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一個月左右的寶寶最容易夜哭,夜夜啼哭不僅驚擾寶寶好夢,也讓本就乏累的寶媽更加心力交瘁。這元兇就是——腸絞痛。
對于腸絞痛,父母最痛苦的大概就是:我們始終不能放心的認為它就是腸絞痛,連醫生也不敢跟你確診,沒有檢查和病理證據做支持,僅憑癥狀,他們只能說“也許是”,所以我們始終放不下另一層顧慮:是不是還有尚未發現的其他疾病原因?只有真的過去之后,我們才敢舒一口氣:原來真的只是腸絞痛。
今天小編就跟大家扒一扒嬰兒生命中最難以解釋的現象之一——腸絞痛。
什么是嬰兒腸絞痛?
腸絞痛,又稱腸痙攣,多發生在晚上,孩子哭鬧不止,不得安慰,搞得家長也十分煩惱和狼狽。孩子出生后2~4周的時候最常見,一般生后6周達到高峰,可以哭鬧達到3小時,到3~4個月發作時間有所縮短、逐漸緩解。
腸絞痛多在晚上加重。有的時候看著孩子的小嘴似乎在尋找媽媽的乳頭表現十分饑餓的樣子,給他吃奶他卻拒絕。
發作原因目前并不是特別清楚,一部分專家認為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對刺激過度敏感所致。也有可能是(母乳喂養兒)對媽媽吃的食物敏感、或者吃配方奶對牛奶蛋白過敏所致,或者確實為疾病所致。
如何區分腸絞痛與正常哭鬧?
看月齡
腸絞痛一般在寶寶出生后2周(早產寶寶可能會推遲)后出現, 一般3-4月會停止。
看發作時間
幾乎每天都在特定的時間段(尤其傍晚或凌晨)發作。
看哭鬧時間
哭鬧每天超過3小時,每周有3天以上,且這種情況持續了3周以上,腸絞痛的可能性很大。所以,不要一聽寶寶哭鬧多就覺得是腸絞痛,也許第一個條件就能被排除哦。
看“癥狀”
1、不能被安撫:寶寶在沒有明顯生病表現的情況下,出現無法控制、無法安慰的煩躁和哭鬧,基本家長做什么都不能完全止住。也許越喂奶哭的越厲害,而且逗哄、玩具、抱著溜達都沒有什么效果,直到幾個小時之后,體能耗盡沉沉睡去才算作罷。
2、其他時間精神狀態良好:除了發作期間,白天以及其他時間都沒有精神萎靡或無精打采。
3、哭聲異常:雖然說哭是小寶寶的常態,但是腸絞痛的哭是非常不一樣的,比餓了、困了、拉了、尿了的哭聲更急促、更尖銳,與其說是哪里痛,不如說是一種情緒的發泄。寶寶哭鬧時蜷縮身體、雙手握拳、腹部肌肉收緊,就像是突然被人掐了一把,或者突然被什么嚇到一般。
大約40%的嬰兒會出現腸絞痛,這在醫學界依然是個謎,沒人知道引起它的具體原因,除了哭鬧,無論做什么檢查,都查不出任何器質性的病變。也沒人知道為什么有的嬰兒會發生,而有的不會。
寶寶出現腸絞痛時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 對于母乳喂養的寶寶,媽媽可以避免進食一些有刺激性的食物,如咖啡、茶、洋蔥、卷心菜等;如果是吃奶粉的寶寶,也要注意是不是對牛奶蛋白過敏,建議改換水解奶粉嘗試喂養。
如果這樣處理后腸絞痛有所緩解,說明以上的判斷正確。母乳喂養的媽媽要注意不要吃一些容易引讓孩子引起過敏的食物;吃奶粉的寶寶要喂水解奶粉。
● 不要讓孩子吃的過飽、過涼或者吃進氣體過多,以免刺激腸道,引起腸絞痛。
● 一旦發生腸絞痛,家長可以抱起孩子,摟住孩子輕輕搖動孩子四處走動;也可以給孩子順時針按摩腹部或者溫毛巾熱敷腹部;也可以讓孩子俯臥在大人的膝部,家長輕輕按摩孩子背部。以上幾種方法都有助于緩解腸絞痛。
● 如果孩子哭鬧不止同時伴有嘔吐、面色不好、腹部比較緊張、有腸型或者摸著有包塊、長時間不解大便或者大便呈果醬樣,就要及時去醫院就診,以免貽誤病情。
● 用瓶子裝溫熱的水,并裹上毛巾放在自己的肚子上,讓寶寶趴在上面。(注意水溫不要太熱)
● 如果天氣允許,不妨抱著寶寶出去走走,有時候新環境可以分散他的注意力。
●可以試著利用白噪音安撫一下寶寶,白噪音很適合安撫新生兒,吹風機、吸塵器、電風扇等聲音可以喚起寶寶在子宮里的感覺,會起到適當的安撫作用。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