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期,小兒腸套疊是最為常見的一個急腹癥。
什么是小兒腸套疊?
腸套疊是指一段腸管套入了和它相連的腸腔內,引起腸內容物的通過障礙,形成腸梗阻。腸套疊多數發生在嬰兒期,特別是4-10個月寶寶身上最為多見。在寶寶2歲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的幾率也逐年減少。
小兒腸套疊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病,但是多在春末夏初階段發病率最高。一般推測,可能與此期間人體上呼吸道容易受到病毒侵害有關系。
小兒腸套疊的表現癥狀
陣發性哭鬧
小兒腸套疊多可見于健康肥胖的寶寶突發的哭鬧不安,而這個哭鬧有陣發性的規律。一般寶寶在安靜5-10分鐘后又會出現哭鬧不安,這個會持續10-20分鐘,以此反復。寶寶在哭鬧時會手腳亂動,面色呈現蒼白,飲食不佳,拒絕進食,表情痛苦。
腸套疊之所以會出現陣發性的哭鬧,是因為腸部的蠕動會讓套入腸腔的那部分腸更向前推進。腸系膜被牽拉,腸套鞘部產生強烈收縮而引起的劇烈腹痛。當這一蠕動波過去以后,寶寶又會變安靜。因此,養育人對此要有清楚的認知。
小兒腸套疊還有一個早期癥狀,就是在孩子出現陣發性哭鬧開始不久后,會出現嘔吐的情形。嘔吐物可以是孩子吸入的乳汁,消化過的乳塊或者進食的其他食物。嘔吐頻繁后,可能會出現嘔吐膽汁類物。有的嘔吐長的,在1-2天后還會吐帶臭味的腸內容物。陣發性哭鬧和頻繁的嘔吐是九成小兒腸套疊患者會出現的癥狀。
便血
便血一般在寶寶發病6-12小時后,早的會在病后3-4小時出現。之所以腸套疊會出現便血,是因為腸套疊時,腸系膜被嵌入在腸壁間,發生血液循環障礙而引起黏膜滲血、水腫與腸黏液混合在一起而形成暗紫色膠凍樣液體。
如果懷疑寶寶是腸套疊,那么需要馬上去就診。不要再去門診掛內科或者小兒科,因為耽誤不得,最好直接急疹就醫,直接和醫生說孩子好像是腸套疊,醫生會先進行排查,做出及時治療。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