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了這個家付出這么多,可到頭來他為什么會拋棄我?!
為了孩子,我省吃儉用,幾乎所有精力都花在了他身上,可是這孩子為什么不聽話,還不爭氣?!
在婚姻中,似乎女人的付出和犧牲常常得不到回報,老公和孩子也不領情,甚至還有怨言,到底是哪兒出了問題呢?
01
付出、奉獻、犧牲,聽起來正向積極且高大上,然而,在家庭中,付出背后的期待是得到更實質的回報,潛臺詞是“你欠我的”。
為了讓兒子上重點學校,小琴每天早出晚歸,省吃儉用;兒子的早餐營養豐富,可小琴啃著饅頭吃咸菜;為了陪兒子上輔導班,小琴幾乎犧牲了業余時間。老公覺得沒必要把日子過成這樣,小琴卻說,“你要能爭口氣,我至于這樣嗎?”還對兒子說:“媽這可都是為了你,只要你好好學習,媽媽受多大的苦都愿意。”
為了不辜負媽媽的期待,兒子一直很努力,成績也不錯。但是,在他稚嫩的臉上卻很少看到小孩子陽光般的笑容。中考時,由于過度緊張而失利,原本打算考重點高中的他,勉強進了一所普通學校。
表面上,小琴為兒子犧牲了很多,而實際上,她是在控制兒子。在這種關系中,兒子會持續地處在一種“負疚感”中,不完成媽媽的期待,就覺得對不起媽媽。
因此,他不得不放棄很多自己真正的需要。比如作為孩子天性中隨性甚至懶惰的需要等等。久而久之,他離自己的內心越來越遠,也離快樂越來越遠,甚至會發展出心理問題。小琴的兒子就因為心理素質不好,關鍵時刻才掉了鏈子。小琴的自我犧牲無疑事與愿違。
與小琴不同,小冉為家庭的付出沒有半點兒控制的意味,而是做得心甘情愿,殼即便如此,她也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結婚半年,小冉就懷孕了,兒子出生后,老人年紀大,沒法帶孩子。小冉毫不猶豫地辭掉了大有發展的主管職位,做起了全職媽媽。為了讓當時正在事業發展期的老公安心工作,小冉還主動承擔了所有的家務。
一晃幾年過去了,小冉從當年的職場麗人熬成了如今的菜市場常客。不過,眼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活潑又聰明,老公的事業也越來越好,小冉的心里很滿足。
直到看到老公手機里那條曖昧短信,小冉的世界整個被顛覆了。本以為夫妻這么多年,早已惺惺相惜,誰知他竟坦然承認和另外一個女人走到了一起,理由就是他和小冉沒有共同語言。
或許在外人看來,小冉的老公是個負心漢,但往深里想,像小冉一樣的女人,她們的付出滿足的都是親密關系中的外在需求,比如穿衣吃飯,帶孩子做家務。但她可能從未想過去關注對方內在精神層面的需求,所謂的惺惺相惜不過是小冉的幻想而已。當她忙于柴米油鹽的時候,心卻似乎和老公越走越遠了。
除此之外,女人的付出和犧牲有時會讓家人感到強烈的壓迫感。自結婚以來,大到買房裝修,小到洗衣做飯,沒有歐雅不操心的。每天早上,兒子和老公還呼呼大睡的時候,歐雅就開始準備一家人的早餐,晚上輔導孩子也是兢兢業業。
看起來,娶了這樣的女人應該是享福的。可不知為什么,老公和兒子卻總是和她對著干,不是嫌飯不好吃,就是嫌她太嘮叨。有一次竟然因為一點兒小事而大打出手。
歐雅的經歷驗證了一句經典的話――費力不討好。
為什么會這樣呢?歐雅的付出已經侵犯了別人的界限,事無巨細的操心勢必事無巨細的控制。無論買房裝修,還是孩子上學,這都是家里人需要共同參與、共同商量來完成的。但是,歐雅卻總是全權做主。她付出了時間、精力,但也剝奪了別人做決定的權利。老公和兒子似乎站到了統一戰線和她對著干,這無疑是在維護和爭取自己的權利啊。
02
那么,付出型女人該如何走出關系的魔咒呢?
1 將視野暫時從家庭中移開
既然付出總是得不到回報,甚至得不償失,不妨暫時將視野從家庭中移開,投入更廣闊的世界中。
2 正視自己的需要并合理表達
付出型女人在親密關系中,應該嘗試著說出自己的感受,表達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以一種變形的方式去表達。
擔當。
3 走近家人內心,真正關注家人的需要
理解和關注別人內在真正的需要,并在這個層面上和別人去做連接,這是很多付出型女人需要修煉的功課。
家庭關系沒有完美的,大多數時候,是在彼此協調平衡的過程中往前推進。如果這個過程中,彼此之間是忽視、控制、壓抑、指責的關系,那么,總會因某個契機而出問題。
當然,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出現問題也是一件好事,說明關系的平衡被打破,要求家庭成員之間做出改變,在一個新的層面上,建立新的、更高級的平衡。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