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具有開胃消食、補氣健脾、化滯消積、活血化瘀、收斂止痢的功效,適合厭食的寶寶食用。高粱米難于煮透,建議媽媽們不要因為怕麻煩,就沒有將其磨成粉。
食材:高粱米50克,山楂15克,白糖適量。
做法:
(1)山楂片和高粱米一起入鍋用小火炒焦。
(2)將炒焦的山楂片和高粱米一起碾成粗粉。
(3)將粗粉置于砂鍋內加適量的清水熬煮至爛熟,再調入白糖即可。
本品具有健脾養血,消食行氣功效。適用于病后不思飲食、面黃少華、神疲無力的寶寶。
食材:粳米50克,紅棗9個,陳皮5克。
做法:
(1)紅棗去核;粳米和陳皮分別洗凈。
(2)將所有材料放進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成粥。
用法:早餐空腹進食,連續喝1周。
本品具有消食化滯、理氣和胃的功效。
食材:粳米50克,雞內金1個,陳皮和砂仁各5克,白糖適量。
做法:
(1)將雞內金、干橘皮、砂仁研成細末備用。
(2)先將粳米放入鍋中加適量的清水煮成粥。
(3)在粳米快熟時將上述藥末入鍋一起熬煮至爛熟,然后調入適量的白糖即成。
用法:每天喝3次,,連續喝5-7天。
食材:炒萊菔子10克,北粳米50克。
做法:先用炒萊菔子煎湯,然后加入粳米,文火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服1次,連服3日。
食材:生山楂、炒麥芽各6~10克,粳米50克。
做法:先將山楂、麥芽煎水,然后用此水入粳米煮粥。
用法:服時加適量白糖,日1~2次,連服數日。
適用于小兒厭食,偏食,進食少,伴見食后腹脹、泄瀉等。
食材:懷山藥15~20克,雞內金9克,小米或大米150克。
做法:將山藥、內金研成細末,與米共同煮粥,米熟爛后,加適量的白糖調味食用。
食材:將荸薺100克去皮搗碎,粳米100克
做法:加水適量同煮,文火熬成稀粥
用法:每日1次,連服數日。
食材:梨3~5個搗爛取汁,粳米50克,
做法:先將粳米熬成稀粥,將梨汁兌入,開一次后即關火,
用法:每日1次,連服1周。
長期服用能達健脾之功。
食材:山藥30克,糯米50克,
做法:文火煮成稠粥,
用法:每日1次。
白蘿卜味甘性涼,具有寬中下氣,消食化痰的功效;排骨甘平,補虛弱、強筋骨。與蘿卜同燉氣香味鮮,是寶寶厭食的的輔助食療菜肴。
食材:白蘿卜500克,豬排骨250克,鹽、蔥適量。
做法
(1)將排骨剁成3厘米大小,“飛水”;白蘿卜切成片。
(2)將排骨放進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燉至肉脫骨。
(3)加入蘿卜,燉熟后,加入鹽、蔥即可。
本品適用于因胃陰不足所導致厭食癥的寶寶食用。
食材:豬瘦肉250克,北沙參15克,麥冬和鮮石斛各12克,山藥10克,玉竹9克,鹽適量。
做法:
(1)將瘦肉洗凈,切塊。
(2)將瘦肉和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
(3)轉小火燉2小時,調入鹽即可。
本品具有健脾養胃的功效,適用于體倦乏力,小兒厭食等癥。
食材:鵪鶉1只,淮山20克,黨參20克,鹽適量。
做法:
(1)將鵪鶉洗凈,切塊。
(2)將鵪鶉、淮山、黨參一起放進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
(3)轉小火,煮2小時,調入鹽即可。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