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孩子專注力的話題,關于家長廢話多是如何抹殺孩子專注力的,中國家長因為過于關注孩子的情況總喜歡有意無意去打擾孩子,例如我們可能會經常見到這一幕:一位媽媽叫孩子吃飯,急沖沖的走到孩子身邊連拉帶拽的說到:“我說你這孩子怎么聽不見大人說話呀!”,然后孩子一臉茫然的看著她,也許孩子正在琢磨著一個事情、把玩一件玩具、觀察一只蚱蜢,不管他在干什么,只要大人喊了三聲孩子沒應聲,那么對不起接下來就一聲怒吼加各種指責,好像自己作為父母的威嚴沒有得到彰顯而顏面掃地一樣。
還有很多時候,家長會替孩子做選擇,本來他在很專心的琢磨一個東西,但家長卻會站在自己的角度覺得他正在玩耍的物件沒意思,替他找到一個“更有趣”的東西讓他玩,在游樂場和玩具房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這都是家長出于“好心”做壞事的例子,生活中比較常見。后來發現孩子專注力特別差,坐幾分鐘也坐不住,甚至對一件事物的熱情不會超過幾分鐘。然后家長們就開始焦慮,最后實在也沒轍只好丟一句安慰自己的話:“我家孩子就是專注力不行”,好像這個結果完全是基因導致的一樣。誠然是有先天的因素在里面,但絕大部分影響均來自后天。
就像我家樓上的小孩被外婆帶,每次玩玩具外婆看著孩子用“錯誤”的方法把玩就恨不得自己上,各種指導強加干涉,在小朋友社交方面更是干涉的嚴重,一旦遇到孩子不聽話根本不給孩子任何解釋的機會直接否定加批評,長此以往導致孩子根本沒有自主思考力,當一個人沒有自主思考力和思考習慣時,哪來的專注力啊。老人確實比較愛孩子,但她的外孫的專注力可以說完全毀在了她手上。
如果發現孩子專注力已經出現嚴重的問題了,那么如何補救呢?國外的家長這樣做的:
第一:找到孩子相對比較感興趣的東西作為切入點,哪怕那個興趣在你看來很低級、無趣甚至有玩物喪志的嫌疑,都沒關系。孩子有意注意發展的規律是:5-6歲孩子其有意注意在10-30分鐘;7-8歲孩子其有意注意在14-40分鐘;9-10歲的孩子其有意注意在18-50分鐘。所以單次訓練不要求多,第一次哪怕3分鐘,第二次5分鐘,如果能逐步增加時間長度就非常好了。
專注力隨著年齡的時間長度表
專注力的培養從興趣入手,但也需要方法。家長可以想辦法將孩子的興趣升級,舉個例子:如果孩子喜歡玩螞蟻,那么你可以找一些跟螞蟻相關非常有趣的音頻讓他對螞蟻更進一步了解,例如世界上最大的螞蟻啊,最兇狠的螞蟻啊等等。然后跟他一起去觀察螞蟻,捉螞蟻,玩螞蟻甚至給孩子買一套螞蟻(昆蟲)裝備,讓他徹底深入下去。
關于螞蟻的科學玩具
以上只是舉例子,孩子的興趣點是千奇百怪的,家長們需要善于發掘、培養和深入。
第二:做經典的專注力訓練游戲,這樣的游戲有很多。
1.凍結游戲
家長和孩子一起扮演他們喜歡的動畫中的場景,然后突然喊“凍結”,此時參與游戲的大人和孩子都不能再有所行動,并且保持那一刻的姿勢不動,隨著孩子保持的時間越長,他們就會逐漸地讓身體被自己集中地精神控制住。就是我們長玩的123不許動啦
2.瞬間記憶游戲
市面上很多記憶游戲玩具,當孩子玩記憶游戲時,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這是鍛煉孩子專注力很好的方式
配對記憶游戲
適合小寶寶玩的記憶游戲
還有一些游戲例如找不同,涂顏色、精細動作游戲等,都是訓練專注力比較好的工具,家長可以特別留意一下。我們也會準備一期專門適合鍛煉孩子專注力的家常游戲,下周出專題哦
第三 大量做運動,特別是身體協調類的運動游戲。做運動除了有利于身體健康,還是一種鍛煉專注力最有效的方法。因為運動本身就要求很好的專注力。比如像球類運動,只有時刻注意球的動態才能在運動中取得客觀上的效果。另外,運動可以鍛煉孩子的身體平衡,在動靜結合中才能讓孩子更加地專注。
第四 專注力是孩子的一項非常重要的特質,培養孩子專注力最重要的就是家長的心態。一定是以尊重孩子為前提的,你看那么多孩子的專注力被毀,背后帶他們的人都存在這樣的問題,一般來講老人帶的孩子,專注力普遍較差也是這個原因。
中國家長最愛批評孩子“心不在焉”,并且簡單粗暴地對孩子說:“要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講。”,對于這樣說教其實用處有多大相信家長們更清楚,而且說的越多孩子只會越反感,不如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平等是視覺去看待他的興趣和愛好,從實際角度幫助孩子激發他更濃烈的興趣,甚至一起去探索和實踐,這才是該有的態度和方法。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