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的重要性,大多數的家長都知道,本文要講的是近年來多次出現的給孩子過量補鈣的現象,親親寶貝小編在此提醒家長們,給孩子過量補鈣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希望家長們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請看下文相關詳細。 一般而言,寶寶在出生后頭6個月內每日的鈣需要量為300毫克,6個月以后每日為400毫克。 過量補鈣不僅是一種浪費,對寶寶也會產生不良影響。 短期內口服過多的鈣,多余的鈣大多會通過糞便排出體外,主要是增加了寶寶胃腸的負擔,除個別寶寶可能會發生厭食、便秘、消化不良等較輕微的癥狀外,一般不會發生更嚴重的反應。 長期過多給寶寶補鈣,可能會造成以下危害: 造成長期的高鈣尿癥,增加了泌尿系統形成結石的機會; 對于生長發育階段的幼兒重要注意補鈣,但應適量。切莫認為補鈣多多益善,從而給小兒超出機體需要許多倍的鈣劑補充,結果是濫補鈣反而引起如高鈣尿癥之類的病,損害寶寶身體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爸爸媽媽們最關注的就是孩子的健康。 那么,父母自然也就關注寶寶是否缺鈣。 如果寶寶缺鈣,父母要給孩子補鈣,那應該吃什么呢?怎樣的補鈣方式才是好的呢? 這些年,鈣好忙。 你知道嗎?如果給孩子盲目補鈣,導致孩子補鈣過量,反而可能導致孩子便秘、影響礦物質吸收,嚴重的甚至可能導致腎結石!!!!! 那么,我們該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缺鈣,如何正確給孩子補鈣呢? 寶寶缺鈣的表現 1、出牙晚或者牙齒排列稀疏、不整齊、不緊密,有些寶寶的牙齒會呈黑尖形或鋸齒形,且不夠堅硬,咀嚼硬食物會有些困難。 2、比較有經驗的大夫如果摸一下寶寶的肋骨,如果比較軟,一按一個坑進去,這也可能是缺陷了。 3、容易醒,睡不踏實。有一點聲音就會驚嚇,有些寶寶入睡后還容易出汗,這多汗不是一般的多
寶爸寶媽們對孩子營養尤其重視。我們需要的營養素除了蛋白質、脂肪等還有一類微量元素,之所以稱為“微量元素”,是因為這些營養素在體內的含量極低,雖然含量低但卻是人體必不可少的,而且不能自身合成,必需通過食物攝入,所以也稱為“必需微量元素”。‘鋅’就是其中的重要一員。 鋅對人體有什么重要作用? 鋅是人體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參與體內100多種酶的形成,缺鋅可影響核酸和蛋白質的合成和其他生理功能,被稱為“生命之花”。 孩子缺鋅時會有什么表現? 在欠發達國家,兒童輕中度缺鋅的現象較為普遍。特別是7-12月的小嬰兒,母乳的鋅含量有所下降,而這個階段添加的輔食多以植物性食物為主,鋅含量不足且利用率低,容易缺鋅。 缺鋅時味覺敏感度下降,所以孩子會不愛吃飯、厭食偏食,或有異食癖如吃紙吃土等。 缺鋅會妨礙生長激素等的正常分泌
驚呆!寶寶缺鋅會出現這些癥狀,寶媽們要注意啦。鋅元素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元素之一,容易導致身體發育遲緩等問題,缺鋅需要怎么補呢? 寶寶缺鋅了有這些表現 1、免疫力低下,反復感染:經常感冒發燒,反復呼吸道感染如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出虛汗,睡覺盜汗; 2、生長發育緩慢;身高比同齡組的低3-6厘米,體重輕2-3公斤; 3、智力發育不良:多動、反應慢、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差; 4、食欲減退:挑食、厭食、拒食、含飯,普遍食量減少,部分孩子沒有饑餓感,不主動進食; 5、異食癖:咬指甲、咬衣物、玩具、硬物,吃頭發、紙屑、生米、墻灰、泥土、沙石等; 6、視力問題:視力下降,容易導致夜視困難、近視、遠視、散光等; 7、皮膚損害:出現外傷時,傷口不易愈合;易患皮炎、頑固性濕疹; 8、其他
很多家長給孩子補鈣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喝牛奶,殊不知不小心就讓走進了補鈣的陷阱,那么,寶寶喝牛奶補鈣最易誤入的陷阱有哪些? 人說牛奶是最好的補鈣品,可是爸爸媽媽們在給孩子喝牛奶補鈣的時候要注意了,不要過分的給孩子喝牛奶。可能很多人腦海里會打很多問號,別急,咱們先來看一個例子。之后你就會知道為什么了? 案例: 小琪今年5歲,上幼兒園中班,很會畫畫,體能也很好,但就是語言表達比同學差了一些。小琪最喜歡上幼兒園的原因是可以吃點心,尤其園里最近經費充裕,每天會給小朋友2杯鮮奶、幾包餅干與乳酪條。老師告訴媽媽,小琪最近懶懶的,和以前好像不大一樣,聽力也比較差,常常沒聽到同學或老師在叫她。 媽媽帶小琪看小兒科醫師后,才發現小琪有嚴重的中耳炎且耳膜有破洞,要趕緊服用抗生素,而且有可能要做引流手術。小琪媽媽一聽到要動手術,不免擔憂心急起來,只怪自己平時太專注于工作,沒有注意到
卵磷脂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可能大多數的家長對它都比較的陌生,在這里,親親寶貝小編告訴家長們,卵磷脂能讓你的寶寶更聰明,是孩子智力發育不可或缺的一種微量元素。 在眾多的營養素當中,卵磷脂對大腦及神經系統的發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被專家們美稱為高級神經營養素。 我們知道,寶寶的大腦發育包括兩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方面是腦細胞的大小及數量、另一方面是各神經細胞間鏈接和豐富。而卵磷脂對這兩個方面都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讓寶寶更聰明的微量元素:卵磷脂 首先,卵磷脂構成腦細胞膜干重的70-80%。腦細胞膜負責為腦細胞輸入營養、輸出廢物、并保護細胞不受有害物質侵犯。卵磷脂缺乏將導致腦神經細胞膜受損,造成腦神經細胞代謝緩慢、免疫及再生能力降低。 但是,僅有獨立的腦神經細胞,大腦仍不能夠思維,只有當各神經細胞間建立起信息傳遞的通道時,大腦才能具備思維的能力。而這種信
親親寶貝小編友情提醒,寶寶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微量元素鐵。然而,給寶寶補鐵時,家長應注意不要走入補鐵誤區,給寶寶帶來不必要的傷害。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給寶寶補充鐵元素的幾個注意事項。 鐵在寶寶體內占有微量元素中的重要比例,它不僅血蛋白等各個重要元素的合成,還在血液中起運輸氧和營養物質的作用,加速寶寶機體的新陳代謝。同時,增加寶寶對疾病的抵抗力。 食物補鐵需注意:給寶寶補鐵的誤區 一、 用鐵鍋制作寶寶飲食 有些家長認為用鐵鍋為寶寶做飲食是給寶寶補鐵最直接且最好的方法,其實不然。使用鐵鍋烹調可能會增加寶寶對鐵的攝入量,但是,使用鐵鍋時鐵的溶出量無法控制,因而無法估計每天通過使用鐵鍋烹調為寶寶增加了多少膳食鐵的攝入量;再者,鐵鍋中的微量元素鐵不易被寶寶吸收,很難用于給寶寶補鐵。 二、 多吃菠菜補鐵 有的家長知道菠菜中的含鐵量比較高,就用菠菜給寶寶煮水喝,此種
補充DHA真的能讓孩子更聰明嗎?怎么給寶寶補充才正確?哪些食物中含的DHA比較多? 答:家長應該適當給寶寶補充DHA,因為它對寶寶的生長發育十分重要。到底有多重要呢?跟我一起來看下。 補充DHA能讓寶寶更聰明。DHA又叫腦黃金,它是細胞膜的重要組成成分,能使腦細胞和神經細胞發育的更健康,如果在大腦發育的關鍵期(6歲以前)攝入充足的話,能增加寶寶的神經分枝,神經分枝多了,給大腦傳遞信息的通路就多了,大腦接受的刺激也就多了,寶寶自然就更聰明。如果DHA攝入不足,就會影響寶寶神經細胞的數目和神經網絡的發達程度,不利于寶寶智力的發育。 此外,DHA有助于視網膜的發育,可以給寶寶擁有良好視力奠定基礎。它還與寶寶的免疫功能、睡眠都有聯系,所以在《中國孕產婦及嬰幼兒補充DHA的專家共識》里也提到,要給寶寶適當補充DHA,但最好通過食補的方式來補充。
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最新的一份抽樣調查顯示:我市成人女性(20-60歲)血紅蛋白均值為126.4g/L,貧血率為29.6%;兒童(3-7歲)血紅蛋白均值為120.4g/L,貧血率為41.0%,明顯高于全國20%和25%的水平。 這一結果讓一些專業人士頗感意外,市疾控中心在2005年時曾做過無錫市居民膳食營養調查,居民人均每日鐵攝入量為24.0毫克,這是每日膳食鐵推薦攝入量的1.6倍。由此可見,從總體上講我市居民的鐵攝入量并不低。但另一方面,我市不同年齡的人群均有相當比例的缺鐵性貧血患者。 據分析,造成居民缺鐵性貧血的原因主要有:膳食結構因素。一些居民膳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人體對植物性食物中無機鐵的吸收率很低,平均不足5%,同時植物性食物中含有大量抑制鐵吸收的物質;飲茶習慣。大量飲茶是國人的飲食習慣。茶葉中含有較多的磷酸鹽、草酸鹽等,這些物質可與
寶寶缺鈣還是缺鐵怎么看?怎么知道寶寶是不是需要補鈣或者補鐵?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話題,寶寶缺鈣、缺鋅、缺鐵等,就要給寶寶有針對性的補。 寶寶缺什么媽媽們或許并不知道,因為這些癥狀在寶寶身上很難發現,沒經驗是完全看不出來的。不過,只要注意觀察這幾個地方,寶寶是缺什么,一看一個準。 一、缺鈣的寶寶 1.寶寶的情緒顯得不穩定,常常會不明原因的哭泣,甚至會煩躁不安,而且在睡眠中容易驚醒,突然大哭。 2.寶寶常常出現濕疹癥狀,常常出現在面部、耳后、頭頂等地方。 3.寶寶平時汗多,容易出汗,尤其是熟睡以后出汗多,則寶寶缺鈣了。 4.寶寶出牙晚,則可能是因為寶寶鈣元素攝入不足,引起腦門閉合延遲。 5.如果寶寶出現雞胸、駝背等癥狀,則寶寶已經嚴重缺鈣了,不得不引起重視了。 二
鋅是孩子不可缺少的一種微量元素,媽媽一定要高度重視,在疼愛孩子上用點心(鋅),那么如何正確給孩子補鋅呢?專家提醒,給孩子補鋅一定要提前了解以下這三個常識 。 1、 小小身體需要多少"鋅" 在給孩子補鋅的時候,媽媽們一定不要走入"越多越好"的誤區,如果補充過量,不但對孩子的生長發育起不到正面作用,反而會因為鋅過量抑制機體對鐵和銅的吸收,造成缺鐵性貧血或者導致性早熟。 補充多少其實是有標準的:6個月以下3毫克/日,6~12個月5毫克/日,1~13歲10毫克/日,13歲以上15毫克/日。媽媽一定要記住哦! 2、鈣鋅同補是否真"方便" 很多媽媽為了圖方便,會購買鈣鋅同補制劑,其實,鈣和鋅的吸收原理相似,同時補充兩者容易產生"競爭",相互爭奪載體蛋白,互相牽制。同時,鈣在體內的含量遠多于
相關調查表示,有很多家長給孩子一味補充鈣片,可是醫生發現這些孩子并非缺鈣,因此,如何正確判斷寶寶缺不缺鈣就顯得尤其重要了,下面請看相關詳細內容。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缺不缺鈣,抽血查微量元素便知,只要血鈣正常,就不需要補鈣。兒科專家認為這是個誤區。南醫大二附院兒科門診曾遇到過兩個一歲多的孩子,枕禿、雞胸、肋骨外翻,一看就是嚴重缺鈣,但其父母說孩子不缺鈣,理由是查微量元素血鈣正常。 專家告訴記者,寶寶血鈣正常未必不缺鈣。兒童時期,由于生長發育的需求,骨骼需要更多的鈣,所以就會吸收血清里的鈣沉積到骨骼上,但是在早期缺鈣的時候,如果沒有及時補充鈣,血清里的鈣濃度不夠,會通過一系列的調整,使血清鈣保持在正常范圍,以防發生低鈣抽搐。而為血清提供鈣的就是骨骼,是骨骼為了使血清鈣維持在正常范圍而把自身的鈣貢獻出來了,所以在這個時候查血清鈣,鈣的濃度是正常的,而真實的情況是兒童體內骨骼缺鈣。
對于寶寶來說,一旦缺乏微量元素,生長發育就會受到阻礙,因此家長一定要注意監測寶寶身體內微量元素的情況。 微量元素雖然占人體體重的比率不大,但作用非常巨大。微量元素參與激素和維生素的合成,對人體代謝的調控有密切關系;是人體重要生物化學反應基礎酶的組成成分或激活劑,影響免疫系統的功能,影響生長及發育。 研究表明,我國寶寶最容易缺乏鐵、碘、鋅三種微量元素。 缺鋅會在造成兒童喪失味覺,食欲不振甚至性發育遲緩;缺乏碘會出現甲狀腺腫大,甚至癡呆;缺乏鐵會造成免疫力下降,甚至缺鐵性貧血。可以說,缺乏這3種微量元素的其中一個都不可以,因此,建議家長要及時了解寶寶的身體狀況,飲食全面,避免微量元素缺乏是很必要的。 兒童缺乏微量元素,與挑食、膳食不平衡有關。如果孩子真的缺乏某種微量元素,首選食補。如缺鐵可多吃動物肝臟、血制品及肉類,并注意補充維生素C;缺鋅可多吃一些動物肝臟及貝類海產品;
對于成長發育期的孩子來說,如果微量元素缺乏肯定會帶來很多麻煩,其中有一項說法,說微量元素缺乏會導致近視,這是真的嗎?對于這個問題,親親寶貝小編也查閱了相關資料,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微量元素缺乏到底會不會導致近視吧。 近代研究表明,近視除因先天遺傳、后天視近負荷、社會與環境因素等,還與體內缺乏微量元素有關,尤其是鈣、鋅的缺乏。相關數據表明,高糖、高蛋白飲食可促進近視的發生與發展。 這主要是由于糖在體內代謝中需大量維生素B,致使維生素B過多消耗,影響了鈣的代謝,而使眼球壁的彈性和鞏膜組織中膠原物質的含量降低,眼軸變長,導致近視。 微量元素缺乏導致近視: 此外,鈣也是人體最活躍的元素之一,對神經肌肉的應激、神經沖動的傳導等生理過程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微量元素也能保持眼肌的正常生理及鞏膜的牢固性和彈性,若缺乏,易導致眼睛疲勞,進而發展成近視。 兒童進行有關頭發
寶寶補不補鐵怎么處理?多大的寶寶容易缺鐵?為什么6個月以上的嬰兒容易缺鐵?接下來看看關于寶寶補鐵的那些事兒。 為什么6個月以上的嬰兒容易缺鐵? 2016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7~12月齡嬰兒需要的部分能量,例如99%的鐵、75%的鋅、80%的維生素B6、50%的維生素C等必須從輔食中獲得。而我國7~24月齡的嬰幼兒缺鐵性貧血發生率仍處于較高水平,并存在著明顯的地區差異。 雖然母乳中鐵的吸收率可以達到50%,但由于母乳鐵含量比較低,6月齡內的嬰兒主要依靠胎兒期肝臟儲存鐵來維持體內鐵的需要,而滿6個月以后,隨著孩子生長的加快,血容量擴充也會加快,對鐵的需求量必然增加。 而我們給嬰兒添加輔食的傳統思維是:先添加植物性食物(例如谷物、蔬菜和水果),動物性食物要遲兩個月添加。而植物性鐵的吸收率要低于動物性鐵,這也是造成嬰兒缺鐵的原因之一。
寶寶真的都需要補鈣嗎? 補鈣到底該怎么補?不得不說,大多數你所以為的“需要補鈣”都是媽媽瞎操心。 這6種表現,根本就不是缺鈣 頭發黃 頭發黃并不意味著缺鈣。這跟父母發色遺傳有關,也跟寶寶在子宮里胎毛的生長有關系。有些寶寶生出來頭發烏黑濃密,因為胎毛脫落較少。反之寶寶頭發黃而少,是因為在子宮時胎毛就有脫落。到了2歲前后會慢慢濃密,到5-6歲會跟其他寶寶一樣濃密而烏黑。 出牙晚 出牙的早晚和是否缺鈣沒有必然聯系,更可能與遺傳基因有關。另外也受孕期媽媽的營養補充影響,還有寶寶添加輔食后咀嚼能力訓練也會影響出牙的早晚。 枕禿 枕禿,也就是寶寶的后腦勺一塊兒不長頭發。這是最常被認為是缺鈣導致的癥狀了,但事實上,枕禿主要跟寶寶躺在床上反復轉頭、摩擦枕部有關系,跟缺鈣沒有關系。等寶寶會坐能站、慢慢白天活動時間長了以后,平躺的時間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得,而理想的身高當然與合理的營養分不開。本文我們就來看看哪些營養物質影響兒童身高。 如果說,中國的孩子比日本的孩子個子長得矮,大概人們不會相信,然而,研究人員的統計資料表明,我國7歲男女兒童的平均身高分別比日本同齡兒童矮0.6厘米和0.5厘米,15~18歲男女青少年分別平均比日本同齡者矮l.4厘米和0.6厘米。探究其原因,無疑與營養素攝入多少有直接關系。在日本經濟騰飛的20世紀50~70年代,青少年身高每10年增長1厘米,幾十年來,他們一代比一代長得高大結實。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尤其是在進入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后,我國兒童及青少年的身高快速增長的年代已經到來。為了使兒童身高增長,在營養方面,家長應如何科學地安排呢? 營養物質是砌成兒童身高增長的“磚瓦”,理想的身高當然與合理的營養密不可分。身高的增長主要
給寶寶補充鈣質元素,最好的辦法是從飲食上著手,媽媽們一定要知道哪些食物富含鈣質元素,在給寶寶準備美味佳肴的同時達到給寶寶補鈣的目的。 補鈣——蝦皮 小海蝦經晾曬制成的干品,稱為蝦皮。 營養分析 蝦皮營養豐富,尤其含鈣量非常高,是優質的補鈣佳品,但膽固醇的含量也非常高,媽媽不要給寶寶過量補充。 蝦皮中還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比我們常吃的魚、肉含量都高出許多。 蝦皮中礦物質含量、種類都非常豐富,如碘、鐵、磷等。碘在人體中的含量不多但作用非常大(見76頁);鐵在人體中主要參與氧的配送;而磷的含量與鈣吸收的質量直接相關。 蝦皮雞蛋羹 原料:雞蛋1個、蝦皮適量。 做法: 1. 蝦皮洗凈、浸泡后,撈出切碎。 2. 雞蛋去殼后,取蛋黃加適量溫開水打勻。 3. 放入蝦皮后,隔水小火蒸熟。 營養盤點 :雞
在孩子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家長都很注意給孩子補鈣,但很多家長在給孩子補鈣時容易走進以下誤區,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補鈣的誤區 一、五成網友認為液體鈣更利于吸收。 鈣劑溶解度高≠吸收快 值得注意的是,鈣的吸收率是因人而異的。如果是碳酸鈣類,它的吸收先經過胃酸的作用再被腸道吸收。如果胃酸情況正常、胃蠕動良好,鈣劑吸收速度快。液體鈣劑溶解度好并不代表吸收快,主要看鈣劑里維生素D的含量。 市面上的液態鈣軟膠囊主要由碳酸鈣、維生素D、明膠、純凈水、甘油組成。其中,對鈣吸收有積極作用的主要是維生素D,它能促進小腸黏膜吸收鈣和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不同形態的鈣,最終均以鈣離子的形式被腸道吸收,鈣劑溶解度高并不代表吸收快。 二、鈣不用補,多吃高鈣食物即可。 高鈣食物也難以滿足人類對鈣的需求 含鈣最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其含鈣量也是有限的,如100
寶寶補鈣不一定要吃鈣片。 任何事都講究個度,補鈣也是,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寶寶補鈣過量,反而會影響健康。會使得骨骼過早的鈣化,反而讓寶寶難以長高,還會容易發生骨折,甚至還會有結石風險。 3個月以上的母乳喂養寶寶,可以適當加入維AD滴劑,其實也不用專門去補了。一般真正缺鈣的寶寶,比如早產兒、巨大兒這些,除非去醫院確診是缺鈣,才需要在醫囑下服用鈣劑。 這些食物樣樣都是補鈣佳品 1、牛奶 牛奶補鈣我們很多人都知道,基本可以算是補鈣的首選,一般全脂奶是最佳的補鈣奶類。但寶寶要1歲以上才能喝,在這之前,喝的奶一定要是來自母乳或者配方奶粉。 2、奶酪 奶酪是乳糖不耐受的寶寶也能吃的補鈣佳品,保留了牛奶的所有營養,可以說是營養的濃縮精品,鈣含量是牛奶的近7倍。寶寶1歲以上就能給他選擇液態或半固態的奶酪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