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出生之后大多數都會有黃疸情況,以皮膚、粘膜及鞏膜黃染為其特征。通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兩種,其病因復雜,重度的病理性黃疸可導致膽紅素腦病(核黃疸),甚至帶來嚴重的神經系統后遺癥。
新生兒出生后體內的紅細胞破壞多,每日生成的膽紅素遠高于成人,而其處理排出膽紅素的能力又相對較弱,所以膽紅素容易堆積,從而出現黃疸。
2. 黃疸對寶寶的傷害有多大?大部分新生兒黃疸程度都比較輕,一般不會對身體造成什么傷害。當黃疸嚴重時,過高的膽紅素容易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部,與神經細胞結合后破壞中樞神經系統,并把腦組織染黃,這就是兒科醫生最擔心的膽紅素腦病了。由于腦神經細胞比較脆弱,一旦破壞,就無法修復,甚至可造成智力低下、癱瘓、耳聾等。
3. 新生兒黃疸如何治療?①大多數新生兒黃疸都不需要治療,充分喂養,增加胃腸蠕動,促進膽紅素從大便排泄可使黃疸加快消退。簡單說來,就是“多吃多拉,有助退黃”。
②如果寶寶黃疸情況確實比較嚴重,則需要積極進行醫學干預。可采用光照療法,光照治療是一種通過熒光燈照射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輔助療法。如果經過光照療法后膽紅素水平仍持續升高,尤其是有膽紅素腦病的早期表現時,就需要采用換血治療。
從中醫角度出發,黃色是脾的本色。黃疸最先表現為小便和眼睛,又與肝相關,是中焦濕熱和肝膽濕熱共同導致了新生兒黃疸的發生。如果黃色鮮明如橘子色是熱重于濕,屬于陽黃。如黃色晦暗如煙薰是濕重于熱,屬于陰黃。因此,從其病因入手,從調肝脾入手是治療新生兒黃疸的關鍵。新生兒黃疸的治療重點在疏肝利膽、健脾化濁、清利濕熱。
為此,我科開展了中醫特色護理項目——陽黃手指按摩操,有效降低新生兒黃疸。
手指按摩的操作手法
補脾經、泄肝經、泄心經、清大腸各100次,摩腹50次。若大便干,則補脾經減為50次,泄肝經、清大腸加至200次,采用順時針揉腹;若大便爛,則逆時針揉腹,補脾經增加至200次,泄肝經減為50次,補大腸200次。
【補脾經】
拇指外側緣 操作:拇指彎曲,往向心方向推。
【泄肝經】
食指掌面 操作:食指伸直,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
【泄心經】
中指掌面 操作:中指伸直,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
【推大腸】
食指橈側緣,食指端至虎口呈一直線。 操作:由食指端直推向虎口為補,稱補大腸;反之為清,稱清大腸。補大腸和清大腸統稱為推大腸。
【摩腹】
可以寬胸理氣,讓孩子神安氣寧,從而消化順暢。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