凹陷處),其余手指附在頭的兩側,由輕到重地按揉20至30次,直到出現酸脹感,繼續按壓30秒到1分鐘后,再局部揉。
按摩效果:適用于由頸椎問題引起的高血壓以及睡眠不好的人。疏風散寒,開竅鎮痛。
將手上舉置于頸后,拇指放置于同側頸外側,其余四指放在頸肌對側,雙手用力對合,將頸肌向上提起后放松,沿風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至30次。
按摩效果:適用于頸椎勞損,出現的頸椎疼痛,來達到解痙止痛,調和氣血的效果。
以中指指腹按于對側肩井穴(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筋肉處),然后由輕到重按壓10至20次,兩側交替進行。
按摩效果:
肩井穴是足少陽膽經的一個穴位,所在處肌肉豐富,淺層的斜方肌,中層的菱形肌、肩胛提肌,深層的豎脊肌等縱橫交錯。因此這里的經脈也與其他部位不同,存在著相互交錯的現象。當人體緊張疲勞或感受外邪時,這個部位周圍的肌肉就會痙攣疼痛,使整體頸肩背部出現明顯不適。因此,按摩肩井穴可以對肩部的肌肉疼痛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按摩肩井穴能夠通經活絡,散寒定痛。
四指并攏放于上背部,用力反復按摩大椎穴(位于后頸部頸椎中最大椎體下方的空隙處)各20至30次,至局部發熱為佳,兩側交替進行。
按摩效果:在后背正中線上,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第八頸神經后支及第一胸神經后支的內側支;頸橫動脈分支。主治脊背強急。能夠疏風散寒,活血通絡。
用拇指尖放在內關穴(掌橫紋以上2寸,兩肌腱之間),中指放在對側的外關穴(內關穴對面),同時對合用力按揉0.5至1分鐘,雙手交替進行。
按摩效果:此穴具有清熱解表、通經活絡的作用。多用于治療頸椎病、落枕、偏頭痛、肋間神經痛、上肢關節痛、肘部疼痛等。能夠寧心通絡,寬胸行氣。
將拇指指尖放在另一手的合谷穴(即虎口處),拇指用力掐揉10至20次,雙手交替進行。
按摩效果:此穴具有鎮靜止痛、通經活絡、清熱解表的作用。多用于治療頸椎病、落枕、腕關節痛,以及手臂麻木、疼痛,腰扭傷等。能夠疏風解表,開竅醒神。
1、頸椎骨折、脫位和頸椎嚴重畸形、環樞椎發育畸形。
2、嚴重高血壓、動脈硬化癥及有嚴重心臟病、老年性骨質疏松。對老年人特別是有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臟病等患者更要禁忌做用力轉動頭頸部的動作。國內外已有文獻報道對頸部做牽拉、旋轉等手法后引起中風、椎動脈假必動脈瘤及頸內動脈閉塞致死的病例。
3、頸椎嚴重骨質增生或椎體間有骨橋形成者。
4、頸椎椎管嚴重狹窄及椎間孔明顯狹窄。
5、頸椎骨有結核、腫瘤等疾病。
6、頸部有急慢性炎癥、粘連性蛛網膜炎或脊髓變性。
7、骨、關節、椎管及軟組織腫瘤引起的頸肩痛。
8、骨關節結核。
9、化膿性感染疾患如化膿性脊柱炎、硬膜外膿腫、化膿性肩關節炎、頸肩部有峰窩組織炎、膿腫及皮膚有癰、癤、毛囊炎等皆不宜用按摩治療。
10、有鼻咽部炎癥、上呼吸道感染時絕對禁止做頸部屈伸或旋轉之按摩手法。因上述部位有炎癥時,與鼻咽部毗鄰之頸椎關節囊亦可發生水腫而使韌帶關節囊松弛。頸椎關節突本身骨性結構又不夠穩定,在大幅度被動外力下極易發生頸椎半脫位或全脫位,進而造成脊髓甚至外傷后引起延髓之水腫醫`學教育網 搜集整理,后導致病人截癱或死亡。故對所謂有傷風的病人發生落枕時,對頸部切勿做大幅度之旋轉或屈伸之按摩治療手法,當然局部輕揉一類的手法還是允許的。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