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是兒童正長發育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缺鋅會阻礙寶寶正常的生長發育,因此媽媽們要時刻注意著給寶寶是不是缺鋅,時刻注意著給寶寶補鋅,當然,給寶寶補鋅不能過量,不然可能會引起發作用,那么,該如何給寶寶補鋅呢? 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他(她)的營養物質來源就要全憑日常攝入的食物。母乳,顯然是嬰兒最理想的天然營養品,它含豐富的營養素和免疫物質。在母乳所含的各種營養素中,鋅元素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研究人員曾對45名健康產婦的乳汁進行了含鋅量的測定,發現分娩后12天內的母乳含有大量的鋅元素,平均濃度為血清鋅的4~7倍;此后,母乳的含鋅量便會迅速下降。到產后56天時,僅比血清鋅濃度高出20%左右;到產后6個月以后,母乳鋅含量與血清鋅已無明顯差異。 研究人員認為產后應盡早開奶,盡量讓孩子吃4~6個月的母乳,因為母乳喂養的孩子鋅缺乏癥的發病率較低。 牛奶含鋅量雖然也不少,但它主
一、從年齡上說補鈣 1歲前的補鈣很關鍵,寶寶從出生半年到1年的這段時間之內,是補鈣的最佳時間。這個過程中寶寶生長發育很快,大量營養要同步跟上,補鈣也不例外。 2歲后可以用食物補鈣,在寶寶小一些的時候,有的父母會通過一些鈣質劑補充。到2歲的時候生長發育和1歲比起來放慢了節奏,但是體能活動、游戲增多,可以重點放在日常飲食上來補鈣,平時也可以盡量選擇高鈣食物。 二、如果寶寶有以下情況,就是要考慮為孩子補鈣的時候: 1、如果看見寶寶頭周圍有一圈枕禿,這一部分頭發長的很慢,說明缺鈣了。 2、晚上寶寶經常鬧覺,哭鬧不止,睡覺不安穩。 3、寶寶有發育遲緩的現象,比如4個月后不能翻身、半歲坐不穩、爬行期的時候不會爬,也是提醒有可能缺鈣了。 4、孩子到了長牙、換牙期,出牙晚、牙齒排列不整齊或是生長稀疏等也
寶寶健康成長需要足夠的微量元素,因此,微量元素的補充對寶寶來說尤為重要,就兒童補鈣來說,媽媽們一定要將以下4個注意事項牢記于心。 一是食補必須選對食物 哪些食物堪當此任呢?不少爸媽青睞動物骨,比如排骨湯,其實是“一相情愿”。原來,排骨中的鈣含量低,1斤排骨大約只有25毫克的鈣質,加上骨頭中的鈣又難以溶解在湯中(湯中的鈣僅相當于排骨的十分之一),而寶寶每天的鈣需求量至少在400毫克以上,顯然排骨湯難以如愿。比較起來,無論就鈣的含量或者吸收率來看,奶類才是最佳來源,母乳最優,其次是配方奶,再后是鮮奶。以半歲內的小寶寶為例,只要每天食母乳或配方奶600~800毫升,便可滿足身體發育對鈣的需求。這也是科學家倡導母乳喂養的奧妙之一。除了奶類,魚、蛋、豆類、綠葉蔬菜等值得推薦。 二是藥補要抓好時機 如不可將鈣劑與植物性食物或油脂類食物同吃,因為植物性
很多家長對于補鈣效果的疑慮,其實應從維生素D上尋找答案—越補鈣越缺鈣,有可能是因很多寶貝的缺鈣癥狀是因缺維生素D導致的,因此,在補鈣之前首先需要確定:寶貝每日維生素D的攝取量是否達標了?因為寶貝真正缺的是維生素D而不是鈣! 按各種指南的要求,寶貝從生后兩周左右開始,就應當補充維生素D——每日400IU(國際單位)。 母乳的寶貝更易維生素D補充不足 配方奶喂養的寶貝比母乳喂養的寶貝發生維生素D攝入不足的幾率要低,原因在于:配方奶中強化了維生素D的含量,而母乳中維生素D的量很少,每1000ml母乳僅含25~78IU。這距離寶貝的每日最低需求量還有很大差距。 有家長會問:“給寶貝曬太陽不就能補充維生素D了嗎?” 是的,曬太陽確實能夠增加寶貝皮膚轉化維生素D的量,但不意味著轉化量足夠滿足需求量。因為:膚色、光照強度(冬
寶寶成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營養,而鈣更是這些營養素中的代表。那么問題來了,寶寶不愛喝奶是缺鈣么?一起來看看吧。 我女兒2歲多了,這段時間不愛喝奶了,會不會缺鈣啊? 有的媽媽可能會焦慮于“寶寶不愛喝奶,喝奶少,會不會缺鈣?”、“孩子大了,不喝奶了,會不會缺鈣?” 這樣的寶寶,媽媽也不必太擔心。 首先,在6個月以內,寶寶都是吃母乳或配方奶的,鈣的攝入基本不缺。 6個月以后寶寶添加輔食,1歲后寶寶的餐食各種豐富多樣,我們可以多給孩子吃一些富含鈣的食物。 食物中含鈣量排行榜 第一名: 芝麻醬 很多媽媽都不知道,其實芝麻醬是補充鈣質非常好的食物,每100g的芝麻就含有1170mg的鈣量!芝麻本身比較硬、不易消化,但做成芝麻醬就比較好消化了。不過寶媽們不要因為芝麻醬可以補鈣,就給寶寶吃太
有一種說法叫做:補鈣是缺了才補。 沒錯,不缺鈣不需要吃鈣劑,但并不意味著不需要從膳食中攝入。平時不注意等真正缺了再補,總是會晚的。 我們先來看看寶寶缺鈣會怎樣呢? 輕度缺鈣現象 1. 盜汗:睡覺、喝奶的汗多。 2. 易驚醒,易驚跳,睡眠不深不穩。 3. 白天常出現煩躁不安、好哭。 4. 枕禿(枕部脫發圈)。 5. 出牙遲或牙齒排列參差不齊。 6. 學步遲。 7. 經常出現抽筋現象。 8. 指甲灰白或有白斑。 大重度缺鈣 1. 佝僂病,甚至引起各種骨骼畸形:雞胸或漏斗胸、 O型腿或X型腿方顱、乒乓頭、手鐲或腳鐲、肋骨外翻等。 2. 肌張力低下、運動機能發育落后。 3. 大腦皮層功能異常、表情淡漠、語言發育遲緩。
寶寶缺鈣的癥狀: 1.雖然室溫不高,寶寶仍然容易出汗,尤其是入睡后頭部出汗,使寶寶頭顱不斷摩擦枕頭,久之顱后可見枕禿圈。 2.寶寶精神煩躁,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個性也變得不如以往活潑。 3.夜間常突然驚醒,啼哭不止。 4.牙齒生長緩慢。 這是缺鈣的表現之一。 對于缺鈣較輕的寶寶,可以通過食補方式來提升體內鈣含量。平時可多吃魚蝦、海帶、排骨湯等富含鈣質的食物,同事多吃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豬肝、羊肝、牛肝來促進鈣的吸收。 對于嚴重缺鈣的寶寶,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不可盲目得給寶寶補充鈣劑或維生素D。 以下推薦幾款含鈣高的食譜方案: 1.山藥芝麻泥 適宜范圍:5個月以上的寶寶 原料:新鮮山藥50克,黑芝麻(炒熟)50克。 制作方法: 1).將山藥削皮,切小塊,放在干凈的碗里,放在鍋里蒸熟。 2).將
相信很多給寶寶補鈣的媽媽心中都有這樣的疑問,補鈣寶寶身體卻依然缺鈣,那還有必要補鈣嗎? 其實這主要是因為我們日常所吃的食物中含有的鈣,大多屬于易溶解的鈣鹽,本就不容易被寶寶的身體吸收,導致攝入的鈣流失。如果在補鈣的同時,攝入過多含草酸、脂肪酸的食物,如菠菜、肥肉等,會與鈣結合發生反應從而減少身體對鈣的吸收。 因此,媽媽在寶寶補鈣的時候要注意,盡量避免食物成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影響補鈣的效果。另外,講究葷素搭配平衡也是提高鈣吸收率的好方法,每天大魚大肉給寶寶吃著并不見得就會達到良好的補鈣效果,維生素C促進鈣的吸收,給寶寶食用含鈣量高的食物同時注意補充一些含維生素C的水果、蔬菜等。 此外,鈣磷比例失調是導致寶寶補鈣效果不明顯的另一個因素。人體中鈣和磷的最佳消化吸收比例為2:1,磷缺乏和攝入過多都會影
一說到補鐵,很多媽媽常常第一想到的是蛋黃、紅棗、紅糖、菠菜等等。這樣的想法很是根深蒂固,問他們為什么,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也沒有考證過到底對不對。老一輩傳承下來的唄,總有點道理! 今天,醫生就從科學的角度,為大家分析一下這些補鐵的方法為什么不靠譜,并告訴大家食療補鐵的正確打開方式哦! 5樣補鐵物不靠譜在人體新陳代謝中,每日通過各種途徑,如尿、汗液排出一定量鐵,為了維持機體平衡,日常我們需要補充鐵。首先考慮從膳食中補充,更經濟、更安全。那蛋黃、紅棗等真的可以補鐵嗎? 蛋黃 我小時候,媽媽給我加的第一口輔食是蛋黃,主要是想通過蛋黃來補鐵。但現在我們推薦寶寶首先添加的是強化鐵的嬰兒營養米粉,一方面其營養相對更全面,另一方面能更有效地補鐵。研究發現,雞蛋黃中的鐵含量雖然較高,6.5mg/100g,但是由于蛋黃中的高磷蛋白會干擾鐵吸收,蛋黃鐵的吸收率僅
寶寶缺營養怎么補充?寶寶七月了,一直補鐵,上次抽血是112,還需要補鐵嗎?如果補,是每天補,還是一天兩次補?補多少?如果缺維生素又該怎么補? 針對早產兒若血紅蛋白>110g/L,按每天2mg/kg預防量補充鐵劑直到1歲;若血紅蛋白<110g/L,按每天4mg/kg補充鐵劑,定期復查血常規。 我家小孩50多天了,大便一個星期沒有拉了,也不影響吃睡,這樣沒有什么事嗎?還需要去檢查嗎? 純母乳喂養的寶寶3~5天甚至5~7天一次大便,但排出的大便為黃色軟便,沒有排便困難現象,不影響生長發育,家長不用擔心。如果時間過長,影響寶寶吃奶量,睡眠不安穩,可以用棉棒蘸植物油涂抹寶寶肛門周圍刺激排便。 我家寶寶月子里因為黃疸沒補維生素D,補了沒多久因為拉肚子又把維生素D停了。剛開始吃的醫院開的,覺得是藥物性的,自己在孕嬰店要的,吃了將近一個月
每年的6月1日是世界牛奶日,世界牛奶日的意義在于以多種形式向消費者介紹牛奶的生產情況等,關于世界牛奶日你知道多少呢?世界牛奶日的主題是什么? 節日簡介 節日名稱:“國際牛奶日” 英文名稱:International Milk Day 2000年經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提議,并征求世界700多位乳業界人士的意見,把每年的5月23日確定為"世界牛奶日"。 節日主題 “國際牛奶日”活動的目的是以多種形式向消費者介紹牛奶生產情況,直接了解消費者對牛奶生產和乳制品加工的要求。 烏魯木齊市奶業協會于1999年第一次舉辦紀念國際牛奶日的大型宣傳活動,2005年的宣傳主題是:乳品安全與人體健康。 “國際牛奶日”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宣傳牛奶的營養價值
幾乎大多數的媽媽都非常重視給寶寶補鈣,在這里,親親寶貝小編要提醒媽媽們的是,在給寶寶補鈣的同時,一定要注意一些補鈣誤區,特別是以下這10個有關補鈣的飲食誤區,是需要媽們謹記的。 1、以為吃牛肉有利于骨骼 不少人多相信歐美人骨骼強壯是因為愛吃牛肉。事實上,很多吃牛肉甚多的人,正是鈣缺乏相當嚴重的人。這是因為牛肉本身含鈣極低——所有的肉都是這樣。同時,肉里面含有大量的“成酸性元素”,主要是磷、硫和氯。它們讓血液趨向酸性,身體不得不用食物和骨骼中的鈣離子來中和成酸性元素,因而增加體內鈣元素的流失,減少鈣的吸收。所以,缺鈣的中老年人應當適當控制肉類的攝入量,不論是紅肉還是白肉。 給寶寶補鈣的10大飲食誤區 2、以為吃蔬菜與骨骼健康無關 不少人在熱愛動物食品的同時,卻很少注意補充蔬菜。他們以為蔬菜里面只有些膳食纖維和
在豆苗媽媽的門診上常常會聽到家長說:“我的孩子不肯吃東西,是不是缺鋅啊?”“我的孩子頭發很稀,有沒有可能缺鋅呀?”“我的孩子查出來缺鋅,是因為什么原因呢?應該怎么補充呢?”雖然有很多食物都富含鋅,但是還是有為數不少的孩子由于飲食不均衡或者患有某些疾病導致缺鋅。今天豆苗媽媽就來為大家講述為什么孩子會缺鋅,缺鋅有什么樣的表現以及怎樣預防和補充鋅。 一、什么是鋅缺乏癥 鋅缺乏主要由于攝入不足或丟失過多所致。 二、為什么孩子會缺鋅? 1攝入不足: 嬰兒生后沒有喂初乳(指出生后1-5天分泌的乳汁,初乳含鋅量非常高,4-5d后迅速下降)或母乳不足又未適時添加富鋅的食品常引起鋅缺乏;植物性食物含鋅少,而動物性食物不僅含鋅豐富,而且容易被吸收,如果孩子飲食中動物性食物過少或偏食習慣等,這些都會造成鋅攝入不能滿足生長需要,導致缺鋅。
鈣 據調查,大概有1/3的兒童和青少年并沒有獲得足夠身體成長的鈣,這不僅影響著身體發育,更是增大了成人以后骨質疏松的幾率。豆腐是含鈣量較高的食物,而且味道清淡,可以與其他食物一同烹制。 寶寶能吃的食物:牛奶、酸奶等乳制品、谷物類食物、豆漿、鮮榨果汁。 維生素E 維生素E保持細胞不被氧化,能夠降低膽固醇,促進血液循環,1—3歲的寶寶每天的攝入量為4毫克。80%的8歲以下的兒童,每天攝入的維生素E難以滿足身體發展的需要。注意在購買標明天然谷物的產品時,要注意查看有沒有添加額外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寶寶能吃的食物:麥芽、菠菜、榛子、花生醬、堅果、鱷梨等。 纖維素 纖維素飽腹感強,有助于寶寶消化,讓寶寶養成定期排便的好習慣。官方推薦寶寶每日的攝入量為19—25克,但是“加5原則”更具
什么時候開始給嬰兒補鈣呢?醫生的建議是滿月就開始補鈣的,此外,鈣要和魚肝油一起補充,魚肝油對寶寶鈣的吸收是促進作用的。現實生活中,給小寶寶補鈣的時間選擇我們可以根據其喂養方法區別對待。 母乳喂養寶寶什么時候補鈣? 母乳每100毫升含鈣只有34毫克(牛乳含鈣高達125毫克),但母乳中鈣和磷的比例為2:1,最適于鈣的吸收。當寶寶每天的魚肝油需要量得到滿足時,1歲內母乳喂養的寶寶每天可從母乳中得到225~250毫克的鈣元素,所以對6個月內母乳喂養的寶寶,并不強調額外補鈣;而6個月~1歲母乳喂養的寶寶也只要稍微額外補充一些鈣就夠了,而這些通過添加含鈣的米粉等輔食就基本夠了。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如果沒有明顯缺鈣癥狀,就沒有必要補充鈣劑。 如果媽媽在哺乳期間補充鈣劑充足,寶寶可以通過乳汁獲得更多的鈣,且吸收效果好。 混合喂養或人工喂養寶寶什么時候補鈣? 對于混合喂養或人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微量元素,對于嬰兒時期的寶寶,微量元素的正常值是如何的呢?本文就告訴大家,嬰兒微量元素的正常值參考。 微量元素 正常值參考范圍 全血(μg/ml) 缺乏(或過量)億產生 的某些疾病 食物來源 銅 0.8-2.0 貧血、發育遲緩、智力低下 口蘑、芝麻醬、核桃、肝泥 鋅 6-15 厭食癥、脫發、智務低下、痤瘡 牛肉、肝泥、口蘑強化鋅的米粉 鐵 300-500 貧血、厭食、免疫力減弱 肝泥、魚泥、黑木耳強化鐵的米粉 鈣 50-80 骨軟化癥、佝僂病 芝麻醬、蝦皮、牛奶強化鈣的米粉
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身邊的媽媽們或長輩們說孩子需要補鈣。大多數人對鈣的理解為鈣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也是這兩者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元素。不過除此以外,鈣還有很多作用,比如參與神經系統的傳導功能、血液凝固、肌肉收縮等方面。 當體內缺鈣后,對應的這里生理功能便會隨之受到影響。一般情況下,我們從日常的飲食中可以獲取到一定量的鈣,所以若無意外一般從食物中攝取即可。如果寶寶生長發育速度較快等情況時對鈣的需要量會增多,所以還需要根據寶寶實際情況來考慮是否需要額外補充,但并非是補得越多越好。 一般來說一歲以前的寶寶食物來源以奶類為主,奶中鈣的含量對寶寶來說是足夠的,也就無須刻意補鈣。但要注意這個時期的寶寶應常規補充魚肝油,其主要成分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D,前者作用為促進視力發育,后者為促進鈣的吸收。維生素D存在于食物中的非常少,所以需要額外補充,一般從寶寶出生后2周就開始補
關于寶寶的健康,一直是所有寶爸寶媽都關心的。尤其是寶寶的營養需求。那么什么情況下寶寶需要補鈣?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嬰兒該如何補鈣 1、適當曬太陽。經常讓寶寶在戶外活動。春秋天,你可直接讓寶寶在太陽下,夏天在樹蔭下,使寶寶的皮膚經常接觸紫外線。紫外線照射,可促進皮膚內貯存的7-脫氫膽固醇,經光化學作用轉化為維生素D。太陽光照射,可使皮膚貯存維生素D備用,不會使維生素D過量。曬太陽時不要隔著玻璃窗,陽光中的紫外線很少能穿透玻璃窗。 2、口服鈣劑。避免把鈣劑放到牛奶、米湯或稀粥等食物中,食物中的植酸會影響鈣吸收,導致體內鈣吸收下降。鈣劑最好在兩餐之間服用,這樣可使鈣被體內更好利用,進餐時服用容易影響鈣的吸收率。菜菜老師推薦惠優喜海藻鈣。 嬰兒什么情況下需要補鈣 1、兩歲以內的嬰幼兒:由于戶外活動少、接受日照時間短
鐵是構成人體血液中血紅蛋白的必須原料,任何引起體內鐵缺乏的原因均可導致貧血。 兒童缺鐵后會有哪些表現呢? 一般表現主要是皮膚粘膜逐漸蒼白,以唇、口腔黏膜及甲床較明顯,易疲乏,不愛活動。年長兒可訴頭暈、眼前發黑、耳鳴等。 消化系統癥狀:有食欲減退,少數有異食癖;可有嘔吐、腹瀉;可出現口腔炎、舌炎或舌乳頭萎縮;重者可出現萎縮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綜合征。 神經系統癥狀:表現為煩躁不安或萎靡不振、精神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智力多數低于同齡兒。 心血管系統癥狀:明顯貧血時心率增快,嚴重者心臟擴大,甚至發生心力衰竭。 缺鐵后如何治療? 主要原則是去除病因和補充鐵劑 1. 去除病因 合理喂養,及時添加含鐵豐富的食物,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積極治療原發病如驅蟲、手術治療消化道畸形、控制
孩子需要補充維生素D嗎?有哪些方式可以獲得維生素D?影響皮膚合成維生素D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到底要補到什么時候呢?一起來看看下面這篇文章吧。 維生素D到底要補多久?!補Vd?補鈣?魚肝油?曬太陽?各種分不清楚? 為什么我們建議給嬰兒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D最主要的作用是促進鈣的吸收。鈣營養的重要性不用我強調了,中國作為“被缺鈣大國”,鈣的重要性已經被遠遠高估:嬰兒所有讓大人不滿意的地方都可以歸結為“缺鈣”。實際上嬰兒的鈣攝入通常是不會有問題的,因為他們以奶為主食,是所有人群中最不可能鈣攝入不足的人群。 但是嬰兒卻很可能會缺維生素D,尤其是純母乳喂養的寶寶。一是因為母乳中的維生素D很少很少;二是,在添加輔食前,寶寶也不能吃到別的高VD食物。三是因為寶寶在會走之前大都在室內養著,很少有機會曬到太陽,讓皮膚合成VD