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性皮炎,與精神緊張有關。如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生活不規律,過度疲勞以及日曬。在多汗、飲酒、瘙癢摩擦等情況下,常常引起病情加重。
發病起始階段,該病僅僅表現為皮膚瘙癢,而無皮疹發生。經常瘙癢或摩擦后,便會出現丘疹,呈多角形,散在分布,歷時稍久,丘疹逐漸增多而密集融合形成皮膚增厚,即典型苔蘚樣病變之斑片。對于這種病,有6種方法可防治:
1、生活規律有序,不吸煙,少飲酒,避免食用刺激性和辛辣食物。不要用搔抓、摩擦及熱水燙洗等方法來止癢。
2、有神經衰弱癥狀及瘙癢劇烈時,可用些鎮靜劑和抗組織胺類藥物,如選服腦益嗪、賽庚啶、酮替芬等。
3、封閉療法有時療效較好,如用皮質類固醇或苯海拉明局部封閉,當歸液作穴位封閉。
4、局部外用制劑,如皮炎平霜、膚樂乳膏、皮康霜等皮質類固醇軟膏或霜劑;另外可用皮炎寧酊、膚爾舒酊、樂膚液等皮質類固醇酊劑和水劑;還可用5%~10%黑豆餾油膏、松餾油膏等。
5、物理療法,如應用液氮局部冷凍,或礦泉浴治療,能收到一定療效。
6、根據病癥還可服用中藥治療或針灸療法,均有較好療效。
以上對胎兒是不會有影響,目前還可以外用尿素軟膏治療。
此類疾病為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輕者可令患者瘙癢不止,重者可造成嬰兒胎死腹中,因此千萬不可小視。如果一旦發現自己患有皮膚病,應立即到醫院檢查治療,切不可盲目自治。
妊娠瘙癢癥即為妊娠肝內膽汁淤積癥,表現為在妊娠中、晚期出現瘙癢,或瘙癢與黃疸同時共存。特別在胸部、腹部、下肢更為敏感,嚴重的還會出現紅色的丘疹。妊娠癢疹多于妊娠3~4個月發生,一般于產后3周內自行消退,而妊娠皰疹于妊娠3~6個月發生,數天后可出現紅斑、丘疹、水泡等損害。這都是因為膽汁淤積,使得胎盤的絨毛間隙變窄,影響母體與胎兒之間的物質交換和氧的供應,會造成胎兒宮內發育遲緩,胎兒出生體重低于同孕齡的新生兒體重,早產、死胎、死產,使圍產兒死亡率增加。該疾病及早診斷、治療十分重要。當然,分娩之后皮疹和肝內膽汁淤積癥就會自然消退,但是再次妊娠時,重復發生的機會仍然較高。孕婦應盡量穿棉制品內衣,化纖衣物會刺激皮膚,導致癥狀加重。同時應注意皮膚的清潔,不用堿性浴皂,切勿抓破皮膚,以防止繼發感染。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