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了以后都會定期到醫院檢查,可是肚子里的寶寶有危險,需不需要保胎,保胎生出畸形兒的風險有多大?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前一陣兒,發生了一則新聞,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說是一位孕媽因為前兩次懷孕均因為流產沒保住孩子,所以這次懷孕期間,在醫院打了上百針來保胎,孕期大部分時間也都在醫院里,結果生下寶寶卻發現是畸形。
看到這個新聞,有些正在保胎的孕婦就擔心了,自己也在保胎,會不會也有類似的風險呢?
其實,對于保胎的孕婦,也是需要有臨床相應數據支持的,不是什么孕婦都適合保胎的。
一般來說,臨床上,只要有過兩次以上習慣性流產、或者有不孕不育歷史以及有腰酸、小腹隱痛、出血等癥狀,才會建議保胎治療。
因此,孕婦在懷孕14周以前,出現了出血,小腹脹痛等異樣的癥狀,就可以醫院檢查,醫生會根據檢測指標,決定胎兒是否該保。
也就是說,目前在醫院,保胎治療應主要用于“先兆流產”和“習慣性流產”兩種情況,先兆流產的特點是,停經后出現少量的陰道出血,伴有下腹輕微脹痛或無腹痛,習慣性流產是指自然流產發生3次以上者,流產經過與其他一般流產相同。
導致流產的原因比較復雜,其中因妊娠期黃體酮(也叫孕酮)分泌不足引起的流產患者約占流產孕婦的15%左右。孕婦體內黃體酮的多少直接關系到妊娠能否正常進行。這主要是因為,足量的黃體酮不但能夠保證子宮內膜功能的正常,促進胚胎的生長發育,而且,還具有抗排異和抑制子宮收縮的作用,從而保證胎兒在子宮內能夠順利地生長發育,直至足月。因此,對出現先兆流產癥狀的孕婦,西醫臨床上通常是選擇天然的雌激素和黃體酮制劑來進行保胎治療。
關鍵一點的是,無論用什么辦法保胎,保胎時間都不會過長,原則上為2個星期,如果保胎2個星期以后,胎兒情況還是不好,就提示胚胎可能發育異常,需要進行相關的檢查,看看胚胎的狀況,給以相應處理,必要時應終止妊娠。因為早期流產80%-90%存在胎兒染色體異常,在這樣的保胎流程下,是不會出現保胎好幾個月,生出畸形兒的情況的,孕媽大可以放心。
此外,在醫院,我們也不主張,因為胎兒發育有問題進行保胎,包括存在免疫性因素、遺傳性因素、感染性因素、內分泌性因素異常,因為即使勉強保住,胎兒以后的發育也是大問題。懷孕是十個月的艱辛過程,如果在懷孕初期就出現問題,到后期,會更加棘手。
所以,科學的保胎和生出畸形兒沒有必然關系。絕大多數需要保胎治療的孕婦,并非因為胎兒畸形高危才保胎的,只要遵照醫生囑托就可以了。
退一步說,如果擔心胎兒發育有問題,做好孕期的大排畸形檢查、唐篩檢查等,基本上就可以杜絕胎兒畸形的出現了。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