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聽力障礙怎么辦?患兒 在聽覺系統尚處于發育階段早期佩戴助聽器,充分利用殘余聽力,在聽覺系統得到語言聲刺激的基礎上,加上聽覺語言訓練,讓先天性聽力障礙的兒童聾而不啞,盡 可能地使其語言發育水平與同齡人相同。
寶寶聽力障礙怎么辦?如果小孩的聽力損失屬于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佩戴助聽器效果不理想或者是聽力損失有逐漸下降的趨勢(比如前庭導水管擴張),為了孩子的語言發育建議做人工耳蝸。
傳統人工耳蝸植入術是在耳蝸鼓岬人工造口,對耳蝸結構有一定的破壞性,手術切口大,并發癥多,而保護殘余聽力的微創人工耳蝸植入技術相對傳統手術切口小、創傷小、恢復快、痛苦少,是現代醫學外科手術發展的方向之一。
寶寶聽力障礙怎么辦?為了達到良好的聽覺及言語康復效果,除了助聽器,和人工耳蝸之外,術后堅持不懈的康復訓練至關重要,同時還應該定期對康復訓練效果進行評估,適當調整,以達到最大化的康復效果。
一、與孩子交談時,孩子經常會問“什么”或“你再說一遍”,或者表現出沒有聽清的狀態。
二、孩子與人交談時,有眼睛緊盯著講話人的嘴的習慣,這是耳聾之人特有的一種“讀唇”的表現。
三、在呼喚孩子時,孩子無反應或反應遲鈍,而且孩子對聲源的位置判別能力很差。如果在孩子的右方喊他時,他不能準確地把頭或身子轉向呼喚人的位置,而是轉向相反的或者其他的什么方向。
四、發音不準確,講話不清楚,韻母音很重,家長常誤認為孩子是在發音器官上出了什么問題。孩子的發音不準確,講話不清楚,實際上是感覺神經性耳聾的一種特有的表現。
五、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常常所答非所問。
六、看電視或聽收音機時,離電視或收音機的距離很近,或喜歡將電視機和收音機的聲音開得很大。
凡出現上述現象,即可認為是聽力障礙的信號。
新生兒聽力篩查可以早期發現聾寶寶,如果給予早期干預和康復,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語言和認知發育的影響,甚至可使語言的發展接近正常兒童。按規定,新生兒初篩未通過者,42天內均應進行雙耳復篩,復篩未通過者,出生3個月齡內轉至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聽力障礙診治機構接受進一步診斷。
除做新生兒聽力篩查外,新生兒的耳聾基因檢測也是對聽力保健的重要一環,只需醫院采集孩子的足跟血送至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基因檢測即可。若結果異常,就應有針對性地進行干預、并定期監測。
目前我國會針對出生3天至6個月的兒童進行早期耳聾篩查,通過篩查可以及早發現兒童先天性耳聾。依據耳聾的嚴重程度不同可以在兒童不足1歲時開始進行干預。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