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哺乳期內,為了讓孩子吃飽,媽媽們是不是需要喝很多的湯水來增加母乳嗎?這樣只會讓產后的媽媽們在哺乳期長肉肉。 婆婆說,哺乳期一定要喝豬腳湯、鯽魚湯... ...所以作為一位哺乳期麻麻,一定也被家里的長輩們灌了不少湯。然后滿月的腦海里面就出現這樣一個場景,哺乳期媽媽狂吃各種民間發奶食物,然后乳房就像氣球一樣吹大了,接著那個奶水就泉水一樣的汩汩往外流,且一發不可收拾... ... 呵呵,那怎么可能?! 產后初期的母乳喂養有!多!難! 自寶寶出生后,幾乎所有的家庭的聚焦都在媽媽的neinei上了,乳汁好像不夠寶寶吃嗎? 多喝點湯水呀! 于是乎,各種坊間傳說的下奶湯你可能嘗了個遍,但是,除了肚子又肥了一圈又一圈以外,奶量真的增長了嗎? 為了催奶而喝的大補湯,除了長肉,啥用沒有。 豬腳湯、雞湯、骨頭
說到喂奶,媽媽們總有聊不完的心酸事兒。但是寶媽們,你們知道嗎?喂奶對媽媽來說,是有4大好處的,下面就跟著小編來了解下吧! 躲過了順產,躲不過乳頭破裂。 吃奶的力氣有多大,喂奶的痛苦就有多深。 生娃懂了「呼天喚地」,喂奶領悟了「痛不欲生」。 考慮到飲食對于母乳營養成份的影響[1],媽媽們有時只能吃一些自己不喜歡的食物…… 分分鐘想放棄的節奏啊! 但是啊(重點往往在但是),偏偏母乳喂養好處實在太多…… 母乳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還有免疫物質和生長因子、腸道有益菌(如雙歧桿菌)[2]……母乳是寶寶最安全天然的食物,沒有之一。 哎,為了寶寶,只能堅持喂奶啊! 不不不,丁香媽媽今天要一本正經地告(安)訴(慰)大家,母乳喂養,可不止對寶寶有好處!對媽媽們來說,好處也比比皆是
母乳喂養對媽媽和寶寶來說,都是有很多注意事項的。那么哺乳媽媽發燒了,還可以給寶寶喂奶嗎? 我發燒2天了,早上體溫一量快39℃,家里人說我的奶有毒,不可以喂奶,我漲奶快疼死了,到底可不可以喂奶呢? 我打開百度查了,說體溫升到38℃以上就不能喂奶,怎么辦? 經常看到每一條咨詢的文字背后,媽媽愁眉不展焦慮的樣子,自己生病了,擔心照顧不好寶寶,結果現在連喂奶都是個難以選擇的問題,心里亂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一、發燒能不能喂奶? 發熱只是一種癥狀,人體一種抵御感染的表現,并不是疾病本身,很多病會引起發燒。當有外敵侵入(有害的病毒或細菌),肝臟就會釋放熱原,使得體溫上升,促使士兵(免疫系統)出來抵抗侵略戰。 因此,發熱不是感染,不會通過哺乳傳染有害物質給寶寶,是可以喂奶的。 二、體溫升到38℃以上有毒
寶寶原本好好的在吃奶,突然咬著就不動了,對于媽媽們來說非常痛苦了,其實是寶寶長牙了,需要得到緩解,所以媽媽們就要忍耐一下下了。 一個可愛的小生命就這樣誕生,每天看著寶寶成長,媽媽們非常的幸福,也非常的開心。但是不知從何時起,哺乳媽媽們開始煩惱,以前吃奶溫順乖巧的寶寶突然之間變了樣,吃奶的時候總是喜歡咬媽媽,而且每次媽媽都疼的嗷嗷叫。 本想著寶寶可能是一時的貪玩,下次就不會了,可是誰知,寶寶每次吸奶的時候還是會讓媽媽備受疼痛,難道寶寶以咬痛媽媽為樂嗎?寶寶不喜歡媽媽了,還是媽媽做錯了什么,寶寶在懲罰媽媽? 其實媽媽們誤會了,寶寶是很愛媽媽的,寶寶之所以會咬媽媽,原因就在這幾點,媽媽們可要知曉,不影響寶寶正常發育。 一、寶寶長牙了 當寶寶開始長牙的時候,由于牙齒要頂破牙齦,所以會導致寶寶的牙齦腫痛,寶寶會非常的難受,所以寶寶需要
很多哺乳期媽媽都想知道,寶寶多大可以斷奶?都知道母乳喂養好,但一直吃下去又不方便,斷奶早又怕寶寶營養跟不上。到底什么時候斷奶才合適呢?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建議:寶寶至少要母乳喂養6個月,還要在寶寶6個月齡時增加有足夠營養和安全的補充食品(即輔食),母乳喂養至2歲或2歲以上更佳。 但由于各種原因,我們母乳喂養到1歲的嬰兒只有47.75%,母乳喂養到1歲半的只有16.94%,能真正喂到2歲的更少。 母乳的好處 1、母乳是為寶寶專門定制的。母乳能夠促進大腦發育、促進鐵的吸收、預防疾病、增強視力等。配方奶粉一直都在模擬母乳的營養成分。配方奶粉一直標榜的就是“最像母乳的配方奶粉”。而母乳是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2、母乳易于吸收,奶粉則容易導致寶寶便秘。母乳中的生化酶有助于消化,乳清易消化,所以吃母乳的寶寶
母乳需要怎么保存?母乳保存要怎么加熱?哺乳媽媽剩下多余的母乳怎么保存加熱?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一向提倡母乳喂養,我一直認為母乳是全世界最好的食物,沒有任何東西能代替母乳。 母乳喂養最好的狀態肯定是供需平衡,也就是說,孩子的飲食量和你乳汁的分泌量保持一致。但是往往乳汁的分泌并不能一開始就能達到這個理想的狀態。 尤其是嬰兒出生前幾個月,如果母乳分泌過多,而孩子的飲食量有限,這時候就會富裕出很多母乳。多出來的母乳怎么辦呢? 如果不用吸奶器或用手擠出來,母乳的積累容易導致乳房脹痛,有可能還會發展成為乳腺管堵塞甚至是乳腺炎。 有媽媽問: 擠出來的母乳會不會不夠衛生?怎樣才能好好保存母乳?如果加熱母乳,會不會導致母乳里的營養成分流失? 之前看過一個小視頻,一位外國媽媽用自家顯微鏡拍自己的母乳,發現母乳竟然是活的,而顯微鏡下奶粉
產后擔心奶水不夠寶寶吃,寶媽該如何輕松下奶?想要輕松下奶有什么秘訣?大多數媽媽不是在追奶,就是在追奶的路上,也有媽媽天生就是產奶王,奶量十足,不僅夠自己的娃喝,還可以去捐母乳! 真是讓人羨慕嫉妒恨啊 堅持母乳,堅持追奶的媽媽 都是全世界最了不起的媽媽! 讓孩子有效吮吸、多吸以刺激乳房分泌乳汁,保持乳腺通暢 除此之外,還有什么食療辦法增加奶量呢? 跳媽收集了各路新手老手媽媽的方法 分享給大家 章魚花生豬腳湯 據說一喝立馬噴奶的強勁下奶湯! 通草豬腳湯、通草鯽魚湯、通草羊肉湯 通草是一種中藥,去藥店買點回來煲湯,下奶效果也是棒棒噠! 還有媽媽推薦: 木瓜鯽魚湯、蓮藕花生湯、 黑豆豆漿、 豬腳、花生、章魚、蓮藕等
有些寶媽在產后奶水有點不足,面對這種情況該怎么辦呢?是不是要通過食物補充來催奶?產后奶水越來越少,這幾件事寶媽一定要經常做! 很多產婦在產后4個多月后發現原本豐富的奶水逐漸變少,其實乳汁逐漸變少的最大原因是自己。催乳師應引導產婦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注意,以避免乳汁逐漸減少的情況出現。 1、飲食是關鍵 大部分初產婦都很注意月子飲食,其實女性在整個哺乳階段都需要注意均衡營養,多喝湯。 生產后母乳喂養的女性,一定要堅持少食多餐,每天食物品種不低于20種,并且保證葷素搭配,每天喝兩次營養湯。 2、喂養方式要得當 隨著嬰兒月齡的增長,很多產婦總是擔心營養不夠,開始添加過量的輔食,導致嬰兒吃母乳的次數下降,因為乳頭缺乏嬰兒吮吸的刺激而使乳汁分泌減少。 其實6個月的嬰兒吃母乳是足夠嬰兒生長發育的,輔食
近些年來,純母乳喂養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很多媽媽為了讓寶寶能夠健康成長,得到最好的營養,一直堅持純母乳喂養寶寶。可是到了寶寶該斷奶的時候,問題卻來了。 長時間的純母乳喂養,寶寶完全適應了母乳的味道,當媽媽試圖給寶寶斷掉母乳,換成純牛奶或者配方奶粉時,寶寶都堅持不肯張口! 要知道,鮮奶是目前已知的最適宜人類補充的優質鈣來源,是其他食物不可替代的。對于已經可以吃正常三餐的1-3歲的寶寶來說,每天的奶量最好在250~480ml之間,才能達到每天的營養需求。 這些道理媽媽們都懂,可就是不知道怎么把這幾百毫升的奶讓孩子乖乖的喝掉。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擾,不妨試試下面這些辦法: 1、提供盡可能豐富的不同類型的奶。牛奶,酸奶,奶片,奶酪,只要是純奶加工的奶制品都可以。不過需要注意,某些奶酪的鉀含量和鈉含量都比較高,在購買時需要謹慎挑選。另
在有些新媽媽懷疑自己奶水不足,寶寶需要添加配方奶的時候,很多媽媽卻在發愁自己奶水太多,而且頻繁奶結。如何緩解這種情況呢? 奶量多的媽媽們比較容易堵奶,所以哺乳盡量要和寶寶保持平衡,當寶寶兩邊都吃完后,只要乳房不脹了,就不要刻意去“再吸出來”。 奶水怎么會多呢? 產后媽媽認為寶寶吃奶后,乳房還有奶水就使用吸奶器吸,以為這樣可以吸空乳房內的乳汁,也不會奶結。卻不知乳房分泌奶水越來越多,吸出來的奶水也越來越多。有的家里兩個冰箱都放不下。偶爾一次忘記吸奶,乳房內大量乳汁淤積,于是開始漲奶,局部紅腫疼痛,甚至引發乳腺炎。 其實所謂的“吸空乳房”是一個誤區啊! 首先我們明白乳汁是吸不空的,隨時會來奶陣怎么會吸空呢!假設寶寶吃完睡覺一兩小時了,說明你乳汁已經夠寶寶吃了,那你繼續用吸奶器吸出是不是又等于另一個寶寶在吃奶,這樣經過幾天的刺激,
在哺乳期內,寶寶總是吃不飽就會哭鬧,寶媽們一定是非常心疼的,不得不提早選用奶粉喂養。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會導致母乳過少呢? 很多寶媽都投稿說,自從自己當了媽媽以后,天天都操心,沒有一刻是閑著的。這寶寶能不能吃飽,睡好,都讓自己非常的焦急。這不,表姐就說了,堅持母乳喂養,不到萬不得已,別給寶寶吃奶粉。 可最近,她頭痛極了,本來奶水就不是很多,最近感覺又少了一些,寶寶也吃不飽,睡不踏實,經常鬧。她整個人就跟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 導致哺乳期奶水少的原因,寶媽你們都可能做過。 1.情緒不佳,導致奶水分泌少 在懷孕期開始,媽媽的心情都會影響到自身健康和胎兒健康,產后媽媽的心情一樣會影響乳汁的分泌,如果媽媽經常郁悶、生氣,會導致奶水分泌少。 而心情調節,這是新媽媽要自我調節的事情,如果是確實對于家人照顧不周,或者是自己情緒難調
部分的剖腹產媽媽母乳分泌會晚一些,有說法是因為胎盤非自然剝落造成。兜媽第一胎要到出院之后才能有一些,而且也基本上沒感覺有漲。當然,剖腹生完第二天就漲得發燒的,也有。像兜媽這樣的情況,會讓跟多媽媽直接就認為自己沒有奶。 如果實在是泌乳比較慢,一連幾天都沒有,當然要先解決寶寶的饑餓問題。希爾斯育兒建議不要用奶瓶喂寶寶,“用杯子喂,或者手指加注器,也可以用哺乳輔助器”, 這樣的建議是為了避免奶瓶帶來的乳頭混淆,但顯然這樣的建議對新手爸爸媽媽來說,很難操作。奶瓶在使用的時候注意方法,乳頭混淆的問題還是可以避免的。喂寶寶奶瓶的時候,要注意不要把奶瓶舉過高。有些家長甚至豎著拿奶瓶讓寶寶喝奶,認為這樣才不會吸入氣體(防脹氣),實則一來對防脹氣沒多大效果,二來豎著奶瓶讓奶水加快流速,寶寶幾乎不需要用力就能吸到奶水,就不愿意吃媽媽的乳頭了。 通常用于治療術后疼痛和
相信不少媽媽在給孩子母乳喂養時,都曾經歷過乳頭疼痛,有些咬著牙堅持過來了,有些扛不住就此斷奶。那么哺乳期反復遭遇乳頭疼痛的原因是什么?又該如何治療呢? 哺乳初期媽媽注意哺乳姿勢 新媽媽在銜乳姿勢正確的情況下仍然會有乳頭不舒服甚至刺痛.,那是乳頭在適應寶寶的吮吸,乳暈周圍有非常豐富的末稍神經,又因初次哺乳,極度敏感。媽媽們注意避免與衣服摩擦,哺乳時稍稍調整媽媽或寶寶的姿勢,每次哺乳后擠出一點乳汁涂在乳頭上,自然風干。 乳頭已經皸裂,破皮,疼痛感貫穿整個哺乳過程.那是因為哺乳姿勢不正確,寶寶銜乳不夠深.糾正姿勢,較深的含乳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姿勢正確后,媽媽只是在剛開始哺乳時會感到疼痛,這種疼痛感會逐漸減輕直至無痛.每次哺乳后保持乳頭滋潤,涂上一層純羊毛脂保護乳頭或者涂抹蛋黃油。如傷口破損感染,可用金霉素軟膏。 避免乳頭真菌感染乳頭已經含得
有些寶媽在喂食寶寶的過程中常常會犯一些小錯誤,這些小錯誤往往是不對的,哺乳常犯的錯誤,新手媽媽你們知道嗎? 在和媽媽的交流中發現,有一些媽媽在護理和喂養寶寶時經驗不足,易受到網絡謠言的誤導,總想著給寶寶早點斷奶,然后給寶寶吃奶粉。下面就總結了媽媽在喂養寶寶時經常出現的錯誤,一起來看看吧。 錯誤一:奶水不夠就想給寶寶斷母乳 不少新手媽媽有這樣一種想法:自己母乳少不夠寶寶吃,就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早點給寶寶斷掉母乳喂養改吃牛奶或奶粉。這樣的想法根本不靠譜,新手媽媽不要再有了。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糧,只要媽媽的母乳能讓寶寶吃個半飽或三分之一飽,就應該繼續堅持母乳喂養。只要媽媽把身體養好,讓寶寶多吮吸,母乳產量就會增加。 錯誤二:喂養很教條堅持每天的喂養次數 不少媽媽在喂養寶寶時顯得很機械很死板,完全照著
產后哺乳期出現了漲奶,是正常現象,乳房會出現紅腫,對于媽媽們來說是蠻辛苦的,可以試試用按摩的方式來疏通。 新媽媽產后乳房脹痛,主要是因為乳房分泌乳汁引起血管和淋巴管急劇擴張,如果乳腺管不通,嬰兒吸不出,則會引起乳房脹痛、少奶。 下面談談常見的3種漲奶少奶 1、哺乳期正常漲奶 這種暫時性的漲奶,經寶寶吸吮后,乳汁排出,脹痛自然緩解。之后堅持讓寶寶按需喂哺,不輕易加奶粉,媽媽乳汁會很快下來。 2、乳房充盈紅腫 此種類型的媽媽,雖說乳房脹痛緩解了,但乳腺還未通暢,所以除了讓寶寶吸,切忌飲食過于油膩。寶寶吸完奶后,還可以用吸奶器輔助。 3、乳汁淤積有硬塊 乳房腫脹嚴重,還有硬塊,表面發熱,讓寶寶吸已經無濟于事了,反而容易引起乳頭皸裂,最好及時找人疏通或到醫院疏通,避免
很多媽媽都會給孩子進行母乳喂養,但是你知道有哪些寶媽是不適合母乳喂養的嗎?對哺乳多一點信心吧,只有這些寶媽才不適合喂奶! 母乳,是營養價值最高的食物之一,對于嬰幼兒來說,盡量還是要吃母乳,這對身體健康是很重要的,然而,由于母體方面的原因,有時候產媽媽真的不適合母乳喂養。 比如下面這幾類產媽媽—— 1患慢性病長期用藥的媽媽 比如癲癇病患者、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患者、腫瘤患者,他們如果用藥,藥物都可以滲入乳汁中。如果是母乳喂養,寶寶吃的奶就會含有藥物了。 2處于急性感染期的媽媽 這樣的媽媽也不適宜哺乳。一方面,致病細茵或病毒會進入媽媽的乳汁;另一方面,由于身處感染期,患者需要用藥物控制,這些數藥物也能夠進入從乳汁。這些都會對寶寶造成不良的影響。 3進行放射性碘治療的媽媽 碘同樣會進入
中國女性普遍胸部碼子都會偏小,這和遺傳有關系。但是在哺乳期,所有的女性乳房都會變大,這是受孕激素影響的。 一旦寶媽結束了寶寶的母乳喂養,因為乳房變大而有點開森的寶媽們,馬上又要傷心了。好不容易大起來的咪咪,又一天天回到解放前了。 哺乳為什么乳房會變大后又變小。 因為激素水平的影響,導致乳房脂肪組織和乳腺組織的增生,使乳房明顯變大。但是哺乳完后,乳房內部不繼續產生內容物,體內脂肪也在哺乳是消耗了不少。少了肌肉的支撐,胸部被漲起的皮膚很容易就塌下來了。 那么如何讓變大的胸不在縮回去,讓奶完的咪咪不在下垂呢? 只需學會這三點: 1.產后不要過早節食。 很多女性為了產后瘦身,不使用母乳喂養,很早就開始節食減肥。殊不知,在沒有足夠脂肪和肌肉支撐的情況下,減肥也是在減胸的。 而母乳喂養的
好不容易熬過了寶寶出生的那關,可是現在喂奶又是一個大問題。不是奶睡不足、乳頭皸裂,就是乳汁淤積、乳腺炎,好不容易熬到斷奶了,乳房又脹的生疼,可如何是好?其實這些困擾你的大問題,催乳師都能幫你解決。 1、減輕疼痛 喂奶第一關:疼。 媽媽們肯定體會頗深,不管是脹奶的疼、開奶的疼、乳汁淤積的疼,催乳師按摩一般都能夠解決。 我們經常說“痛則不通”,催乳師一雙巧手的按摩,可以理氣活血,疏通經絡;手法排奶,能緩解乳房脹痛、乳汁淤積;能很有效的緩解甚至消除疼痛。 2、增加乳汁分泌,促進泌乳 哺乳媽媽最愁的是什么?奶少! 大部分初產婦都存在乳腺管不通的現象。而乳腺管不通暢也會導致寶寶吃奶吸吮困難,吸吮不足、不充分就會抑制催乳素的分泌,使泌乳量逐漸下降。而我們的催乳師通過按摩,可以幫助媽媽們疏通乳腺,再
哺乳期,總有無法親自喂寶寶的時候,需要擠奶。而相對于吸奶器來說,手擠奶更方便,最重要的是還能保護乳腺。 如何手動擠奶?可以參考以下步驟: 擠奶前爭取喝些水,最好來一杯。 然后,按摩一下乳房,刺激泌乳。兩側同時按,有時候能直接刺激泌乳反射,乳汁開始往外滴。有些媽媽在溫水敷過后,會有泌乳反射,不過如果是漲奶的情況下,熱敷就會讓情況更嚴重哦! 將拇指、食指和中指放在乳頭后面約2.5-4cm的地方。手指所在地未必如一些資料所說,一定在乳暈外圍,因為乳暈大小是因人而異的。拇指在乳頭上方,另外兩個手指在下方,形成“C”形狀。 手向胸部方向推。注意手指此時不要分開。如果是“大波”媽媽,則要把乳房向上托起再推。然后,拇指和手指向前轉動。注意下圖中手指頭的移動位置哦! 如此,有節奏地重復。 擠奶的時候要注
很多新媽媽對于母乳喂養有很多疑問,媽媽們對于母乳喂養的關注是好事,但是不要太多擔心。母乳喂養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也是最方便的方式。母乳是由乳腺分泌的,在懷孕的時候乳汁分泌的功能就已經被激活了。 母乳喂養是提升寶寶免疫力和抵抗力的最佳喂養方式,沒有之一。母乳喂養也可以讓媽媽和寶寶同時感到滿足和愉悅,通過母乳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今天我們來看看為了母乳喂養,媽媽乳房經歷那5個階段。 母乳是如何產生的? 從懷孕的那一刻開始,乳腺分泌的功能就被激素激活。乳腺分泌乳汁是由荷爾蒙激活的,但是奶量和分泌周期卻是由寶寶吃奶頻率和飯量決定的。漲奶的時候乳汁分泌就慢,空乳房乳汁分泌就更快,所以每次讓寶寶清空乳房乳汁,是提升奶量的最好辦法。 很多媽媽都關心如何追奶、如何回奶的問題。其實從乳汁分泌到回奶,媽媽乳房要經歷不同階段。今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