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還真有一個比較科學的標準。一般來說,一名孕婦懷孕后,體重增加的范圍應該控制在20斤到25斤之內最科學,不足或者超過都不好。
有人就此也產生了疑問:增加20斤體重,可是,一般的的胎兒也就7,8斤重,余下的體重到那里去了呢?
其實,孕婦增加的體重在胎兒身上也就一半。 胎兒體重:6-8斤。孕婦所攝入的大部分營養,也正是供應于此。胎盤:重1斤左右。一般在生產之后會順利排出體外。羊水:2斤左右。 剩下的一半體重,都被媽媽“貪污”到自己的身上了。也就是說,懷孕生完孩子后,產婦要比懷孕前重10斤左右,這是很正常的。
在增加重量方面,孕婦們最常見的誤區就是:孕婦吃的越多,胎兒營養越好,這種想法在一些老年人中間更是根深蒂固。其實盲目的增加體重,物極必反,孕期攝入太多的營養不但對母子健康不利,甚至有害。孕婦過多攝入主食,使熱量超標,導致母親過胖、胎兒過大。母親過胖可能引起孕期血糖過高、妊高癥。
而胎兒過大,最直接的就是可導致難產。胎兒體重越重,難產發生率越高。如新生兒體重大于7斤,難產率可達53%;新生兒體重超過8斤,難產率高達68%。
我們都知道,正常大小的胎兒都是通過產婦的骨盆娩出的,由于巨大兒的胎頭大而硬,往往胎頭會在骨盆入口處“擱淺”,再加上胎兒身體過胖或肩部脂肪過多,同時并發肩難產,則困難更大,常需施行剖宮產。如果處理不當,可危及母親健康和生命。
而且,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由于陰道過度伸張或撕裂易造成子宮脫垂。分娩期的延長造成產后大出血,危及產婦的生命,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產婦死亡率為0.488%,其中“巨大兒”造成的難產死亡率高于順產死亡率。
很多產婦認為,巨大胎兒難產,實行剖宮產不就行了?其實,剖宮術也不是百分之百安全的,剖宮產術后容易引發傷口感染、腹腔粘連、子宮內膜異位等癥,都有可能直接或間接導致產婦及新生兒的死亡。
胎兒體重巨大,對胎兒也有較大影響,巨大兒在分娩時由于身體過胖、肩部過寬,通常會卡在骨盆里,通過勉強的牽拉過程易引發骨骼損傷,有時因為時間的延長,還會發生窒息,甚至死亡。
剖宮產術后的巨大兒易發生低血糖、紅細胞增多癥、高膽紅素血癥和其他疾病。醫學研究證明,剖宮產的新生兒因未經產道擠壓,不易適應外界環境的驟變,不能及時排出呼吸道液體,肺部的并發癥明顯高于順產分娩者。另據觀察,巨大兒中發生心臟畸形的比例高于一般正常體重兒,并且在長大后患肥胖癥的幾率也較大,將成為糖尿病、高血壓等多種疾病的易患人群。
判斷是否營養過剩的指標就是體重。懷孕期間孕婦每月要至少稱一次體重。正常情況下,妊娠前3個月內體重可增加2斤~3斤;3個月后,每周增加0.7斤~1斤,至足月妊娠時,體重比孕前增加20斤~25斤。如體重增加過快、肥胖過度,應及時調整飲食結構,把體重減下來,以便于分娩。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